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加速落地,引爆創投圈。
4月27日,醞釀多時的創業板改革終于亮相,注冊制從存量板塊正式實施。接力創業板改革,新三板精選層28日傳出好消息,首批4家企業獲得受理。對科創企業而言,上市渠道進一步多元化。
“科創熱”投資方法論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完善以及包容性的提升,有利于爲科創企業注入“源頭活水”。創投圈將迎來股權投資盛宴,除了本土創投機構外,境外投資者也瞄准中國科創企業上市潮。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英特爾資本、禮來亞洲基金、軟銀中國、華登國際、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DCM資本、Ventech Capital等踴躍投資科創企業。境外大型投行也在布局,比如有美林集團、摩根大通、交銀國際(港股03329)、建銀國際等。
據了解,交銀國際去年4月發起設立交銀科創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交銀科創基金”), 是全國首只銀行系科創類股權投資基金,如今已滿“周歲”。截至目前,交銀科創基金已完成對雲天勵飛、天廣實醫藥、序康基因等7家企業的股權投資,孚能科技已獲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還有3家擬近期申報科創板上市。
除此以外,交銀科創基金還與産業龍頭合作設立特定行業主題基金。交銀國際副首席執行官席絢桦介紹,結合境內“新基建”的重大投資計劃,今年公司擬發起設立新一代汽車變革基金、醫藥健康基金、金融科技基金等。
回顧過去一年投資科創企業的心得,席絢桦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交銀科創基金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頭部企業,篩選維度包括市場空間、團隊背景、商業模式、主要用戶品質、行業競爭力、創新精神、技術壁壘、經營能力(成果)等。通過對以上因子進行“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與權衡,公司再從中篩選未來三年上市計劃有較大確定性和可行性的企業進行投資。
“沒有一家十全十美的企業,這些策略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個不完美的集合裏尋找到相對確定的回報機會。”席絢桦說。
席絢桦介紹,公司高度關注企業的科創屬性,早在證監會發布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之前,即交銀科創基金設立之初,公司就明確了“研發投入金額或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發明專利”、“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等准入標准。
隨著創業板改革逐漸推進,對于未來是否會考慮將創業板作爲主要退出渠道,交銀國際向證券時報記者回應:“交銀科創基金投優質未上市企業,被投企業根據實際商業決定自己選擇上市地點。”
“先投後貸”理順融資難
當前正處在全球經濟環境下行的特殊時期,如何通過資本市場提升對科技企業的支持,以及降低融資成本等成爲市場各方力圖解決的問題。
據悉,交銀科創基金主要通過“投貸聯動”策略,利用交銀集團境內外資源,爲被投資企業提供“投資+貸款+上市+並購融資+研究+財富管理”的綜合化金融賦能。
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嶽衡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科創領域企業的特點是輕資産、高研發,短期內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等都爲負數。銀行傳統授信對這類企業難以下定決心給予貸款支持。“不是不願貸,是看不懂不敢貸。通過投貸聯動,尤其是先投後貸,可以促成銀行提供貸款。”
他詳細介紹,在投資企業之前,公司會對標的進行財務、法律、商業等三方面盡職調查,並訪談上下遊客戶、外部專家顧問。“在獲得企業准許的前提下,我們把這些完整、深入的信息及我們的投資判斷,與商業銀行貸款審批人員分享,讓對方對企業有更爲清晰、深入的認知。”當銀行看懂企業並知曉資本市場對企業股權價值評估後,銀行貸款可行性極大提高。譚嶽衡表示,團隊已通過先投後貸模式爲3家被投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支持。
以交銀國際擔任全球協調人的康方生物首發上市項目爲例,公司成爲今年以來香港新股集資及凍資“雙冠王”。在上市前,交銀國際依托生物醫藥領域投研能力,在去年完成對康方生物股權投資。今年交銀國際發揮集團投貸聯動優勢,與交通銀行(港股03328)中山分行協作,企業獲專項批複6億元人民幣授信額度。上市推進過程中,交銀國際安排康方生物進行多輪路演,在全球發售中落實超過12億美元的機構訂單。
譚嶽衡表示,下一步,交銀國際將發揮交銀集團投行業務平台的優勢,強化集團一體化的協同能力,持續賦能優質科創企業。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