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目標是到2020年有3000萬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能夠接受治療。該組織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個目標距離現實已經不遠了。全球有53%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已獲得治療機會,自2005年以來艾滋病導致的死亡病例減少了一半。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20日報道,2016年在全球3670萬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當中有1950萬人獲得治療機會,艾滋病致死病例也從2005年的190萬減少到2016年的100萬。
進步最快的地區是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當地一直是受艾滋病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全世界超過一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都居住在這裏。2010年以來,艾滋病導致的死亡病例減少了42%,艾滋病病毒新感染者減少了29%,特別是兒童艾滋病病毒新感染者減少了56%。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題爲《終結艾滋病:朝著3個90%的目標前進》的報告中,就已取得的進步以及爲了實現目標可能遭遇的挑戰進行了詳細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提出的3個90%的目標爲,到2020年實現90%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通過檢測了解自己的感染狀況,90%的確診攜帶者能夠持續接受抗病毒治療,90%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攜帶者的病毒得到抑制。
報告指出,2016年,有70%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有77%的確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條件接受治療;有82%的接受治療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病毒得到抑制,從而改善了健康狀況並避免了病毒傳播。
目前只有7個國家已經實現了3個90%的目標,它們是博茨瓦納、柬埔寨、丹麥、冰島、新加坡、瑞典和英國。
推廣3個90%的目標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在于,最近10年來艾滋病致死病例減少了一半。受艾滋病病毒影響最嚴重國家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因此有了大幅提高。在非洲東部和南部,2016年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2006年增加了10歲。
然而,報告同時指出,中東、北非、東歐和中亞地區在艾滋病防控方面仍面臨挑戰。其中,全世界只有東歐和中亞兩個地區出現了艾滋病死亡率上升的情況。
據《印度快報》網站7月21日報道,聯合國一份報告稱,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等10個國家占到2016年亞太地區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95%以上。
報告指出,在抗艾滋病的鬥爭中,局面第一次發生了逆轉:超過50%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獲得了治療機會,自2005年以來與艾滋病相關的死亡病例減少了近一半。在亞太地區,多數新增感染出現在10個國家:印度、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越南、緬甸、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這10個國家占2016年該地區所有新增感染者的95%以上。
該地區的艾滋病仍然主要集中在一些關鍵群體,包括性工作者及其客戶、同性戀男子、注射式吸毒者和跨性別者等。過去6年以來,亞太地區年度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下降了13%,從2010年的31萬人減少到2016年的27萬人。
艾滋病民間關愛機構“艾馨家園”的成員用小紅絲帶拼貼出“AIDS”。
【原標題:聯合國稱全球艾滋病死亡人數減半 中國防疫形勢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