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宇青年藝術獎
2017年12月8日第六屆三亞藝術季“共同風景”開幕,適逢“華宇青年獎”踏入五周年之際,今年的三亞藝術季分別呈現“華宇青年獎”獎項評選及頒獎、入圍藝術家主題展“室內宇宙”、“回響——華宇青年獎回顧單元”等活動板塊。黃炳、朱昶全分別獲第五屆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和“特別獎”。以下是“鳳凰藝術”爲您整理的現場報道。
2017年12月8日,第六屆三亞藝術季“共同風景”在三亞開幕,彙集華宇青年獎入圍藝術家群展、華宇青年獎五周年回顧展、華宇藝術論壇等活動,在延續以往公益性的同時,更加強調公共性與在地性,助力藝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本次第五屆華宇青年獎于2017年12月9日在三亞公布獲獎藝術家,並頒發獎項,青年藝術家黃炳、朱昶全分別獲第五屆華宇青年獎—評委會“大獎”和“特別獎”。
三亞藝術季總策劃趙屹松主持本屆華宇獎頒獎晚會
2017年度入圍藝術家群展策展人 孫東東致詞
藝術家林天苗(左2)和華宇集團董事長趙華山(右1)共同爲藝術家朱昶全(右2)頒發華宇青年評委會特別獎
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 王克宏(左2)與香港M+博物館高級策展人皮力(右1)共同爲藝術家黃炳(右2)頒發評委會大獎
評委會主席侯瀚如(古根海姆美術館博物館顧問策展人、評論家)講述本屆華宇獎宗旨和藝術家獲獎評語
華宇青年獎于今年迎來了它的五周歲,本屆藝術家提名名單也著眼于全球華人範圍,彙集了來自北京、廣州、台灣、香港、紐約、倫敦、柏林及洛杉矶等地的110位藝術家。華宇青年獎組委會邀請了活躍于當代藝術現場的54位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術寫作者爲提名嘉賓,鮑棟(獨立策展人)、劉畑(獨立策展人)、魯明軍(四川大學副教授、策展人、評論家)、彭禹(藝術家)及孫冬冬(獨立策展人)爲初評委員會成員。經過近三個月的資料收集與籌備,本屆華宇青年獎初評委員會已于2017年9月23日完成初選評審工作,經過四輪評選與討論,20位入圍藝術家名單爲:(排名按姓氏首字母序)
陳哲、鄧國骞、馮晨、郝經芳&王令傑、黃炳、簡策、蔣竹韻、李寶玖、李明、廖斐、劉月、史鎮豪、唐潮、王博、王拓、徐家維、楊露子、鄭源、致穎、朱昶全。
以上20位藝術家的創作形式包括且不限于繪畫、裝置、影像以及行爲表演等,他們攜作品參與由孫冬冬任策展人的華宇青年獎入圍藝術家群展。屆時由評委會主席侯瀚如(古根海姆美術館博物館顧問策展人、評論家)、林天苗(藝術家)、凱倫·史密斯(OCAT西安館執行館長、評論家)、皮力(香港M+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及張培力(藝術家)組成的終評委員會于現場召開閉門終評會議,最終甄選出兩位獲獎藝術家,在12月9日華宇青年獎頒獎現場授予“評委會大獎”和“評委會特別獎”。除現金獎勵外,華宇青年獎將給與獲獎藝術家在專業領域持續的支持,包括藝術家作品和項目的實施及展覽,以及相關的策劃、宣傳和文獻出版等。
第5屆華宇青年藝術獎:獲獎藝術家
黃柄,Who’s the daddy
第5屆華宇青年藝術家入圍展“室內宇宙”現場:黃柄,Who’s the daddy
閃爍活潑的影像;對性、政治和社會關系毫無保留的視覺和聽覺敘述;將藝術家的詭奇動畫世界活靈活現的裝置作品-這些都是黃炳(1984年生于香港)的創作元素,集 愚蒙與色彩于一身,在性抑壓、個人情感和政治時弊之間展開討論。來自香港的黃炳藉駭人而诙諧的視覺語言,诠釋他自少年時期起對社會環境的知性勘察。
黃炳的動畫作品持續以統制和約束爲創作命題。在性的層面上,他就欲望和著迷兩極描述構成個人羞恥的大膽行爲或畫面。以《狗仔式的愛》(2015)爲例,黃炳闡述一 個拘束的男生對一個乳房長在背後的女生的癡迷。動畫圍繞著自身無法駕馭的情欲,直至兩人開始交往後男生終于明瞭真心的意義。反之,《欲望Jungle》(2015)的主角自厭不能滿足妻子的性需求。選擇在家中當性工作者的妻子被警察利用,憂鬱且無助的丈夫因而萌輕生的念頭。
黃柄,daddy postcard
黃柄,Mammy
誠然,那鮮豔的色彩蘊藏了頗沉重的意味。受M+委約創作的雙頻道錄像裝置《過奈何橋》(2015)貫穿一個不甘被生到世上的男人、其人生的關口和重返母胎的嘗試,比喻移民的過程。饒富趣味的影像背後是藝術家對香港惴惴不安的反思,呈現或多或小反烏托邦式的前景。近作《憂鬱鼻》(2016)貫徹這種幽默與厭倦的交融:隨著種種 負面的想法,鼻子日複一日地遠離主角。如皮諾丘般的旁白逐漸脫離社交生活和生命中平庸的樂趣,直至鼻子完全失去蹤影,剩下單純的嗅覺和孤立憂鬱的自己。
黃炳的動畫並非意在灌輸一種頓挫,而是透過奇想中的情節勾勒在現實生活苦中作樂的“樂”:我們彼此在作品裡意外找到共鳴,個人淵深情緒的純粹也就帶來一種喜出
望外的舒緩。如此一來,黃炳的作品可謂從生活中的精神解放和淨化。
曾受M+、NOWNESS和Prada委約並獲頒透視雜志的“四十驕子(Perspective’s 40 under 40)”大獎。他最近于曼徹斯特中國當代藝術中心(CFCCA)完成駐留計 劃,又曾于世界各地諸如曼徹斯特、香港、伊斯坦堡、柏林和巴黎等舉辦展覽。黃炳的動畫作品深受橫跨比利時、英國、墨西哥和澳洲的國際動畫節青睐,獲LEAP和 ArtAsiaPacific等出版物廣泛報導之馀更被多個永久館藏羅致,如香港M+。
朱昶全,有頭無腦
朱昶全1989 年生于山東,2010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現生活工作于杭州和上海。曾參加過的展覽有: “例外狀態,” 尤倫斯,北京,2017、個展“有頭無腦,” VANGUARD 畫廊,上海,2016、 “平面震顫,” 長征藝術空間,北京,2016、 “複象之肝,”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2016、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 奧伯豪森,德國,2015、 “大地備忘錄,”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4、 “第史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節,” 浸會大學 ,香港,2013。朱昶全認爲影像的效力並非完全源于自身承載的意義,而 是源于它可能提供的潛在性 。事情的發展絕非單線性的 , “全因素敘事”是藝術家對影像創作的理解。
《有頭無腦》這組作品是以馬可波羅遊記和改革開放兩個大事件切入口的,並非很全面曆史性地深入研究,而是從中抽取出兩次事件中的領袖人物對一個空間描述和想象引發的整個社會的變化。
兩個空間有較強的相似點,都是在人們如饑似渴尋求改變的時候突然被提出的 個現實之外的空間,讓社會環境來一個 180 度的轉變。人們生活在現在與未來,現實和想象之間,確信它的存在,但同時又充滿疑點和不確定性。尤其現在網 絡時代,生活空間開始從現實向虛擬空間擴張。多數時間我們生活的空間是在腦中並非是現實空間之中,所以現在很難分辨那個才加接近現實。
作品中的這個空間不像宗教中的極樂世界或者生活著利維坦的登達煙,這個空間中似乎沒有神的存在而是強調人本身,或者說是人與人 、人與物的關系。在這個空間裏文字無法傳達我們所有的情感,需要生産豐富的圖像來輔助我們表述更加准確。
通過兩個空間互通(現實之外的現實,例如馬可波羅描述的中國,中國的存在是當時歐洲現實之外的,完全無法想象又很向往空間。歐洲正處于對外開放或者探寶的成熟時期,這空間的描述正好迎合這一點。)建立的整個作品邏輯關系。作者想通過這個作品來說明我們現在生活的現實空間與我們通過媒介認知延展的空間逐漸變成同一個現實,並試圖探索空間覺醒與覺醒之後的問題。
朱昶全,過去直奔而來
在《過去直奔而來》的作品裏,朱昶全認爲在運動中對事件的理解而獲得的自我認知才是真實的。影像把記憶做爲時間的“界樁,”對行動中獲得的信息進行新測量並劃分區域永久保存。是否符合真實規律?只是頭腦中編織的信息,究其根本也未必能得到完全准確的答案。 作者把身邊的動物或者物品做爲身體之外的器官(或者變換觀看主體)了解生活的周圍,並由此産生出加接近現實的記憶。再通過影像爲我們打開通往過去的一個絕對的入口,回到過去更長曆史中的確定時刻的真實。
第5屆華宇青年藝術獎入圍展:室內宇宙
三亞藝術季總策劃趙屹松致詞
2017年度入圍藝術家群展策展人孫東東致詞
三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克宏致詞
三亞市政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蔓華宣布第六屆三亞藝術季開幕
“室內宇宙 2017年度入圍藝術家群展”在2017年12月8日于三亞開幕。在這次展覽上共彙聚20位入圍藝術家的作品。華宇青年獎發起于2013年,是由華宇集團主辦的公益性藝術獎項,專爲在複雜的當代文化語境下不斷實驗和探索的青年藝術家而設,旨在持續性地呈現中國當代藝術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藝術家多維度的創作樣態。華宇青年獎于2015年資助獲獎藝術家胡爲一實現了他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第一場美術館個展“兩點之間,沒有直線”,同時也支持了藝術家吳超及其團隊的“植物人視聽喚醒項目”。
“華宇青年獎”曆經五年的蛻變,業已展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青年藝術家們正在通過自己的實踐重塑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全球當代藝術的總體形象。它抑或證明了一種觀點:中國近幾十年的現代化過程事實上是全球化進程的一部分。
2017年度入圍藝術家群展策展人孫東東爲三亞市政府各領導進行導覽
2017年度第5屆華宇青年藝術家獎入圍藝術家群展“室內宇宙”展覽現場
在“回響——華宇青年獎回顧單元”,爲了梳理“華宇青年獎”的成長經曆,總結經驗,展望未來,邀請8位往屆獲獎的藝術家:李燎、無關小組、胡爲一、吳超、陶輝、楊健、郝敬班及高倩彤參加本次展覽,藝術家們在現場展示獲獎後的最新創作和近年來的創作脈絡,作品包括雕塑、影像、裝置等多種媒介形式。
2017年12月9日,亦舉辦了“華宇藝術論壇”,鼓勵有關當代藝術及藝術家個案的學術寫作,旨在培養華人青年藝術寫作者的綜合研究能力。活動致力拓寬國內現當代藝術史及文化研究範疇,推動健康的藝術寫作生態,並同時爲青年藝術家、藝術評論者、研究者及策劃人建立交流與互動平台。
本次論壇主題爲“當代藝術與社會主義、學院及民間藝術——本土經驗下的個案研究”,從三個單元內容出發,旨在深入討論相關的藝術個案和現象,思考當代藝術在中國到底在何種經驗背景上發生與成長的,以及具體的當代藝術實踐又是怎樣生發與這些背景之間的關聯。論壇學術委員會包括鮑棟(獨立策展人)、胡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藝術管理學系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魯明軍(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副教授)、皮力(香港M+視覺藝術博物館希克高級策展人)及孫冬冬(獨立策展人),而胡斌爲本次論壇擔任學術主持,趙汀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長城學者)任基調發言主講人。
其他入圍藝術家作品
陳哲,向晚六章,第二章第三節,狗狼暮色之光-暮光
陳哲,向晚六章,第二章第四節,理解一首裏爾克的詩
陳哲,向晚六章,向晚時計
鄧國骞,Nancy
鄧國骞,Right Side of High Bridge
鄧國骞,Throughout the Sky
馮晨,光的背面
郝經芳&王令傑,Sun Drawing
郝經芳&王令傑,In a universe where everything moves at all, 2, Credit – White Space Beijing, Photo – Hao Yang
郝經芳&王令傑芳,Star Field, 2, Credit – White Space Beijing, Photo – Hao Yang
簡策,8R2HAE,2017,紙上丙烯、油漆、馬克筆 、粉筆、拼貼
簡策,戰船 Warship_2016_布面丙烯、油漆、馬克筆、鉛筆、粉筆、蠟筆
簡策,A29EZW,2017,紙上丙烯、噴漆、蠟筆
蔣韻,對畫
李寶玖,當一天小販
李寶玖,SUDDEN DEATH
李明,風景錄像截圖
廖斐,無題
廖斐,延綿的赤道
劉月,爲極限值得唯一
史鎮豪-李白_單頻錄像_2016
史鎮豪-練習運動_單頻錄像_2016
唐潮《安全島》 截圖
唐潮《地方攝影》截圖
唐潮《鹽湖邊》 截圖
王博,光譜 或新加坡的丹弗拉文
王博,熱帶季風與植物帝國
王博,The Exhibition_still_1
許家維,takasago
王拓,Roleplay (角色扮演), 2016, Single channel 4K video, 24’31
王拓,The Interrogation(審問), 2017, Single channel HD video—Film still 2
鄭源,Game_Screenshots_2017
致穎,The+Camera
展覽信息
第6屆三亞藝術季“共同風景”
第5屆華宇青年藝術家入圍展“室內宇宙”
“回響”——華宇青年回顧單元
策展人:孫東東
本屆入圍藝術家:陳哲、鄧國骞、馮晨、郝經芳&王令傑、黃炳、簡策、蔣竹韻、李寶玖、李明、廖斐、劉月、史鎮豪、唐潮、王博、王拓、徐家維、楊露子、鄭源、致穎、朱昶全
回顧單元藝術家:李燎、無關小組、胡爲一、吳超、陶輝、楊健、郝敬班及高倩彤
展覽地點:三亞華宇藝術中心
(鳳凰藝術 三亞報道 撰文/Aleph 責編/Aleph)
紅色預警,高能來襲!
“鳳凰藝術”的有鹽君又來搞事情啦!
這是一個不無聊的群,
現在加入“有鹽1001種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隨時搶到DIY、插花、陶藝、音樂、戲劇、親子等活動優惠券和大紅包哦!!
第一時間Get各種好玩又不貴的活動!!
掃有鹽君二維碼,帶你入群哈!!
這麽好的新展覽 不點圖去看看?
丹·格雷厄姆 — 精選輯
胎記-琴嘎個展
點擊長按圖片保存,識別二維碼,關注“鳳凰藝術”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爲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系:[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