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bot-可自主乘坐電梯的智能服務機器人”,“雲農智能大棚管理系統”,“神算子-智能劃拳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安全眼-安全風險預警系統”,”巡檢飛艇”……眼花缭亂的創意作品,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智能的未來,這就是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2018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全國評審的現場。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參賽隊員帶來的作品采用視覺監控的方法,利用機載全景相機進行360度實時成像,將每一幀全景圖片實時傳輸到UP2嵌入式處理器,由C5P-FPGA板卡進行圖像分析,對不同級別的安全風險進行判別,並將預警結論反饋給機器人控制系統。
“用戶可以以VR的方式對機器人的運行狀況進行全方位觀察。”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楊睿恒說,工業機器人相對比較容易解決,比如用諸如‘安全籠’的方式避免對人和物的傷害,但對于服務機器人而言則無法采用該防範。這也是爲什麽我們作品最後采用的是基于360度全景相機和圖像判別技術的安全保障方法。
隊員們形象地稱這套安全防護裝置爲“安全眼”。作爲指導教師,王赓老師認爲通過這樣的高水平學科競賽,可以盡早讓同學們面對實際問題,並基于限定的軟硬件客觀條件尋求問題的最佳求解,從而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潛能,在某種程度上說,對年輕學子們基于客觀現實條件的創新思想的激發和鍛煉,比競賽本身更有價值。
在現場一個農業大棚的模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是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雲農智能大棚管理系統”,采用多種傳感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農業。
無獨有偶,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參賽隊也有著相似的創意,他們著眼于農業過程中的自然災害預防,采用遠程攝像頭,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進行農作物多種疾病的監控與預防。除了農業,我們還看到人工智能以及IoT技術在醫療,個護健康,樓宇服務,體育訓練,影音娛樂等方面的應用。
針對醫院輸液過程中可能給患者帶來的煩惱,北京大學參賽隊提出了智能醫護助手機器人的全新醫護理念,利用高性能處理平台,多種傳感監測模塊以及AI模塊,實現“患難相隨”,“智能輸液杆”,“貼心醫護”,“IoT智能助手”四大功能;
同樣在醫院裏,是否曾爲尋找某個科室而東奔西走,或者爲就醫流程而迷惑,新加坡國立大學參賽隊的“ARENA眼鏡”或許正是我們所需要的,這款眼鏡不僅可以幫助佩戴者快速定位,提供路線指引,同時可以給予醫療儀器,用藥提示等貼心服務,可以預見該發明將極大地提高醫療服務的標准話,降低人力成本。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參賽隊員們則爲盲人設計了一款智能導盲犬機器人+智能輪椅的設備,減少了培訓導盲犬所需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同時也能夠避免因導盲犬判斷失誤帶來的傷害。
南京大學參賽隊的作品“Elebot”讓科幻電影裏常見的穿梭在繁忙寫字樓裏的服務機器人成爲可能,使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等方法,他們設計並制作了一個可以用手臂自主操作電梯從而實現跨樓層服務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參賽隊員表示,他們的機器人未來可用于多場景下的樓宇跨樓層服務,如寫字樓遞送文件,酒店客房服務等。
爲克服行走穿越障礙物的困難,浙江大學的同學們腦洞大開,開發出一套形似蜘蛛的六足機器人,可以靈活地在複雜地形行動,而更爲神奇的是,這款被命名爲“X-AI Spider”的機器人可以聰明地判斷地形,當前方爲平坦地面時,它會變形爲輪態,像汽車一樣快速前進。參賽隊員們的無限想象力與對生活的認真觀察賦予了這些作品無限的生動與感染力。
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共同主辦,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目前,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已經成爲大學生科技競賽中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今年共有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度、巴西、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77所高校的164支參賽隊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