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雲:“以‘屎’爲鏡,可辨健康。”
硬度、顔色、形狀、味道都會折射出身體的情況,今天讓我們走進關于大便的真相。
一坨大便的前世今生
大便的誕生並非是一帆風順。
它的前世——各種食物需要通過伶牙俐齒的口腔咀嚼成渣並分泌唾液分解軟化,在被唇齒壓榨一輪後才會被吞咽進胃部。
作爲消化界的扛把子,胃可不是省油的燈,先是分泌含有大量鹽酸的胃液與食物混合,然後利用肌肉作用將混合物不斷攪拌,最終形成像粥一樣爛哒哒的食糜,再被送入小腸進行再利用。
小腸不一般有4-6米,具備足夠的空間放置混合胃液的食糜,並能將其中的營養成分榨幹,消化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將部分維生素吸收殆盡。
小腸把食糜吃幹扒淨後,就把它扔給了結腸。
而結腸的“剝削”程度再上一個台階,不僅會把剩余的水分、無機鹽回收,還會派出細菌在食物殘渣裏面刨食,等到細菌們吃幹抹淨之後,剩下的殘渣就能稱之爲大便了。
健康大便的兩個標准
01顔色
一坨健康的屎應該是棕黃色的,這是因爲分泌到小腸中的膽汁會給大便著色。但如果你偶爾會拉黃色、紅色或者黑色的死也不必太過擔心,多數時候是因爲吃的食物中含有某種色素,所以把大便染上了顔色。
但只要你下次吃其他的食物,顔色就能回到你熟悉的屎黃色。
如果大便顔色長期處于非正常狀態,就該注意了,這一般表示胃腸系統出現了病變,建議大家及時看醫生。
01軟硬
不需要用手去摸,用菊花和視覺去感受。
健康大便應該是軟硬適中的,表面細膩光滑有如剝皮的香蕉,又不至于疙疙瘩瘩顆粒分明映入磐石。
大便過硬,讓你拉屎猶如生蛋,那意味著便秘,長期排便少于每周3次且大便幹硬、排便困難,說明確實中招,需要好好改善。
固定排便時間、改善飲食結構、放松心情、規律運動都有助于我們緩解便秘,但如果這些還沒有用的話,也請及時就醫。
大便過軟對應的就是腹瀉,動不動就化身爲噴射戰士。
腹瀉一般有兩個原因:細菌感染與乳糖不耐受。它們會刺激腸道加快蠕動頻率,讓一些尚未完成的大便雛形以水樣大便的形式噴湧而出。
此外食物中毒、腸道菌群紊亂、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炎症性腸病、甲亢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腹瀉,如果長期腹瀉還需及時去就醫問診。
健康的大便是什麽味兒?
理論上講,因爲含有少量的鈉鹽,它的味道可能會偏鹹。
而經過膽汁的浸潤,可能會帶有一點點的苦味。
脂肪分解産生的某些短鏈脂肪酸,甚至還會帶來一絲鮮味、
當然具體的味道還會受到最近一頓食物的影響,所以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坨會是什麽味道。
會說到這個問題,當然不是我饞大便。
今年6月,新加坡開了家專存糞便的銀行,把健康糞便以灌腸、胃喉或口服膠囊等方式用以治病,這是真的“吃大便”。
別嫌惡心,他們這麽做是有科學依據的。
以艱難梭菌爲例,感染者會日腹瀉、嘔吐、發燒、胃疼,嚴重時還會死亡。
一般面對細菌感染,抗生素是首選,但抗生素敵我不分,有益有害的細菌統統都會消滅,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會給艱難梭菌繁殖壯大的機會。
既然打抗生素不行,那該怎麽辦?
這時就要用到糞便移植了。
糞便裏除了水和未消化完的食物,還有大量活的微生物。
醫生會找人捐獻糞便樣本,把健康人的糞便移到患者的腸道裏,讓患者恢複多樣化的微生物群。
多個臨床試驗發現,在治療艱難梭菌上,糞便移植的有效率高達90%。而糞便移植對炎症性腸病、肥胖症、腸易激綜合征等都有效。
目前,超過100個臨床試驗,還在研究糞便移植對抑郁症、癫痫、癌症、自閉症、新冠、糖尿病、帕金森症的影響。
看來以後“吃屎”真的不會再是什麽獵奇的事了。
而且大便有這麽高的實用價值,自然也就有了存儲價值。
早在2012年,美國就有類似經營項目,新加坡只是首家以銀行的形式來儲存糞便。
糞便樣本不僅需要用于臨床試驗和治療,它們還可以告訴我們更多關于難以捉摸的腸道微生物群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