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12本(2月份第5本)《不存在的女兒》,閱讀時間2020年2月21-22日。
作者:金·爱德华兹,美国肯塔基大学英文系助理教授,本书为作者的长篇处女作。
怎樣評價此書呢?恐怕沒有比下面這句話更有說服力了。
《追風筝的人》三十周登上《紐約時報》冠軍,《不存在的女兒》七周就辦到。
每個人都會爲書中那感人肺腑的情懷而動容。故事中的人物像魔咒一樣緊緊牽引著你,讓你看到一段建立在童話般愛情基礎上的婚姻如何被最世俗的處世哲學撕成碎片。謊言、秘密、恐懼、悲哀,這本美麗的小說裏全都有了。–《華盛頓郵報》
一個善意的謊言,一份用一生來背負的愧疚,到底是誰的錯?
《不存在的女兒》全書以時間發展爲線索,從一對龍鳳胎的降生開始,作爲骨科醫生的戴維在一個大雪之夜送妻子諾拉去診所生産,沒想到産科醫生在雪路上翻車了,戴維只好親自給妻子接生,孩子出生後,戴維發現雙胞胎中的女嬰是一個唐氏兒。
于是戴維想起他那同樣患唐氏症的妹妹,在十二歲夭折之後,戴維的母親一直無法從悲痛中走出來,他害怕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于是向妻子隱瞞了女兒菲比的事實,謊稱女兒已經夭折,並拜托同診所的護士卡羅琳將女兒送去一家療養院收養,于是一場善意的欺騙竟成了這一家人的惡夢的開始。
諾拉因爲不能承受喪女之痛,終日消沉。
而戴維擺脫不了內心的自責,也無法面對妻子的喪女之痛,于是他躲進攝影世界,以此來麻痹自己,卻因此忽略妻子的情感和生理需要,導致妻子多次出軌,最後導致二人婚姻破裂。
因爲失去女兒的缺憾,讓戴維對兒子保羅的要求更高了,他渴望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才,面對保羅喜歡的音樂戴維堅決反對,戴維從來不認爲音樂可以養家糊口,讓人衣食無憂,爲此他們父子關系曾極度緊張。
而那位一直暗戀戴維的護士卡洛琳並沒有將女孩菲比送進療養院,而是親自收養了女孩。
卡洛琳視菲比爲己出,不僅在生活上給了菲比無微不至的照顧,還通過參加唐氏症協會學到了更多照顧菲比的方法,讓菲比在心智上慢慢追趕普通孩子的腳步,菲比不僅學會了紡織和跳舞,卡還進入公立學校進行學習,患有唐氏兒症的菲比在卡洛琳愛的教育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一個秘密究竟能隱藏多久?
一直到戴維臨去世時,他沒有勇氣對諾拉坦白有關女兒菲比的事情,沒想到一次突發的疾病奪取了戴維的生命,沒多久諾拉與卡羅琳的再次相遇,從而知道了女兒菲比仍活著的真相。
這個“善意”的謊言並沒能讓戴維一家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反而讓戴維以二十多的愧疚和痛苦爲代價,家庭離散,父子失和。
而本來應該是命運最悲慘的唐氏兒菲比,卻因爲得到了卡洛琳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悉心的教導和陪伴,反而成了一個快樂、幸福的女孩。
幸運的是,諾拉終于見到了自己牽挂了多年的女兒,而保羅和菲比那種天然親密感讓二人很快地建立起了兄妹之情,這個故事也收獲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好。”
是不是我們常聽身邊的人對我們說這句話?
好像我們也常這樣對別人說。
當我們聽到別人跟我們說這句話時,我總覺得太荒謬了;
當我們向別人說起這句話時,又覺得自己對極了。
這句話于戴維也是一樣,戴維在看到女兒菲比的瞬間就知道她是一個典型的患有唐氏症的嬰兒,于是想起自己的妹妹因爲唐氏綜合症引發的心髒病,不幸在在十二歲那年就去世的事情,妹妹的事情讓戴維的母親大半生都郁郁寡歡,這才是戴維心中一直沒有治愈的傷害。
戴維做出了舍去女兒的決定,表面上是爲了保護妻子免于傷害,怕母親的悲劇再從諾拉身上重演。
其實更深一層折射出的是戴維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回想到自己的童年,沒有父母的關注與呵護。全家人的精力和財力都圍繞著妹妹羸弱的身體而展開,爲了給妹妹湊醫療費,戴維從很小就開始跟著父親去捕蛇,但捕蛇對于一個兒童來說,並非一件快樂的事情,對舍得恐懼一直困擾著戴維,直到他成年之後,還經常被捕蛇的夢境驚醒。
如果說生活的艱辛沒有給戴維富足物質的生活也就罷了,而母親的愛和關注也因爲妹妹的多病和發育遲緩讓戴維備受冷落,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讓戴維的童年沒有絲毫的快樂,他一直被一種不安全包圍著,努力地做到最好來取代媽的關注,甚至直到妹妹去世,媽媽悲傷地說,“戴維,你去上學,學一些可以濟世救人的學問。”
“我會去當一名醫生。”
其實戴維內心想的真實想法卻是,“爲什麽我不可以追求自己的生活,爲什麽我要背負妹妹的去世的傷痛?”
想起妹妹,戴維總是分不清是愛是恨,或許是愛恨交織在了一起吧。
他很想如母親要求的那般,好好照顧妹妹,可是明明很仔細地在看護妹妹,可是妹妹還是會被石頭絆倒,會被劃破手掌,妹妹一年四季都在感冒,永遠都是呼吸困難,氣喘籲籲地樣子。
他總想保護妹妹,可是妹妹帶給他的回憶裏卻總是充滿著憂傷,這樣的憂傷讓戴維看到自己女兒菲比的那一刻,感覺又一次掉進了深淵。
把女兒送走,這是戴維出于自我保護的下意識反應,于我們旁觀者而言,是不可原諒,于戴維而言,卻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所有爲別人好的背後,其實都是掩蓋內心傷痛的一種借口,爲自己自私的行爲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
如果戴維當時更勇敢一些,讓諾拉知道事情的真相,夫妻二人共同來面對菲比的存在,其實以戴維的職業和收入,跟他兒時所處的家境完全不同,他完全有經濟能力給菲比無憂的生活保障和醫療條件,而不必讓全家因此陷入困境。
正如阿德勒所說,“人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並不等同于事實本身,而是建立在這個人對事物的主觀看法上。”
正因爲戴維特殊的兒時經曆,才讓戴維看待唐氏兒的問題上發生了偏離,他認爲遠離傷害的方法就是逃避,因爲無法背負妹妹去世的傷痛,所以在女兒面前選擇了逃離。
如果當時戴維的母親在自己過度悲傷的時候能夠照顧一下兒子的心理,能夠給兒子更多的安慰和指導,不要求兒子爲了女兒的去世而選擇醫學,那麽也就沒有了戴維心中那道跨不過去的坎兒,也就不會有戴維對菲比的錯誤決定,也就沒有了戴維一家人20多年的彼此折磨。
每周讀懂一本書# 曉曉 2020年第12本《不存在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