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尊律師事務所(Drew & Napier)知識産權和爭議解決部門董事許君甯律師也指出,我國司法的立場是支持科技與創新工作,鼓勵人工智能的發展。2021年新的版權法允許作品在計算數據分析工作中被使用。版權擁有人因此不能告開發者例如OpenAI,侵犯版權。
可善用也會被濫用ChatGPT利多于弊
“冠病期間舉行線上考試時,我每個學期都捉到學生作弊,在編碼方面,我們有很強的反抄襲檢測工具。關鍵是,反抄襲工具是否可以與時俱進,教師是否使用它們。要檢查作業是否有抄襲需要很多工。”
美國公司OpenAI開發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後,成爲熱點話題。用戶只要輸入問題和提示,系統就能集合數據,生成文本。美國、法國與澳大利亞等地有學府已禁止學生使用。
新加坡管理大學發言人說,校方利用Turnitin來偵查線上作業是否有抄襲,但不單以這個方式來判斷。軟件只提供一個參考點,以了解作業由人工智能代筆的可能性。
學生會繼續在學校參加筆試。線上考試則有特設網站,控制測試環境,讓學生無法浏覽其他網站、應用和資料。校方把利用人工智能作答的行爲視爲第三者作答,同樣是作弊。
當發現學生利用人工智能代筆,校方會展開調查。作弊的學生可面對等級降級,或拿零分、停學或被學校開除的後果。校方目前沒發現有學生利用聊天機器人作弊。
法律專家:未來或須立法 保障監管人工智能生成品
立傑律師事務所(Rajah & Tann Singapore LLP)知識産權、體育和博彩業務部主管劉國敬律師指出,在創作過程中,由人工智能産出的成品與應用等預計會增加,人工會相應減少。對原創性、作者和學術誠信的定義與概念有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被挑戰。
她認爲,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工具的運用還有待觀察。“盡管利用版權法是管理AI生成內容的一種可行方法,但可能也得檢討現有的知識産權法律是否足夠,或是否需要獨特(sui generis)的機制來保護及監管AI生成內容。”
要求學生秉持學習誠信 強調抄襲對自身沒幫助
一些研究工具如文本挖掘和由人工智能提供針對演示的反饋對學習是實用的。
“唯有嘗試過,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可能性,教育工作者才懂得如何應對。這也促使我們去反思教育的目的,應重視哪些能力?我們要測試學生的哪些能力?”
國大數理中學校長蘇麗玲答複《聯合早報》時說,學校認同應善用科技,歡迎適用于教學和學習的人工智能工具。
他說:“ChatGPT是相當神奇的工具,但我覺得它是一種進化,而非變革。它是一個新工具,可善用,也會被濫用,但我覺得它的利多于弊。會作弊的人就會作弊,但最終吃虧的會是他們。精通技能是須下苦功的,只會依賴科技代做作業,不懂得如何學習的學生是無法達到精通的水平。”
校方也要求教師去探索並找出人工智能工具可爲習題産生的答案,從中微調評估任務。校方一向利用反抄襲軟件Turnitin來檢查總結式作業,接下來將探討使用較新的反抄襲工具如GPTZero。
我國很大程度上歡迎人工智能發展,版權法律針對文本、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的工作有例外的處理,允許從事人工智能行業者可以在不擔憂觸犯版權法的情況下,從事數據分析工作。
美國公司開發的ChatGPT去年11月推出後,成爲熱點話題。美法澳等地有學府已禁止學生使用。受訪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認爲,禁止學生使用是不切實際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去探索這個新工具。了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可能性,才懂得如何應對,去反思教育的目的。
他認爲ChatGPT就好比谷歌搜索的進化,學生同樣可以利用谷歌搜索,抄襲內容,ChatGPT只是把過程變得更方便。
教師也可以相應改變設題與評估方式。他舉例說,ChatGPT可以組織一篇有關某個政策的文章,但如果問題調整成某個政策如何影響你個人,或者是:分享你某一段經曆這類題型,ChatGPT應該較難解答,這個工具還欠缺對情感和“個人化體驗”的認知。
她說:“人工智能在理解情境與解讀複雜概念的能力有限,也可能提供不准確或帶有偏見的內容。測試應更著重在考驗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重要的實際技能。”
受訪的學府除了利用反抄襲工具來制止學生作弊,也制定指導原則引導學生妥當使用學習方面的科技工具。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梁永立副教授受訪時說,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3無濟于事,抄襲是學校一向來面對的問題,總有學生嘗試作弊。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陳英泰博士認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發展到可以寫文章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對ChatGPT避而不談,禁止學生使用是不切實際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去探索這個新工具。
受訪的法律專家認爲,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創作的原創性和學術誠信等概念在未來有可能受到挑戰,到時或得檢討現有法律是否足以保障並監管人工智能生成品。
校方正在制定框架和指導原則,引導學生妥當使用學習方面的科技工具。
他針對ChatGPT這類工具對版權處理的挑戰時指出,確定版權擁有人是關鍵。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是否能享有版權保護,若可以,誰應擁有版權?版權向來是提供給人們的創作,人工智能不是人類。至于有人工參與,靠人工智能輔助的成品,須有人在創作過程中進行思考與開發的工作,産品才能享有版權。可能的人選是編程者,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産出成品的人。
利用人工智能作答行爲 校方同樣視爲作弊
人工智能技術已發展到可利用ChatGPT這類聊天機器人寫文章和代碼,引起學術界對學生濫用科技的關注,一些外國大學立即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受訪的本地教育工作者認爲,禁止使用ChatGPT無濟于事,教師更應該去了解新工具的可能性,反思教育與測試的目的。
他認爲,ChatGPT的局限在于還無法分解太複雜的題,內容也可能有錯誤,但或許可幫助教員更有效率地設題並組織文本。
校方曾向學生分享ChatGPT、MidJourney(生成圖像工具)等智能工具的功能,但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資源如谷歌搜索和人工智能工具來輔助學習的同時,也要求他們秉持學術誠信,強調抄襲對自身的學習沒有幫助。
教師須引導學生去判斷解讀確認信息
陳英泰說:“ChatGPT出現前,互聯網就充斥著大量信息,學生有時還比教師懂得多,科技早就對教學産生影響。這一波人工智能潮再次凸顯思辨與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師更得引導學生去判斷、解讀並確認信息。” 新躍社科大學持續與專業教育中心主任關沖副教授指出,盡管人工智能語文系統可以寫出像樣的文章和代碼,但在一些針對性的學科運用上,表現較弱,例如:分析實際的案例、批判性思考能力不足,也難做出有邏輯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