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也在上一屆的氣候大會首設國家展館,向國際夥伴展示本地企業、非政府機構、青年和學者如何采取氣候行動。整體來說,去年的氣候大會推進了有助落實《巴黎協定》的工作程序,新加坡會在第28屆氣候大會中繼續付出努力。
政府逐步調高碳稅,有助于推動更低碳的生産和投資,稅收會繼續用來支持企業發展和家庭。我國也會投資在綠色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爲企業提供能效津貼,並通過水電費回扣,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免受因碳稅影響電價而造成的沖擊。
“氣候轉型會是一個充滿挑戰但有意義的旅程,我們將有機會創新,重新勾勒一個更綠化、更可持續的未來。”
至于個人,許多新加坡人對可持續發展充滿熱忱,政府會支持他們做出實績。
財政部和永續發展與環境部稍後將提供更多相關細節。
張志賢說,了解氣候變化會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是第一步。教育部接下來將闡述如何培育年輕一代成爲生態代表,宣導可持續生活方式。政府也會協助新加坡人掌握綠色技能,協助他們獲得相關工作機會。
“落實我們的氣候目標,可以使新加坡成爲有意參與區域綠色經濟的企業和投資者的首選地點。這也有利于我們在氣候轉變中把握新經濟的機遇。”
他說,新加坡會繼續在氣候行動方面參與國際合作。例如,在第26和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受邀擔任《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共同協商代表。
張志賢也是氣候變化跨部門委員會主席。他強調,政府帶領脫碳行動是必要的,但企業和個人也必須采取行動。
我國定下的氣候目標是最遲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政府部門將帶領脫碳行動,爭取在2045年左右提前達到目標。
工業領域在我國總排碳量中的占比超過60%,新加坡要達到淨零排放,就必須在經濟等各層面以及各領域與個別公司,力求脫碳,讓企業做好准備,在綠色經濟中蓬勃發展。
張志賢說,除了調高碳稅,以及爲電網脫碳,政府也會協助企業轉向更低碳的生産作業方式,並在增長領域發展競爭優勢。作爲一個金融中心,新加坡在綠色金融服務方面占有優勢。我國的行業發展藍圖整合了共同面對的挑戰,以促進擴大有潛能的措施,引導企業抓住機遇。
爲了大約在2045年提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政府部門從今年起加強采購策略,並定期提交有關各部門關于可持續計劃的進度報告。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星期五(2月24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總理公署開支預算時說,實現氣候目標需全國攜手努力,政府也會在達到願景和實際行動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