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各種宗教的信徒都能在這裏朝拜到自己所信奉的神明。新加坡有很多比較知名的寺廟、教堂和清真寺,如今這些神聖的地標,讓新加坡對文化和多元宗教的曆史傳統得以發揚光大。
“興都教”又稱印度教
印度教即婆羅門教,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産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主要流行于印度,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的印度裔人群也有很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于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
所謂“印度教”是産生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但是與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爲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今天棠果旅居新加坡團隊走進了新加坡兩處之名的興都教寺廟——馬裏安曼興都廟和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希望此次參觀與介紹能給大家的朝拜、參觀帶來方便。
新加坡的教堂、回教堂和寺廟憑借其自身獨特的建築風格,在曆史的長河中屹立不衰,成爲城市的標志。身處新加坡,一定要來參觀這些勝地和國家古迹,才算不虛此行。
馬裏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
這座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興都廟。馬裏安曼興都廟又名馬裏安曼甘榜哥威 (Mariamman Kovil) 或吉甯街廟 (Kling Street Temple),其曆史可追溯到 1827 年,由來自印度南部納加帕蒂南和庫達洛爾的移民所建。
這座興都廟專門供奉著馬裏安曼女神,人們相信她擁有治愈疾病的能力。
這座興都廟不僅是朝拜聖地,在殖民地時代,這裏也是舉辦社區活動的重要場所。當年馬裏安曼興都廟甚至還是興都教的婚姻注冊局,因爲當時只有這座廟才有權主持興都教徒的婚禮。這座興都廟曾經曆過多次修複,最近一次是 2010 年,共耗資 400 萬新元,從印度聘請了大約 20 位畫匠,爲所有神明石像重新上色。步入寺廟,您可以觀賞到精美絕倫的裝飾細節。世世代代的興都教徒和新加坡人都把馬裏安曼興都廟宏偉壯觀的廟塔視爲本地地標之一。
興都廟塔共六層,放置了神靈、神獸和其他神物的雕像。
您還能看到身穿英國統治時期暗綠色軍裝的印度士兵。如果您在 10 月或 11 月到訪,一定不要錯過在這期間舉行的重大節日 — 年度蹈火節 (Theemithi)。
地址:244 Sou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8793
交通:牛車水地鐵站(NE4/DT19)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7:00至中午12:00,傍晚6:00至晚上9:00
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之後,棠果團隊也來到了地處小印度核心地帶的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這座廟也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興都教寺廟之一。這所寺廟中供奉著維拉瑪卡裏雅曼(又名伽梨)女神,她是主掌破壞的凶惡之神,她的存在對于早期印度移民來說,帶來了一種在異鄉的安全感。
作爲小印度核心地帶的一個獨特地標,這座寺廟流傳著許多有關新加坡殖民時期的迷人傳說。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之濫觞與早年來自印度的移民勞工有關,這些勞工向女神祈禱,希望神明保佑他們在異鄉土地上安然無恙。
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最初有幾個名稱,其中一個是淡米爾語 Soonambu Kambam Kovil,意爲“石灰村中的寺廟”。許多到寺廟祈禱的印度人在這一帶的石灰窯廠工作。當時,石灰是一種建築材料。在二戰日軍空襲期間,許多人跑進寺廟避難,祈禱伽梨女神的保護。不知是純粹碰巧或天命注定,寺廟和所有神像在空襲中無一受損。
地址:141 Serangoon Road, 新加坡218042
交通:小印度地鐵站 (NE17/DT12)
開放時間:早上6:00至中午12:00,下午17:00至晚上21:00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多元種族的國家,它的寺廟數量很多,成爲這座魅力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棠果旅居希望每個來到新加坡的客人都可以感受這種文化的力量,希望每個人健康快樂,滿足心安!
- 棠果旅居——全球精選旅居平台
關 注 棠 果 旅 居 公 衆 號 更 多 精 彩
下 載 棠 果 旅 居 APP 開 啓 傳 奇 之 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