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以往的數千年間都被當作是暴君的代名詞,這與古代文化知識的普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隨著人類文明及科技的進步,各類文獻逐漸進入大衆的視野而,加上科學考古地展開,越來越多的史料證明了秦始皇並非只是一個暴君。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爲什麽明朝李贽要稱其爲“千古一帝”,就連毛主席也曾直言“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可見曆史上的秦始皇必然是一個成就非凡的帝王。細數他的功績不難發現書同文、車同軌、廢分封立郡縣以及度量衡等等均是婦孺皆知。除此之外還開創了多個第一,如第一個稱皇帝,第一個將朕劃爲皇帝專有稱呼,尤其是後者,即便是封建王朝淪爲曆史的今天,“朕”的含義也同樣回不到從前,個中曲折回味無窮。
東漢蔡邕曾說古這樣一句話“上古尊卑不嫌,貴賤共知”,也就是說上古時期並不像後世那樣各種避諱,甚至取名需要避諱皇帝名諱都自上而下成了家喻戶曉的共識,否則定然是欺君之罪。據統計,上古時期直到春秋末期的數千年裏,“余”、“朕”、“我”、“吾”、“台”、“卬”這六個字是人們普遍的自稱之辭。而“朕”也是如此,當時老百姓也時常自稱爲朕,比方“朕要下田了”、“朕要吃飯了”、“朕要去茅房”等等司空見慣。而屈原在楚辭中也自稱“朕皇考曰伯庸”,足見先秦時期“朕”依舊是普通稱呼。那麽秦始皇爲什麽從六個稱呼中單單選中它呢?
一、“朕”字的自我進化
“余”、“我”、“吾”的出現是遠比“朕”要更早,所以在民間極爲普及和深入人心,而後者因爲口語化的需要逐漸被人們“嫌棄”,不過,雖然被口語化所淘汰,但卻深受書面用語的喜愛。所以先秦很多典籍的作者都或多或少的用“朕”自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淡出了人們的日常口語。而直到今天,“我”和“吾”依舊不可替代。尤其是前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我”字其實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了。反觀“朕”字,自從退居二線後,便與百姓分道揚镳了。因爲古代百姓幾乎沒有受教育的權利,讀書識字更是鳳毛麟角。反之,那些站在知識壟斷頂端的人卻視如己出,加上該字似乎天生具有威嚴和端莊的感覺,所以《尚書》和《左傳》中多有記載上古帝王對“朕”字情有獨鍾的情形。
二、“朕”的象形本意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文字都是從象形字演化而來,所以上古漢字的本意其實都體現在字形上。根據《五音集韻》的記載,古代朕字作“”字,拆開便是舟與灷,意爲舟中火種。上古時期人們對改造自然較爲陌生,大多局限于地理環境而臨水聚居,在環境極端貧瘠的時候,舟與火都是能人居之,曆來都是財富與權力的象征,這也是三皇五帝時常自稱的原因之一。而秦朝開創數項先河,爲了彰顯嬴政的身份,李斯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的含義以加固思想上的統一。後來趙高也曾對秦二世提及“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而事實也證明秦始皇的遠見,“朕”至秦始皇開始,除了僭越或分裂時期,天下只有皇帝一人稱朕,群臣百姓莫敢從之。
總而言之,秦始皇的功績確實不負“千古一帝”,不僅“百代皆行秦政制”,而稱呼更是絲毫沒有更改,可見曆朝曆代對秦始皇的認可是不約而同的。雖然秦朝沒能千秋萬世,但這個“朕”字卻沿用兩千年。如今人人平等,更無名諱之憂,但卻再也無法回到從前全民皆稱“朕”的時代,它的非凡俨然像秦始皇一樣,已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