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當前全球“親生物城市”規劃建設最領先、最突出的踐行者之一,從城市、社區和建築3個層面歸納其“親生物城市”規劃經驗:著力構建城市生態空間系統,發展複合性功能綠色網絡;營建多元主題社區花園,推動社區高度參與建設;重視城市空中綠化建設,塑造綠色優美城市風貌。另外,從管理機構、規劃政策、評價體系、公衆參與、生態問責幾個方面總結其創新的“親生物城市”政策制度。最後,提出中國“親生物城市”的發展、規劃與建設的借鑒與啓示。
全球城鎮化逐漸改變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不少國家“城市病”凸顯,人口激增和城市無序擴張導致城市生態環境嚴重破壞,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脅著公衆的身心健康。現今,中國城鎮化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失衡,伴隨著出現城市資源損耗、氣候變化和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問題,這導致城市生物多樣性減少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衰退。此外,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親近自然成爲居民日常遊憩的重要動機。但是,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中,人與自然的關系疏遠,親近自然和接觸生物的機會減少。親近自然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夠帶來許多益處,包括恢複注意力、緩解壓力和促進社會交往。“親生物城市”(biophilic city)正是滿足居民親近自然需求、恢複人與自然聯系並促進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一種新的城市發展模式和規劃設計理念,用于解決當前城市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國已開始重視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住建部在2002年出台《關于加強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通知》。然而,在經濟社會發展作爲城市主要目標和主導方向下,城市生態環境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中國逐漸意識到城市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重要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爲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自然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2021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同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由此可見黨中央和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決心,這也爲在中國推進“親生物城市”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背景。
近10年來,關于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問題的關注重點發生變化,建築師和城市規劃者開始關注如何在現代城市中適應和聯系自然,力求盡可能多地將自然元素引入人類的生活環境中。建設“親生物城市”將引領未來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對于這一新興趨勢,國外已經開展了研究與實踐。例如,新西蘭惠靈頓提出外部綠化帶計劃;加拿大多倫多是北美第一個制定鳥類友好發展指南的城市;美國舊金山通過建造城市綠色連接網絡、提出城市森林計劃等,現已成爲創造小型城市空間的先驅。在世界“親生物城市”成員中,新加坡處于引領者地位。新加坡在“花園城市”規劃目標導向下,致力于在城市環境中推廣“親生物設計”的理念,即建設“親生物城市”,並在此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具有重要借鑒意義。2020年,新加坡46.5%的土地被綠色覆蓋,樹冠覆蓋率接近30%,是世界上最綠色的城市之一,這與其先進的城市規劃發展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本文以新加坡爲例,探討其“親生物城市”的政策制度和規劃經驗,結合中國本土發展實際,提出適應中國現階段建設“親生物城市”的建議。
一、親生物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親生物”(biophilia)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埃裏希·弗洛姆(Erich Fromm)于1964年提出的,被定義爲“對生活和生活過程的熱愛”。然而“親生物”理論在被提出的20年後才得到廣泛認可。後來,社會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在其著作《Biophilia》中將“親生物”描述爲“關注生命和類生命過程的內在傾向”。2008年,斯蒂芬·凱勒特(Stephen R. Kellert)強調“親生物”是非人類環境中的生命與類生命特征聯系的固有傾向,並首次提出將“親生物”理論應用于建成環境設計中,即提出“親生物設計”的概念,將其定義爲在當代建成環境中,滿足人類與自然接觸的需求,並改善人類身心健康、生産力和福祉的設計。2011年,蒂莫西·比特利(Timothy Beatley)將“親生物設計”的理念應用于城市中,希望尋找一種新的方式將自然融入當代的城市環境,提出“親生物城市”的概念。如前所述,“親生物”概念是基于人和自然與生俱來的親和關系提出的,通過探索自然對人類帶來的益處進而在建築、城市規劃領域發展應用。
“親生物城市”是一個以生物多樣性爲核心,試圖將“自然”融入城市建成項目和城市現狀硬質結構環境中,把“自然”作爲城市的基礎設施並將其置于城市規劃設計和管理首位的城市。它主要包括4項基本要素,分別是親生物的條件和基礎設施、親生物的活動、親生物的態度和知識與親生物的機構和管理。建設“親生物城市”的目的是重建人與自然的關系,並提供多種經濟和生態效益,如減少能源消耗、改善城市氣候、提高生物多樣性和促進健康,滿足人類日常接觸生物和自然的本能需求,並爲居民提供豐富的、可訪問的自然環境,提升居民的自然參與感和敬畏感。簡而言之,“親生物城市”具有以下3個特征:(1)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親生物城市”的本底,促進生物多樣性是“親生物城市”的重要任務。(2)人與自然聯系緊密,“親生物城市”追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鼓勵人類沉浸式體驗自然。(3)自然位于規劃首位,“親生物”的城市規劃注重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可持續性和城市彈性。
二、新加坡城市生態建設發展曆程
1.從“花園城市”到“花園中的城市”
新加坡位于馬來半島南端,國土面積較小,約爲697k㎡,2022年人口達到596.8萬,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其他各類自然資源相對匮乏,在城市發展上具有天然局限性。獨立之初,新加坡環境汙染嚴重,經濟亟需得到發展。因此,新加坡在建國初期就推行並實施城市綠化美化的措施,將城市的環境保護和綠化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層面。1967年,新加坡提出“花園城市”(garden city)的規劃願景,即建設一個以公園、花園和開放空間爲基礎,由公園連接道與林蔭大道互相連接起來的城市。“花園城市”通過大力植樹形成林蔭大道和建造公園作爲城市“綠肺”2個方面的措施來實現目標,此後,新加坡公園的數量與面積迅速增加。在此期間,新加坡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21世紀,新加坡城市人口增多,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這使得自然資源需求量相應增加,且國民環保意識有待提高,此時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來保護新加坡的生態環境。因此,新加坡國家公園管理局 (national parks board,NParks)于1996年提出打造“花園中的城市”(city in a garden)新的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目標。新加坡“花園城市”注重實用和經濟發展,而“花園中的城市”則更加注重城市生態可持續性。“花園中的城市”將“花園城市”階段所構建的公園綠地系統、森林系統和水域系統進行梳理並互相連接,形成一個一體化的空間網絡,使自然融于城市環境中,讓花園成爲城市的輪廓,而不僅僅是城市的點綴。
2.邁向“親生物城市”
隨著經濟發展,新加坡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對自然環境的質量要求提高,然而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樣性減少,居民與自然的距離疏遠,因而城市發展需要考慮重新建立人與自然和生物之間的聯系。新加坡城市發展在滿足人的需求之後,後期開始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出城市不僅要做到“親人”,還要“親生物”,在追求綠化總量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城市的生物多樣性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花園中的城市”規劃願景逐漸朝著“親生物城市”轉變(表1)。2013年,新加坡正式成爲世界“親生物城市”成員之一。2015年于新加坡開展的“親生物研討會”是新加坡開啓“親生物”之旅的裏程碑,旨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與自然重新建立聯系。新加坡“親生物城市”的建設主要涉及城市、社區、建築3個層面,從城市宏觀至微觀的各個方面不斷增添“親生物”元素,保護和促進新加坡生物多樣性,爲居民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提升城市彈性、包容性和宜居性。另外,新加坡政府創新“親生物城市”政策制度,以保障建設措施的落實和後期的管理,從理論和實踐2個方面共同助力新加坡“親生物城市”建設(圖1)。
表1 新加坡花園城市、花園中的城市、親生物城市不同點
圖1 新加坡“親生物城市”概念模式
三、新加坡“親生物城市”規劃經驗
新加坡主要從城市、社區和建築3個層面規劃建設“親生物城市”,力求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由自然保護區、公園、花園、街景和空中綠化組成的互聯互通的綠洲,使城市成爲一個更加“親生物”、可持續的綠色生態系統。
1.著力構建城市生態空間系統,發展複合性功能綠色網絡
- 維護現狀自然保護區,構建層次分明的城市生態空間系統
新加坡現有自然保護區4處,分別是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和拉柏多自然保護區,其中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位于城市地理中心,是新加坡的綠肺。它們是新加坡生態保護和繁育研究、自然教育和遊憩休閑的主要平台,同時是新加坡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域和代表性的生態系統,對該類區域需要設置嚴格的保護控制要求。另外,爲了減少保護區周邊開發的影響,NParks圍繞著自然保護區建立了自然公園(nature parks)緩沖區網絡,包括中央自然公園網絡、雙溪布洛自然公園網絡和拉柏多自然公園網絡3部分(圖2)。自然公園還可代替自然保護區作爲公衆與自然聯系的場所,保障生態保護與居民活動兩者之間平衡;同時,自然公園還爲自然保護區的動植物提供生態上相互依存的棲息地。爲全面保護新加坡的物種,新加坡還重視除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外的其他綠色區域。因此,新加坡形成一個以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和其他綠色區域爲主的城市生態空間系統。構建這樣一個層次分明的城市生態空間系統,具有以下優勢:其一,賦予不同層次的生態空間以不同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功能,有助于維護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其二,將城市的各生態區域進行分級,納入城市的生態空間系統,可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要求和措施保護各類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更好地建設“親生物城市”。
圖2 新加坡自然保護區與自然公園網絡
- 實現生態連接走廊,提升生態系統恢複力
在形成層次分明的城市生態空間系統的基礎上,新加坡還注重城市生物多樣性高的區域之間的生態連接,將城市孤立的綠地連點成線,再串聯成網狀,這有助于物種基因交流,增強城市生態系統的恢複力。新加坡利用GIS技術對動物遷移的最小阻力路徑進行建模,確定了經過中央集水區保護區的城市東西和南北生態連接走廊,以及獲得城市北部和南部海岸的沿海連接走廊。這些走廊采用森林花園景觀的形式,種植多種當地植物,成爲地方重要的生態“墊腳石”,主要包括公園連接道 (park connector)與自然道路(nature ways)2大類。
新加坡構建了一個公園連接道網絡(park connector network,PCN)(圖3),該網絡可追溯至1992年,現今已有超過300km的步道,主要包括東部海岸環線、西部冒險環、南部山脊環線、北部探索者環線、中央城市環路和東北部濱河環線共6條路線。沿著這些路線,人們可以探尋新加坡的景觀,這些路線將城市的自然保護區、公園、自然區域和開放空間等綠色資源串聯起來,增強城市生態連通性,爲居民提供休閑綠色空間。公園連接道網絡還將新加坡中央商務區、主要住宅區這樣人流量大的地方與城市的主要綠色空間連接起來,使更多社區的居民能夠便利進入自然空間,提高公園連接道網絡的可達性和可用性。同時,公園連接道網絡串聯了新加坡自然區域、文化景點和曆史景點,是功能多樣化的休閑場所,作爲漫步、慢跑、騎行和徒步旅行等娛樂休閑活動的平台,爲居民提供高品質的自然體驗機會。此外,公園連接道網絡有利于野生動物遷徙,植物種植方面考慮了鳥類等動物的習性,充分發揮其生態效益。
圖3 新加坡公園連接道網絡
另外,自然道路也是新加坡實現生態連接的重要形式。它是指種植有特定樹木和灌木的路線,促進了鳥類、蝴蝶等在綠地之間的移動。自然道路將社區和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相連接,使社區居民能更加便利地與自然接觸。它意在創造類似于森林的自然結構,沿著城市街景種植喬灌草,包含種植開花植物,吸引小動物並有利于它們繁殖,爲城市帶來更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目前,新加坡有39條自然道路,總長170km(圖4)。總之,通過生態連接走廊串聯城市主要的綠色空間,提高城市生態連通性和綠地可達性;利用綠色節點打造滿足居民各種活動需求的休閑空間,功能多樣的空間提高自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最大發揮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除了利用上述途徑來實現新加坡的生態連接外,保障生態恢複過程也是新加坡實現生態連接的重要內容,例如水道和地下水在促進生態循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4 新加坡39條自然道路
2.營建多元主題社區花園,推動社區高度參與建設
調動公衆保護環境、參與綠色活動的積極性,加強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和責任感,是新加坡培育親生物社區的重要一環。NParks于2005年啓動的“錦簇社區”(community in bloom,CIB)項目旨在鼓勵和幫助居民建設社區花園(community garden),將不同人群聚集在一起創造、發展和維護當地的園藝公共空間。自“錦簇社區”項目實施以來,新加坡已建成社區花園超1700個,超4萬人參與到社區花園建設中。根據居民偏好設置主題多樣的社區花園,包括蝴蝶、鳥類、香景、食用和觀賞等主題,或者利用道路兩旁的綠地,在城市中實現“見縫插綠”。在植物選擇方面,一般選擇能夠吸引蝴蝶和鳥類的物種,爲這些小動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有利于促進城市生物多樣性;在其他裝飾性材料選擇方面,多采用回收材料如廢舊塑料制品等,注重環保。除了生態效益和城市美化作用,社區花園還爲社區交流聯系提供機會,培養公衆尊重生物多樣性和注重生態的理念。根據使用對象劃分,新加坡社區花園可分爲公共住房人群、私人住房人群、教育機構人群、其他機構人群使用的花園,可以滿足不同人群親近自然的需求。其建設的最大特點是采用“政府—社區”協作式管理機制,多元主體各司其職,共同參與社區花園建設中,形成包容性社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最後,新加坡還打造“社區花園節”和“社區花園食品競賽”等活動,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花園營建中。
3.重視城市空中綠化建設,塑造綠色優美城市風貌
爲保護新加坡城市內的自然林區和紅樹林沼澤地等生態區域,新加坡提議發展空中綠化景觀設計,巧妙利用城市立體空間,“精明增長”城市綠地,美化城市天際線。新加坡空中綠化的發展經曆了從“對城市中人行天橋或立交橋等進行綠化”,到“將綠化引入建築”包括水平綠化和垂直綠化等,再到“關注空中綠化的生態效益”3個階段。《2015新加坡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到2030年新加坡空中綠化總面積要達到200h㎡的目標。截至2022年初,新加坡空中綠化面積已達到143h㎡。現階段,新加坡空中綠化主要依托于城市高層建築,並開始注重“親生物性”,日益成爲新加坡綠化工作的主流發展方向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URA)提出的城市空間與高層建築景觀(landscaping for urban spaces and high-rises,LUSH)設計項目鼓勵城市高層環境的綠化。其核心是景觀置換區(landscape replacement area)策略,要求開發商在開發項目的一樓或上層提供景觀區域,其最小總面積要與開發用地面積相等。開發商可利用建築水平綠化或垂直綠化進行置換,具體包括屋頂花園、屋頂農場、可食用花園、空中露台、垂直綠化牆和在建築立面使用種植箱等形式(圖5)。同時可以在建築屋頂使用可持續性材料,如太陽能電板等。其次,NParks還采取稅收、折扣優惠等政策,鼓勵更多空中綠化的開展。並且,新加坡有專門部門負責研究與空中綠化相關的科技和植物適宜的生長環境,爲開發商或私人進行空中綠化專業知識普及和提供技術支持。因此,通過政策指導、各方合作和技術支持開展城市空中綠化是建設“親生物城市”的有效措施,對豐富城市生物多樣性和促進城市綠色風貌具有重要作用。
圖5 新加坡建築層面的“親生物”措施
目前,新加坡空中綠化的實踐成果頗豐。例如,新加坡oasia酒店(圖6)是新加坡空中綠化和“親生物設計”的典型案例。該酒店的設計特色是以一個布滿花盆的深紅色鋼架作爲酒店外觀,通過植物外觀軟化酒店周圍景觀,創造一個“親生物”的環境,主要做法包括:(1)鋼架上種植著各種匍匐植物,延伸至地面爲動物棲息創造條件;(2)鋼架上種植各種季節性開花植物,在不同時間階段吸引鳥類和昆蟲;(3)將植物合理安排在適宜其生長條件的高度上,提高植物適應性;(4)利用酒店內部的通風道、中庭、露台打造屋頂花園與垂直綠化,讓使用者體驗新加坡的熱帶環境。總的來說,oasia酒店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它將動植物引入城市環境中,是一個生態友好、人性化和宜居宜憩的場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新加坡城市肌理中綠色空間的損失。
圖6 空中綠化的新加坡oasia酒店
四、新加坡“親生物城市”政策制度
1.專門的自然保護管理機構
新加坡在自然遺産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權威的管理機構,主要包括NParks、國家生物多樣性中心(National Biodiversity Centre,NBC)和野生動物康複中心(centre for wildlife rehabilitation,CWR)等。總體上,這些機構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保護工作:制定和落實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政策和戰略;提供生物多樣性數據以支持開展相關的研究;監測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發展動向;多渠道鼓勵相關方和公衆參與。因此,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城市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利于“親生物城市”政策的制定與落實,對有效推進相關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2.全面的生物多樣性規劃政策
新加坡通過制定科學的規劃政策,達到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維護和加強城市綠化和生物多樣性的目的。第一,2009年新加坡制定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NBSAP),並于2019年更新該計劃。NBSAP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納入國家規劃進程,目標是爲新加坡生物多樣性保護創建一種模式,同時考慮與各公共部門機構和自然團體的協作,以及加強公衆生態保護意識。第二,新加坡于2005年啓動自然保護總體規劃(nature conservation masterplan,NCMP),旨在系統地鞏固、協調和加強NBSAP中涉及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NCMP提出了保護和改善城市主要生境、物種恢複、應用生物保護學和規劃、將自然延伸至社區等策略,爲新加坡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指明方向。
3.綜合的生物多樣性評價體系
新加坡制定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city biodiversity index,CBI)是評估和監測城市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工具,是城市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信息基礎。CBI主要包含2個方面:城市概況和衡量本地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治理和管理的28個指標。另外,新加坡還將生物多樣性評價納入城市全面環境影響評估,提出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BIA)指南,目的是在項目早期階段預測其對環境的影響,尋找方法將不利影響減至合理的程度,使項目符合當地環境質量標准。
4.完善的公衆參與機制
新加坡居民可以從多個渠道參與到城市的“親生物”建設中。爲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新加坡通過舉辦許多吸引力較強的活動,例如組織一年一度“生物多元節”(festival of biodiversity,FOB),將有關新加坡自然遺産和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傳播到社區。在環保教育方面,將其列作一門校園課程,建立環保教育基地,要求學生和相關人員接受現場教育。此外,NParks通過創建SGBioAtlas應用程序連接到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公衆可在該數據庫中隨時引用、記錄和貢獻,提高公衆參與的便利性。總體而言,新加坡以社區、學校、其他組織和個人等爲單元鼓勵公衆參與。除采用政府引導和傳統宣教的方式,還開創豐富的節日和活動,使公民從自然觀察者轉變爲參與者。通過實施上述的一系列舉措,居民可真切感受到自然帶來的益處,他們將成爲積極促進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打造“親生物城市”的主力軍。
5.嚴格的生態問責制度
包括政府、非政府環保機構和公衆在內,新加坡具有完善且嚴厲的生態問責制度體系,對損害城市生態環境的行爲做出明確規定和懲罰。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權責清晰,注重城市生態保護的全過程;而非政府環保機構和公衆的參與,爲城市生態保護提供強有力的監督,有利于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五、對中國“親生物城市”建設的啓示
隨著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中國許多城市開發強度過大,導致城市朝著高密度方向發展,生態環境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形勢嚴峻。中國城市規劃長期以人的需求爲目標,忽視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致使生物多樣性減少,城市彈性、可持續性和宜居性難以得到保障。城市中的公園和綠地大多處于孤立狀態,生態連通性較差,綠地可達性也較差,居民未能便利進入自然空間。新加坡是世界“親生物城市”建設典範之一,其綠色區域和綠色建築的發展被視爲城市自然系統的再生。由于新加坡屬于熱帶城市,因而其“親生物城市”建設經驗對中國南方城市的借鑒意義更加重大。總結其經驗,具有如下啓示。
1)加強城市綠地之間的連接,構建可持續的城市綠色生態網絡。中國城市綠地大多零散分布,且分布格局不均衡,綠化範圍局限,未能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通過綠色廊道將城市中散布的公園和綠地串聯成線再成網狀,提升城市生態連通性,爲城市物種自由遷徙和基因交流提供機會,維持城市生物多樣性並修複城市生態系統。同時,打破公園和綠地的固有邊界,將公園和綠地與附近的社區結合起來,將自然延伸到社區中。另外,從整體上考慮由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和其他自然區域構成的城市生態空間系統的合理構建,有效地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平衡城市居民活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
2)構建主題多元的親生物空間,調動公衆參與“親生物”建設的積極性。中國城市居民的社區歸屬感較弱,環保意識有待增強,還未形成中國特色的自然教育體系。利用城市公園和社區花園等營造主題多樣的公共空間,融入自然保護知識,滿足居民各種需求的同時起到科普作用;還可增設互動性“親生物”小品,豐富居民自然體驗感受,創造高質量的自然環境。加大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城市生態建設的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可采用自然教育、“親生物”文化節等方式,提高活動趣味性,有助于居民理解“親生物”理念並加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3)建立多維度的城市景觀,塑造綠色的城市風貌。目前,國內對屋頂花園和垂直綠化的認識不足,技術尚未成熟且綠化植物選擇單一,缺乏科學規劃,成本較高使發展受限,但前景廣闊。鼓勵屋頂花園和垂直綠化建設,將生物特征引入城市建築中,使自然滲透到城市結構中。依照植物的生物學習性,將植物種植在適宜生長的海拔高度。對于城市中心區,彰顯城市特色,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和文化遺産,打造獨特的城市風貌。
4)創新建設體系和管理政策,多渠道保障落實“親生物”措施。一方面,在建設“親生物城市”的過程中,政府部門起著主導作用,可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針對“親生物城市”做出政策指導和指標規定,有利于爲後續建設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居民作爲“親生物城市”建設的主要力量,完善其參與的機制,能夠有效推進建設進程並起到監督作用;開發公衆言論發表的渠道,獲取公衆意見,有利于城市規劃政策的科學提出。同時,對城市生物多樣性進行監測和評價,能爲城市“親生物”提供合理的規劃建議和優化策略,對提高政府決策的合理性和更好地發揮生物多樣性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最後,構建生態問責體系,使城市綠化行動有法可依,對于破壞城市生態環境的行爲按照法規予以懲罰,做到違法必究。
作者簡介:楊文越,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爲建成環境、綠地與公衆健康。
原文發表于《科技導報》2022年第22期,歡迎訂閱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