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一個朋友閑聊,他兒子在新加坡工作,他說兒子最近很忙,經常去西歐和北非出差,我問新加坡對出入境沒限制嗎?他說今年以來大部分防疫措施都取消了。
新加坡是以華人爲主的國家,總人口570萬,相當于我國的一個普通地級市。新加坡的新冠疫情防護工作做得是比較好的,他們沒有走西方完全躺平的道路,但是他們的防疫措施比較人性化,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較小。今年以來,隨著奧密克戎致病性不斷降低,逐步取消了管控。
3月底,新加坡不再限制餐館就餐以及各種聚會人數,重新開放公共場所,重啓大型公共設施。4月底,再次全面放松對邊境的管控,取消已接種疫苗旅客起飛前的檢測要求,已接種疫苗的民衆除了需在室內戴口罩外,其他方面基本完全恢複到疫情前的狀態。到了8月底,進一步放松管控,即使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在出行前兩天內取得陰性撿測證明即可,不必再進行居家隔離。
新加坡放開後沒有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等現象。截止11月17日,該國99.6%爲無症狀/輕症,0.3%需要普通輸氧,0.05%是lCU重症,0.03%死亡,重症床位尚有四成空余。
在60歲以上人群中,已構建最低疫苗保護的60至69歲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爲0.012%,70至79歲的總體死亡率爲0.097%,80歲以上的總體死亡率爲0.51%。未接種任何疫苗的60至69歲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爲0.24%,70至79歲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爲0.44%,80歲以上人群的總體死亡率爲2.2%。
該國流行性感冒平均每年死亡800人,死亡率爲0.014%,高于新冠的死亡率。
我們國家與新加坡的最大不同主要是人口多,十四億人口,是新加坡的240多倍,還有就是醫療資源沒有新加坡多。所以一直不敢像新加坡那樣放開。涉及民衆生命安全,謹慎一點還是必要的,但能不能挑選幾個城市先行先試呢?
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有許多也是借鑒新加坡的經驗,比如蘇州工業園區就是成功複制新加坡裕廊工業園的經驗。在防疫方面,作者覺得也應該借鑒該國的一些做法。
不妨挑選一兩個城市進行試點,試點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進行壓力測試,看一看有沒有承受能力,比如民衆的心理能否承受,醫療資源能否承受,還有社會組織能否承受。如果一時承受不了,可以及時糾正,由于只有個別城市,國家也有能力進行支援,影響面也比較小。
二是探索經驗。要認真研究新加坡的防疫經驗,制訂相應的方案和突發事件應對預案。要集中力量動員老年人打疫苗。進行正面引導,消除民衆對新冠的恐懼心理。儲備醫療資源,完善會員組織動員網絡,增強組織動員能力,以應對突發事件等等。
試點時長兩個月左右,成功後立即在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