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腦”即是“治神”
神是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最高主宰,代表了人體的生命活動力,神存則機生,神去則機息。所以,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傷不僅可發生神志之疾,更能使髒腑氣血、四肢百骸功能失常,而變生諸病。
從中醫學的發展來看,祖國醫學腦的認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早在《內經》時代,醫家就認識到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髒器,不能受到絲毫損害,是關乎生命的關鍵髒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刺禁論》中曾指出腦如果在針刺中受傷,其結果爲:“針入腦則真氣泄,故立死”,而另一中醫經典《證治准繩》也提到了腦的重要性,言其:“受邪則死不可治”。
腦爲五髒六腑之大主
腦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幾乎參與了人體的所有功能活動,在人體的生理病理活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中醫早在《內經》中就有所論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爲:“頭者,精明之府”。
《靈樞•海論》提及了腦的解剖位置:“腦爲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也指出了腦與髓密不可分,正如《素問•五髒生成篇》所說:“諸髓者皆屬于腦。”腦是精髓和神明高度彙集之處,主人體與外界的聯系。人體內十二經脈中陽經均循行于頭面,而陰經通過其經別與頭發生聯系;另外,任督二脈也運行到頭。所以,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流注、濡養都受腦的支配。
腦爲五髒六腑之大主,還體現在腦主陽氣,對全身的陽氣有調控功能。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指出:“頭者,諸陽之會也。《素問•脈微精要論》說:“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體現了腦的重要性,是生命要害的所在。
腦藏神
“腦藏神”是腦根本性的功能作用,如張景嶽對此作了解釋:“人之腦爲髓海,是謂上丹田,太乙帝君所居,亦曰泥丸宮,總諸神者也”。《備急千金要方》也有相似的論述:“頭者,人之元首,神之所注。”而陳言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頭痛證治》說:“頭者,……百神所集。”
“腦藏神”是“腦爲髓之海”的功能的具體展現。神和髓有著共同的物質來源,如《靈樞•經脈》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靈樞•本神》指出:“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可以說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可以說髓是物質基礎,神是功能作用。
所以,《靈樞•海論》中提到了髓的充足是“神”正常發揮功能的前提:“髓海有余,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目無所見,懈怠安臥。”由于“諸髓皆屬于腦”,故“腦藏神”,正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論及:“頭者精明之府。”張錫純則認爲:“……爲其中有神明,故能精明,爲神明藏于其中,故名曰府”。
腦主神明
古代關于“神”的記載,《靈樞•本神》:“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表明了“神”是父母生殖之精的原始體現,是人體主宰一切的根本。《靈樞•平人絕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小針解》:“神者正氣也”,《素問•八正神明論》:“血氣者,人之神”。可見“神”是精血氣所生成的人的精神活動和正氣盛衰的總體表現。
腦主神明與“腦藏神”的功能密切相關,如孫思邈曾提出:“頭者,人之元首,神之所注。”陳言也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頭痛證治》說:“頭者,……百神所集。”而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更是提出了:“腦爲元神之府”的經典觀點。
腦主神明,還表現在腦主神智,如《素問•解精微論》曾雲:“泣涕者,腦也”指出人的情志變化與腦有關。而《素問遺篇•刺法論》曾提到:“氣出于腦,即室先想心如日”,說明腦主人的思維。
《素問•天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一旦“神”出現了問題,必使人病。祖國醫學對于“神”的論述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爲狹義的神,代表神智,指人體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二是廣義的神,指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而這兩種“神”均歸腦所主,如張景嶽說:“人之腦爲髓海,……總諸神者也”。所以腦是神的物質結構基礎,神是腦的功能(腦神),治腦即是治神。
水溝穴:
水溝穴,首見于《針灸甲乙經》,別名“人中”(見于《肘後備急方》),“鬼宮、鬼客廳” (見于《備急千金要方》)、“鬼市”(見于《千金翼方》)等,系督脈穴,爲手、足陽明經與督脈的交會穴。水溝爲臨床上常用的急救穴,作用強烈,在石學敏教授創立的“醒腦開竅”針法中,水溝是主穴之一,本文針對其在治療缺血性中風中的作用等問題作以淺析。
1. 中風急性期以醒爲主
在中風急性期,多有神志障礙,以清竅閉阻、神氣匿藏爲病機的主要方面,因此醒神當爲大法,正如葛洪在《肘後方》救卒中惡死方中所雲:“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中醫經絡理論認爲,督脈人腦,總督一身之陽氣,而腦爲“真氣之所聚”,神即氣也。就人體生命活動的過程而言,腦主真氣而藏元神,並通過命門與腎水結合形成腎間動氣而後激發心、肝、脾、肺之氣,主導著正常生命活動,這就是現代中醫學關于生命中樞的腦一腎學說。中風急性期,針刺水溝穴,可調督脈之陽氣而醒腦神、開清竅,腦之神氣激發腎間動氣,而使機體生命活動恢複。這就是水溝用于中風急救的基本機制。現代研究表明,針刺水溝可改善腦及內髒的血流量,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改善心功能,這就是其在中風急性期急救的基本原理。
2. 中風恢複期後遺症期以調神爲用
在中風的急性期過後,針刺水溝有其獨特的意義,神志的清醒標志著腦神的再現,腦神即腦氣,腦氣的病理有多種表現形式,但總括起來無非有虛而不至,聚而不至及藏而不現3個方面。急性期爲藏而不現,恢複期和後遺症期爲聚而不至,因此在急性期過後,針刺水溝主要在于調導聚積之神氣,使之布散于肢體及咽喉舌竅,而發揮其主運動感覺等功能。這就是機體不同功能狀態對針刺作用的不同反應的具體表現。
3. 水溝醒神調神的作用基礎
解剖學研究表明,水溝穴分布著面神經及三叉神經分支,腦血管上的膽堿能神經纖維、血管活性腸肽(Vip)能神經纖維均源于面神經的蝶腭神經節,它們對腦血管起舒張作用,尤其是Vip作用更強。免疫細胞化學研究發現,Vip神經元與皮層神經元和腦血管都有密切連接,使神經元活動、能量代謝與局部血流相匹配,因此,蝶腭神經節被稱爲面部腦血管舒張中樞。而分布在腦血管上的感覺神經纖維如SP能神經纖維、降鈣素相關基因肽能(CGRP)神經纖維都源于三叉神經節,故被稱爲三叉神經一腦血管系統,該系統在血管收縮時被激活以恢複血管的口徑。SP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重要的肽類介質,是一種很強的舒血管物質,它廣泛支配腦血管,以網狀形式包繞于腦血管壁,因此它對于腦血管痙攣有解除作用。
當然,水溝穴的救急作用絕不僅限于舒張微血管的作用,如Vip對腦神經元活動的直接影響,也就是說針剌水溝一方面興奮腦神經元,使中樞神經發揮複雜的整合作用,但神經元興奮需要能量,而腦細胞內幾乎無糖元的貯存,占心輸出量20%的腦一刻也離不開心髒的血供,因此另一方針刺水溝可改善腦血流,爲腦細胞的功能恢複提供能量(腦血流)也就成爲急救作用的重要方面,這兩方面的作用構成了水溝的醒神調神功能。
三陰交
三陰交《針灸甲乙經》,出自爲足太陰脾經腧穴,其在小腿內側, 當足內踝尖上3 寸, 胫骨內側緣後方。
穴名由來
三陰經而言,交,指交會與交接。爲足太陰、少陰、厥陰三條陰經交會之處。(《針灸穴名釋義》)
古代驗案 “昔有宋太子,性善醫術.處苑逢一懷娠婦人,太子診曰:是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診之,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腹視之.臣請針之,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也。”(《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世遂以三陰交、合谷爲孕婦禁針腧穴。
在“醒腦開竅”中應用
三陰交穴作爲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醒腦開竅針刺法中重要穴位之一,治療中風病療效確切,由于中風病多見肝腎陰虛, 針刺三陰交可以疏通三陰, 瀉浮越之陽, 引亢陽歸陰,亢陽潛降,以滋肝腎脾三陰, 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臨床操作:三陰交沿胫骨內側緣進針1~ 1. 5寸, 針尖向後斜刺與皮膚呈450角, 施提插補法, 至患側下肢抽動3次爲度。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針刺三陰交可以激活大腦多個腦區,使其信號強度升高,改善腦區功能,從而影響大腦對人肌體的整體調節作用。
現代臨床效用
治療作用及整體作用。其近治作用是指三陰交能治療其所在部位附近的疾病, 即腿足部疾病, 如下肢癱瘓、足跟痛等。遠治作用即根據“ 經絡所通, 主治所及” , 足太陰脾經經脈所主的婦科病證及脾胃、前陰病症均可治療。且臨床中機體的不同狀態具有良性調除治療腦血管病以外,三陰交穴在臨床上效用廣泛,三陰交穴的主治作用可歸納爲近治作用、遠節作用, 如既可以止遺, 治療尿失禁、遺尿等症;還可以利尿通淋, 治療尿潴留。三陰交穴的整體調節還體現在對患者內分泌、神經、免疫等功能的整體作用。
三陰交穴爲足太陰脾經的腧穴,也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不但能治療脾經的疾病,又能治療肝腎兩經的疾病。肝藏血、主疏泄,宜條達。其經筋“結于陰器,絡諸筋”;腎爲先天之本,主生長發育和生殖,腎藏精,胞脈系于腎。故三陰交穴一直被視爲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要穴,治療相關疾病必須重視調治肝脾腎三髒,三陰交穴與奇經八脈的關系也甚爲密切,沖任督三脈皆起于胞中,帶脈則環腰一周,絡胞而過,與胞宮關系密切,且沖爲血海,任主胞胎,因此,三陰交穴亦可調理奇經八脈,治療相關疾病。臨床上應用三陰交治療婦科疾患時,常常針刺法與灸法聯合應用,療效更佳。
此外,三陰交穴對于五官科疾病如耳鳴症,皮膚科疾病如荨麻疹等均有良好療效。
保健作用
除治療效應之外,三陰交穴還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三陰交可以調節女性的月經問題。腎主生殖,脾通血,肝藏血。人體的氣血都于三陰,而三陰交爲彙聚之地。所以經常按摩或艾灸三陰交對于人體的氣血的調節有益,特別是對于女性朋友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如痛經、月經周期或者顔色問題,以及經期的其他症狀,都能利用三陰交進行調理,可以達到女性保健的目的。
三陰交對于減肥也有很好的效果。研究證實三陰交穴具有減肥調脂的雙重作用, 可健脾胃,益精氣, 除濕痰。通過對脾經穴位的按摩就能改善脾的運化功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其次三陰交穴可以調節水液在身體的分布,按揉三陰交能夠有效的改善臉腫、手腫、下肢腫這些由于水分布失常而出現的問題。
按摩方法
先將手指放于穴位表面用力向下按壓,然後再按揉,揉的時間可根據個人體質耐受而定。因爲下肢部的穴位肌肉比較豐厚,堅持用力按摩可以獲得比較持久的刺激作用。按摩時需注意由于三陰交穴可以調節人體氣血運轉,所以孕産婦一定禁止按摩三陰交,以防影響妊娠。
艾灸法
將艾條點燃靠近三陰交穴,距皮膚2 ~ 3 cm 即不再變動高度,灸約20 min 左右,得到溫和、舒適而並不灼痛的持續灸感以局部皮膚紅暈即可。一般每日早晚各灸1 次,每次5 ~ 10 min,連灸1 月可見好轉。中老年人艾灸時可借助艾灸盒,防治燙傷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針刺手法量效關系
古代對針刺量效認識
針灸學曆史悠久,古代經典中曆代醫家均有對針刺量效關系的描述,並把選擇合適的針刺量作爲針刺取效的一個重要方面,並由此産生了針刺量效關系的雛形。中醫學的寶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將針刺的深淺作爲影響針刺效應的關鍵因素,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否則可能有害無益,如《素問•刺要論篇》曰:“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爲大賊,內動五髒,後生大病。”
晉代皇甫谧所著《針灸甲乙經》中卷三對腧穴針刺深度作了闡述。如:“合谷……刺入三分”,“環跳……刺入一寸。說明當時醫家對針刺深淺也有較爲嚴格的量化規範。
現代針刺量效關系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在總結提煉“醒腦開竅”法治療中風新的針刺法時,首次提出了“針刺手法量學”的概念。通過對古醫籍深入研究、總結臨床經驗,更新了“大拇指向前撚轉爲補,向後撚轉爲瀉”的傳統定義,根據撚轉的頻率、幅度、作用力方向提出了量化的補瀉定義及規範操作,更具有臨床操作性。最終確定並科學界定出針刺撚轉補瀉手法量學的四大要素。
撚轉補瀉手法量學要素:
(1)撚轉作用力的方向:以任督二脈爲正中線,機體左側順時針;右側逆時針,撚轉用力時爲補法,反之,機體左側逆時針;右側順時針,撚轉用力時爲瀉法。
(2) 撚轉作用力的大小:小幅度、高頻率爲補法 (撚轉幅度<90°、频率120-160 次/分鍾)。大幅度、 低頻率爲瀉法(撚轉幅度> 180°、频率40-60次/分鍾)。
(3)撚轉手法施術時間:1-3 分鍾爲最佳參數。
(4)治療作用持續時間:因病而異,一般6-8小時爲最佳參數。
此後,石學敏院士率領研究團隊先後對針灸治療顯效的十余種疾病進行了手法量學研究,將治療有效的病種、處方、腧穴、針刺方向與深度、選擇手法與施術時間、針刺間隔時間參數等詳細記錄和驗證,積累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研究,爲整體針灸量學標准化的提升拓展空間,經過多年探索,總結出一些規律性操作法和技術,爲量學標准化研究奠定了基礎。
針刺手法量學的內容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基于辯證論治的治療原則;
(2) 有效的腧穴處方;
(3) 針刺方向與進針深度;
(4) 施術方法、操作時間與留針時間;
(5) 針刺的時效性, 即針刺效應發生、發展及衰減的時間。
時至今日,針刺手法量學的概念已經演變成爲一個包括針刺時間、頻率、方向、力度、幅度、深度等衆多因素在內的綜合範疇,全面理解針刺操作所致的針刺量應包括進針方向、進針深度、具體施術手法的選擇、施術所持續的時間、留針時間的長短,加之施針的指力、頻度不同,對疾病的治療和轉歸往往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帶領研究團隊開展了大量臨床和基礎實驗表明:不同的針灸手法量學刺激,對機體或實驗動物的生理調節及病理改變,均有顯著性差異。石學敏院士創立的手法量學研究,開創了先河,奠定了基礎,搭建了平台。石學敏院士創立的研究團隊在針刺手法量學的探索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推動了針刺手法量學理論的科學化、國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