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二十條)在近半個月前發布後,立即引發了從市民到市場層面的廣泛關注,對于密切接觸者管控措施調整爲“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中風險區判定等新規的發布,一度讓人們看到了困頓中的曙光。
然而,十幾天後,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在防疫過程中,至少從事實層面和落實效果上看,並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新增病例居高不下,隔離管控面積日趨擴大。
這些天,關于市民抗議隔離管控的視頻和文章在自媒體平台上此起彼伏,這些內容對于疫情防控的實際意義到底有多大,對于決策層的影響又有多少,都不好說。唯一可以確信的是,這些內容的病毒式傳播,動辄破10萬乃至破百萬的轉發量,只會爲身陷疫情紛擾中的人們,增加更多的焦慮,並爲社會治安增加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疫情本身,已經在分秒流逝中傷害著經濟,摧殘著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而疫情相關的次生災害,對于整個社會和民生的傷害度,只會更大。
北京的大街小巷,人們聊天時最主要的話題就是疫情防控,談話的內容大多是消極的,玩世不恭的,從人們說話的語氣情緒中所傳遞出的,是疲勞、疲憊、疲沓,疲倦,疲于奔命。
豈止普通百姓,即便是加班加點投入到防疫一線的“大白”們,也早已經疲憊不堪了。我們眼中的大白,一水兒的白色防護服,但在這身防護服之下,也是一個個拖家帶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總而言之,“一封了之”的防疫手段,已經被實踐證明,並非長久之計。
新加坡防疫模式的科學性
當社會上負責防疫的、被防疫的人們都已經疲憊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深入思考一個問題:疫情三年,無數次的封控、隔離,這樣的疲勞戰術,其實際意義到底是什麽?難道疫情一天不根除,我們就要一直和它耗下去嗎?
我們是不是需要以更加科學的態度去重新審視疫情本體,考慮一下,是否應該承認並接受病毒將長期共存的可能性之下,考慮制定一些長效機制?
事實上,海外友邦的很多已經被實踐證明過的做法,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當然,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巨大、人口衆多的國家,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在防疫的思路上,其實還是有很多共通性可以拿來參考的。
在以華人爲國民主體的新加坡,三個月前已經宣布取消室內戴口罩的規定,所有入境旅客即使沒有完成疫苗接種,只要在行前兩天內取得核酸陰性證明,抵境後不再執行七天居家隔離。
新加坡在防疫政策“大松綁”後,疫情並未出現反彈,卻呈逐步下降趨勢。
11月7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不再公布新增的新冠病例數。這表示新冠被視同爲流感一樣的普通流行性疾病,不再視爲特殊疾病專門應對。
是疫情數據給了新加坡政府這樣的信心:在過去近一個月內,新加坡累計新增6.39萬例確診病例,其中99.6%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3%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0.03%死亡。
總結歸納一下新加坡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過程中的舉措,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是關于病毒檢測:在公共場所免費安裝大量的自測檢盒機,市民需要時掃碼取用。自測發現陽性後,主動居家休息至痊愈,並不強制上報,但應主動知會近幾日有過密切接觸的親友或同事,提醒大家注意。學生在自測發現陽性後,必須向學校上報並居家休息至痊愈。一旦某地區發生大面積疫情,當地政府向市民家庭信箱投放試劑盒。
二是針對老齡人口,政府會特別重視,並提供藥物幫助支援。
三是自我防護方面,盡管政府沒有強制戴口罩,但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民衆依然會自覺佩戴口罩,同時也會有相關工作人員友情提示。
四是關于核酸檢測,新加坡所有的社區診所都提供有償服務,方便商旅人士檢測以獲得通行安全碼,單次非加急檢測費用約爲86新幣,合人民幣400多元。
五是疫苗注射方面,新加坡的接種率極高。當地提供多種疫苗選擇,其中三針疫苗的接種率極高,已有人開始接種第四針(特別加強針)。隨著病毒變異的發展,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疫苗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人體免疫力。
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常態化,社會秩序正常化,國際交往正常化,正是建立在該國政府真正落實到基層的科學防疫的基礎之上的。
新加坡模式大部分適配中國國情
通觀之下,將這些做法試著套用到中國,其實大部分也是可以實現的,比如盡快向廣大人民群衆普及自測機制,並加強民衆的自主居家隔離意識;比如在一些有條件的大中型城市,以社區爲單位對老齡人口給予更多的藥物支援。
在佩戴口罩方面,我們應該有理由相信,經過三年的疫情,中國人早已經養成了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習慣,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護者。
而當核酸檢測不再是強制必選項後,完全可以回歸正常收費機制,爲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有償服務,也能極大地減輕各地政府的財政負擔。
唯一可能不太適用中國國情的就是疫苗接種的普及率,盡管中國的疫苗接種率已經很高,但與新加坡500多萬的總人口相比,中國14億人口的體量過于巨大,即便只有幾個百分點的缺種率,體現在具體人口數量上,也是非常可觀的。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疫斷臂,而要尋求在符合中國國情基礎上的常態化防疫機制。
探討一套可持續性的中國防疫模式
就目前中國各地的防疫情況看,在物資保障上,在地方財政上,在營商環境上,在民心向背上,都缺乏足夠充分的可持續性。
持續頻繁密集的小區封控,牽扯了大量社區基層人員和執法人員的精力;
持續的全民核酸檢測和方艙隔離,耗費了本已非常吃緊的地方財政;
各省市區持續的劃界而防,讓中國喪失了商業發展最基礎的流動性,最終導致物流、供應鏈乃至資金鏈的斷裂;
持續時間過久的流調、紅碼、靜默,讓城市中的人們産生了厭戰情緒、焦慮情緒,甚至很多人染上了疫情抑郁症,更有甚者,會激化社區治理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是群體性事件的巨大隱患。
基于種種弊端,我們有必要深入探討、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成功防疫手段,利用我國先進政治制度、高效執行體系、強大的經濟基礎的多重優勢,修正過往的低效防疫策略。
首先,在輿論上,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通過大面積的宣傳引導,去除民衆對疫情病例的恐慌心態,不要“談陽色變”,而要正確認識到,這只是一種普通流行性疾病,只要及時就醫,就會很快康複;
其次,充分發揮我國醫學資源優勢,全面放開中醫、西醫的相關專家的調研工作,集思廣益、百家爭鳴,群策群力,發揮集體的智慧,攻克病毒的難關;
第三,考慮到中國國土面積和人口的獨特性,在堅持中央總控防疫的大前題下,讓各省市地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給予地方決策更多的發揮空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責權匹配機制,而不是“疫情=烏紗帽”的追責機制,允許並充分支持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探索本區域內的疫情防控模式。
寫在最後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和傳統美德的泱泱大國,中國人勤勞、團結、奮進的精神也是令中國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改革開放之後就能迅速崛起的內核動力。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度過了無數次艱難困苦的難關,每一個時代,我們從來不缺乏敢于擔當、激流勇進的英雄兒女。
三年疫情中,中國已經湧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防疫事迹,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科學探索的基礎上,在群策群力的共識下,中國人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盡快恢複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延續快速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保持社會穩定與國家的長治久安。(毛大慶)
毛大慶簡介
毛大慶博士,人口學、城市更新與區域經濟學學者,注冊建築師,專欄作家。
優客工場(納斯達克:UK)創始人,優享創智(共享際)創始人。
任中國科協八屆、九屆、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促創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北京市政協港澳台僑工作顧問、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常務理事、中國建築學會專家庫專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間內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質量評價體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無處安放的童年》、《一口氣讀懂新加坡》,譯著《奔跑的力量》、《朝聖波士頓馬拉松》、《鞋狗》、《爲誰留的空椅子》、《鑿開公司間的隔柵》、《布隆伯格傳》、《成就斜杠人生》、《全黑軍團》、《發明:詹姆斯·戴森的創造之旅》。
馬拉松愛好者,截至2022年11月,已完成全程馬拉松144場。榮獲2016年CCTV體壇風雲人物體育精神獎(提名獎)、2017年“中國馬拉松年度人物”榮譽稱號,2022年2月受邀作爲2022北京冬奧會第97棒火炬手傳遞奧運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