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照片過濾後如新
早報高級攝影記者曾坤順梳理了許多文獻檔案,從數以千計的膠卷底片中整理、掃描然後上傳存檔這些舊照片,然後從中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由30多名記者共同撰寫圖片說明。
記者團隊在寫圖說時得翻閱資料,比如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圖書館下載《星洲日報》紀念刊電子版,嘗試了解當年爲什麽要出版紀念刊,以及報業前輩工作時的情況,爲這些珍貴照片補上文字注解。
影象檔案是早報重要資産
《聯合早報》由創刊于1923年的《南洋商報》和1929年發刊的《星洲日報》在1983年合並而成,早報今年迎來百年報慶。作爲百年報慶的活動之一,早報推出“定格百年”欄目,精選這100年來的200余張老照片,每天刊登一張,和讀者一同回顧往昔。
曾坤順說,《星洲日報》時期的底片會按照每天的日期存放在一個信封內,需要大量時間來辨認,並通過路標、建築等信息查證照片的拍攝背景,盡可能爲照片注入更多說明。
他說,好些照片已經斑駁,但早報與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合作,利用“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技術修複舊照片,讓老街景更清晰。
曾坤順說:“這些照片都是《聯合早報》重要的資産,也是新加坡曆史的一部分,須要好好保存並記錄下來。整理檔案是一趟漫長的旅程,雖然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用到,但總會有重見天日的時候。幾年前我就開始著手整理這些檔案,可能到我退休都整理不完檔案室的一半資料,但這件事總要有人來做。”
整個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核實照片的拍攝時間、地點、活動等信息,有的照片沒有注明時間,說明也很籠統。
從上世紀20年代到當今社會,從加冷機場、南洋大學到來福士城,從戲台、五腳基到新柔長堤,從紅頭巾、攤販到知識分子,這些報業檔案中的曆史影像,將帶大家一窺新加坡以及報業發展的足迹,通過圖文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延伸閱讀早報與商湯科技合作 讓讀者閱讀體驗更豐富多元早報視覺部副主任設計 “百福紅包”獻讀者
回眸百年,滄海桑田。過往的曆史通過照片定格的瞬間,在攤開的時間卷軸上逐一浮現,將人、物、事、時與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訴說著那些清晰鮮活又恍如隔世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