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時許,陳秀雲都到菜園澆花。她說,菜園充滿藝術氣息,能起療愈作用。“我常擔心丈夫的病況,種菜轉移我的注意力,讓我有精神寄托。”
新科大研究小組向300名居民收集意見,希望打造有利他們心理健康的空間。藝術菜園隨之誕生,可幫助居民纾解心理壓力。
去年8月,新科大建築與可持續設計學院莊慶華副教授領導的小組,向300名居民收集意見,希望打造有利他們心理健康的空間,可纾解壓力的藝術菜園隨之誕生。
陳秀雲和四五十個居民參加四次培訓課,學習利用再循環材料,創造不同造型的“菜床”。
莊慶華說,藝術菜園跟一般鄰裏菜地不同。“這裏不設圍欄,菜地不分你我。誰有時間,就來澆澆水,我們也歡迎公衆參觀菜園,或參加每個月的收割活動兼聚餐,帶食物與衆同享。”
在親手打造菜園的過程中,陳秀雲學會了使用電鑽,懂得如何給木料刷上加強韌性的塗層,也吸取到不少環保知識。
兩年半前,丈夫中風變成植物人後,陳秀雲(69歲,兼職插花員)每天種植果菜,以纾解看護的心理壓力。
藝術菜園由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社會城市實驗室”(SOULab)、樟宜綜合醫院和SAA Architects聯手推出,位于四美路第162座組屋旁的公園,旨在讓居民接近大自然、擴大社交圈、保持身心健康。
今年6月,她參加“心理健康@Pelatok藝術菜園”計劃,獲益良多,也希望將計劃推薦給其他居民。
她說,“菜床”造型別致,吸引了很多人到菜園觀賞。“我們種植芥蘭和菜心等,至今爲止的三次收成都與居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