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發現,在1萬8131起事故中,有492起(約2.7%)空氣中的PM2.5細顆粒物濃度在事故發生的當天或前兩天較高。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和國家環境局聯合展開研究,分析2009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本地發生的所有院外心髒驟停事故,對比相關時期的本地空氣素質數據,包括PM2.5細顆粒物濃度,以評估院外心髒驟停事故與PM2.5濃度是否有關聯。
世界許多城市面對空氣汙染的問題,煙霾與野火可以導致PM2.5濃度突然增高。易啓龍博士也參與杜克-國大醫學院院前急診研究中心(PERC)的工作。
這項研究結果于本月初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杜克-國大學醫學院在文告中引述主導研究的國家環境局首席科學家易啓龍博士說,研究結果反映減少環境中的PM2.5的濃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院外心髒驟停事故的概率。
參與研究的杜克-國大醫學院院前急診研究中心主任王英福教授說,結果反映空氣素質與個人健康的關聯,當局可通過一些政策來改善空氣汙染情況,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個人也可以在PM2.5濃度升高時,戴上過濾性強的口罩。
不過,細顆粒物的汙染對個人造成的風險會隨著時間消退。接觸空氣有害物質的首兩天,引發院外心髒驟停的概率,比接下來三天高。
在調查涵蓋的時期,空氣中的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爲每平方米18.44微克。根據平均值,每平方的濃度降1微克,院外心髒驟停的事故減少約8%,降3微克則使到院外心髒驟停事故減少約三成。
本地科學研究發現,空氣素質不佳有可能增加院外心髒驟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