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安理工學院學生 特定時段爲訪客導覽
“這些卡片給訪客們提供了一個窗口,讓他們一睹新加坡昔日的風采,進一步了解華族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
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館長林國耀說,很多人現已轉向電子賀年卡,較少發出實體賀卡,紀念館因此決定在今年的特展中把焦點放在賀年卡,讓年長一輩回憶昔日時光的同時,也讓年輕一代認識當年的傳統。
公衆除了能自己欣賞展覽,也能參加學生導覽團。29名來自義安理工學院中文系的學生將在1月20日及25至28日的特定時段,爲訪客免費導覽,介紹不同年代的賀年卡特點。
由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策劃的特展《年年賀卡歲歲新》將在1月20日至28日于春到河畔亮相,展示50多件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在本地流通的賀年卡。
由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策劃的特展《年年賀卡歲歲新》將在1月20日至28日于春到河畔亮相,展示50多件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在本地流通的賀年卡。
特展展出的賀年卡部分是新加坡的國家文物,其他則征集自各大組織、收藏家和畫家。展區也設有拍照打卡的角落,讓訪客邊了解賀年卡發展史,邊拍照留念。
特展分五大區:第一區以貼上個人照片的賀年卡爲主;第二區介紹印有明星肖像和流行歌曲歌譜的賀年卡;第三區展示了印有國泰大廈等新加坡地標和景點的賀年卡;第四區展出當年常見的企業賀年卡;第五區則介紹電子賀年卡和現代人祝賀彼此新年快樂的新形式。
踏入《年年賀卡歲歲新》展區,宛如乘坐了時光機回到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這裏有古老的相機和戲院布景,還能欣賞印有鍾情和林黛等明星肖像的新年賀卡。
第一次參加活動的義安理工學院二年級學生楊昱合(19歲)說,籌備期間,導師會糾正他們的站姿、表達和發音等。
問及爲何不展示實體賀年卡,而只是把卡片高清掃描印在信息板上時,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助理研究員吳雨芳解釋,要展示實體賀卡就須要展櫃,也要注意展示空間的濕度和溫度等。由于受到場地限制,且爲避免現場發生任何閃失,他們打消了展示實體賀年卡的念頭。
六名來自NPS國際學校的學生也參與了電子賀卡的設計。印族學生瑪拉維卡(18歲)說,設計電子賀卡時,她們通過工作坊認識了華族文化,了解華人在節慶時喜歡使用的顔色和圖案等,以及一些比較忌諱的元素。
“雖然不是華人,但很高興能通過我的作品參與華族的傳統節日,讓我覺得自己也是這個節慶的一分子。”
另一名學生黃靖思(19歲)也因活動有所啓發,想自制賀年卡送同學,其中一個點子是把同學喜歡的藝人照片放在賀卡上。
公衆可浏覽春到河畔的官網(www.riverhongbao.sg),查詢更多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