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位于馬來半島的最南端,扼守著馬六甲海峽的航運通道,是一個地緣位置非常重要的國家。不過,新加坡的面積很小,僅有約733.1平方公裏,人口也只有約545萬,被稱爲“城市國家”。
大致上,新加坡相當于北京市城區面積的一半大小。實際上,新加坡原本的面積更小,如今的很多國土,都是填海産生的。這些“人造國土”,相當于總面積的25%左右。
我們知道,對于一般國家來說,會設立省、州、區作爲一級行政區。然後,還會設立市、縣作爲二級行政區,或者三級行政區。
那麽,對于彈丸大小的新加坡來說,有沒有設立省或州作爲一級行政區呢?
社區發展理事會
顯然,新加坡是非常小的國家,如果把自己的一級行政區稱爲省或州,是非常不合適的。按照新加坡的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爲5個社區發展理事會,作爲自己的一級行政區。
如上圖所示,這5個社區分別是:
- 第一,中區社區發展理事會(綠色);
- 第二,東北社區發展理事會(橙色);
- 第三,西北社區發展理事會(紅色);
- 第四,東南社區發展理事會(黃色);
- 第五,西南社區發展理事會(藍色)。
每個社區的領導人被稱爲市長,均由現任國會議員兼任,由中央政府的總理任命。
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市長不一樣,他們不負責具體的工作,偏向禮儀性質。具體的管理工作,主要由社區委員和社理會職員共同負責,這些社區委員是區內的志願者和社區領袖。
例如,現任西南社區的市長劉燕玲,除了擔任市長職位,還是貿易與工業部的國務部長,以及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的國務部長。
不過,現任中區市長潘麗萍表示,自己是5個社區中唯一的全職市長。
在新加坡,社區發展理事會的主要工作是協助中央政府的施政,促進社區的凝聚力,解決市民遇到的民生問題,推廣社區的互助精神。
在社會救濟方面,新加坡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要求個人自助,然後是社區互助,最後是國家幫扶。這麽做,是爲了讓公民不要養成依賴政府的習慣,減少政府的負擔。
第二個原則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市民遇到困難,向社區理事會求助的時候,除了可以獲得救濟金,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勞動技能,在社區理事會的幫助下,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同時,社區發展理事會還要鼓勵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國人,還有新舊移民和諧相處。我們知道,除了占總人口約74%的華人,新加坡還有大量的馬來人、印度裔,以及歐洲、美洲的移民。#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