當你第一次仰望星空時,你或許就想知道這浩瀚無邊、閃閃發光的星空是怎樣産生的。所以各個時代,各個文明流的人們都有很多關于宇宙形成的傳說與神話,當然這都是建立在想象與幻想的基礎上。今天,雖然科技已有了巨大的進步,但關于宇宙的形成原因,仍然處于假說階段。歸納起來,當今大致有以下這幾種假說。
目前,許多科學家傾向于“宇宙大爆炸”的假說。這一假說認爲,大約在200億年前,構成我們今天所看見的天體的物質都集中在一起。密度極高,溫度高達100多億攝氏度,被稱爲原始火球。這個時期的天空中沒有恒星和星系,只是充滿了輻射。後來不知什麽原因,或許是一次事故吧,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飛散到四面八方,緊接著高溫的物質開始慢慢降溫,同樣密度也緩緩降低。
由于長期處于特高溫的狀態,爆炸的2秒之後産生了質子和中子,在隨後的自由中子衰變的11分鍾之內,形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大約又過了1萬年,産生了氫原子和氦原子。在這1萬年的時間裏,散落在空間的物質便開始了局部的聯合,星雲、星系的恒星,就是由這些物質凝聚而成的。在星雲的發展中,大部分氣體變成了星體,其中一部分物質因受到星體引力的作用,變成了星際介質。
第二種是“宇宙永恒”假說。這種假說認爲,宇宙並不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動蕩不定,自開天辟地以來,宇宙中的星體、星體密度以及它們的空間運動都處在一種穩定狀態。這種假說把宇宙中的物質分成以下幾大類:恒星、小行星、隕石、宇宙塵埃、星雲、射電源、脈沖星、類星體、星際介質等,認爲這些物質在大尺度範圍內處于一種力和物質的平衡狀態。就是說,一些星體在某處湮滅了,在另一處一定會有新的星體産生。宇宙只是在局部發生變化,在整體範圍內則是穩定的。
第三種是“宇宙層次”假說。這種假說認爲宇宙的結構是分層次的,如恒星是一個層次,恒星集合組成星系是一個層次,許多星系結合在一起組成星系團是一個層次,一些星系團組成超星系又是一個層次。
綜合起來看,這些假說雖然說明了宇宙産生模式的部分道理,但還都缺乏概括性,還有必要繼續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