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亞太地區去年第四季下調評級的企業,從第三季的17家減少至九家。
2022年評級下調的企業增加,主要是受到俄烏沖突影響。惠譽表示,按當前趨勢,這種情況短期內再次出現的可能性不大。
展望未來,惠譽認爲,因宏觀經濟疲軟可能會造成企業營收下滑,全球非金融企業存在評級下行風險,尤其是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的企業。
此外,各區域企業評級下調的主要因素不同。北美企業主要受財務狀況影響,而歐洲企業則主要是因爲行業競爭力下降。
根據惠譽日前發布的報告,在七家房地産企業當中,新加坡的普洛斯(GLP)因去年上半年有一筆巨額現金流向控股公司但沒有公開細節,評級被下調至“BBB-”。此外,新加坡上市的印度尼西亞公司房地産力寶商産信托(Lippo Malls Indonesia Retail Trust)則因流動資金情況惡化及再融資風險,評級從“B”下調至“B-”。
報告指出,評級下調主要集中在那些容易受到經濟放緩、高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影響的企業。
在惠譽(Fitch Ratings)評估的非金融企業當中,去年第四季評級下調的亞太地區企業爲九家。其中,七家來自房地産行業;資産流動風險是導致去年亞太企業評級下調的主要因素。
下調評級的企業數量爲2021年第一季以來最低。
另一方面,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各地區與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相關的企業評級則獲上調。現金流的增加,幫助這些企業減少負債並改善資産負債表。
與亞太地區相比,北美和歐洲地區的企業,上季評級下調數量則所有增加,分別從第三季的17家和八家,增加至36家和13家。北美評級下調的企業主要來自科技、媒體和電信、零售和消費以及醫療保健行業。而歐洲則主要是來自零售、休閑、消費以及媒體和電信行業。
亞太地區去年第四季評級下調的非金融企業超過上調數量,而房地産領域的企業在評級下調企業中超七成。
截至去年底,在亞太、北美和歐洲企業的整體評級展望中,8%的企業評級上調,持平和下調的各占80%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