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S&P Global)在星期五(2月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經季節性調整的標普全球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PMI)從去年12月的49.1攀升至1月的51.2,高于50的“榮枯分水嶺”,表明私營部門的商業活動狀況有所增長。
盡管1月份的需求和産出都有所上升,但就業水平幾乎停滯不前,供應問題也仍然揮之不去。供應商的交貨惡化速度爲去年7月以來最快,這限制了産量能夠擴大的程度並使得1月份的工作進一步積壓。
報告指出,受益于潛在需求狀況好轉和國際需求強勁,本地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上升。相關數據顯示,金融和保險公司的整體需求增長最快,其次是消費服務。
在中國重新開放的支持下,企業普遍對經濟狀況的改善抱有希望,不過商業信心仍低于曆史平均水平。
受到需求改善推動,本地私營部門商業活動在1月份有所擴張,但供應問題仍然存在,私營企業的價格壓力也在增加。
報告還指出,受到采購成本通脹和工資增長的影響,私營企業的價格壓力繼續增加,整體投入成本通脹上升至有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制造業公司的成本負擔增長最大。不過,私營企業正在以四個月以來的最快速度向客戶轉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