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指出,雖然網絡襲擊、用戶資料外泄和詐騙案更常見,但好些公司沒有委任全職的網安專家,而是由在職員工“兼職”這個角色。
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陳傑豪星期一(1月30日)同協會會員進行財政預算案前對話,討論報告內容。
一些科技業的工作崗位不一定須具備高度專業的技能。例如,面向客戶的技術顧問、系統經理和行政人員都屬于輔助職位,如果具備商業管理和運作等可轉移的技能,同樣能夠勝任這些崗位。
陳傑豪:對科技人員 我國仍有非常大需求
協會建議以現金回扣的方式,鼓勵公司將電子垃圾交給加入制造商責任計劃的業者;我國也應采納測量可持續性的新方式,例如芬蘭使用的“碳手印”來計算爲減少碳足迹的行爲。
協會也提議制定一份招聘指南,讓雇主評估申請者的技能,而不再只憑學業文憑請人。
協會不只鼓勵政府委任首席信任官(Chief Trust Officer),而且也提議讓公司設立相關正式職位。另外,一些企業,尤其是較小型業者缺乏投資數碼信任科技的資源,它也提議由政府提供津貼。
科技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重要部分。
協會也提出三項有關培養人才的建議,包括協助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和中途轉業者從事高價值的科技工作。
他說,就算身處數碼環境,信任仍是運作的核心,而作爲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我國也努力取得全球的信任。“因爲我們知道信任是我們唯一擁有的貨幣,這也是我們能夠做生意的重要貨幣。”
協會主席黃偉明說,一些人認爲科技業是汙染環境的主要肇禍者之一。“如果我們不小心的話確實會如此,因此我們正同國家環境局密切合作,制定更可持續的作業方式。”
近期有幾家科技巨頭相繼宣布裁員,一些人擔心這個行業的就業前景不佳。
協會提議由政府和商會商團共同制定一份列出這些職位的清單,再同業界合作,協助相關人員轉換工作跑道。
不過陳傑豪指出,我國依舊對科技人員有非常大的需求,不僅是科技公司,就連其他行業也如此。“例如,建築業使用數碼分身以及面向制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他們需要更多科學家、網安專家和軟件工程師等方面的科技人員。”
不少公司沒有全職的資料保護官,或只是委任一名在職員工承擔這方面的額外責任。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建議政府擔任領頭羊,在每個政府機構委任一名首席信任官。
新加坡科技工商協會(SGTech)就數碼信任、培養科技人才,以及數碼可持續三大方面提出九項建議,並已經提呈報告,希望政府在制定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時能納入考量。
政府也應更大力支持研發隱私增強技術、數碼身份解決方案等創新信任科技的公司,並鼓勵更多企業采用良好的網絡衛生習慣,包括爲中小企業提供購買網絡安全保險的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