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南大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學生發起運動,呼籲公衆不要羞辱詐騙受害者。他們架設了www.stoptheshameendthescam.com網站,讓公衆對詐騙受害人給予鼓勵。負責該活動的學生梁瑗芯受詢時說,他們已經辦過兩次活動,超過1500人參與。
延伸閱讀 求職電子商務與釣魚案 逾六成受害年輕人最易陷三大類騙局60歲以上年長者僅占8.8% 去年詐騙案增逾三成 過半受害者是年輕人
新加坡警察部隊心理學家主管卡羅琳·米斯(Carolyn Misir)答複《新明日報》詢問時說,騙子會利用各種遊說方式來促使受害人上當。警察心理學服務署的研究就顯示,騙子會借助不同的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攻擊受害者心理。例如,騙子自稱是政府官員,向受害人出示假證件,借用扮演權威角色讓受害者就範。在貸款騙局中,受害人在注入大筆款項後,騙子會告訴受害人,若是不聽從指示,之前投入的錢就會全沒了。
安琪坦言,從沒想到自己會成爲騙局的受害者。以她自己爲例,當時因急于找到實習機會,騙子找上她時,她也第一時間以爲對方是真的想聘請她。她說:“我以前就覺得碰到騙局,我一眼就能識破,但原來不是。”
上了一次當,安琪的體會是,只要騙子捉准受害人的心理,誰都可能上鈎。
據《新明日報》報道,這名女學生是20來歲的安琪(化名),在本地大學求學,今年即將畢業。她受訪時說,她是在去年4月左右墜入騙局。“當時周圍的同學都有實習的機會,我覺得自己也該嘗試,于是往好多公司投履曆。”
騙子哄安琪花錢充值。(受訪者提供)
“爲了墊錢付款,我甚至跟朋友借錢,發現被騙之後也跟他們坦白。”
危險的是,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認知上的偏差,騙子的遊說技巧也能在大多數人身上湊效,因此理論上來說,任何人都能成爲騙局的受害人。
女大學生陷入求職騙局,一夜痛失1萬2000元,身邊一些朋友沒給予安慰卻還恥笑她,一起吃飯只要餐費貴一些,友人就冷嘲熱諷:“該不會又被騙了吧?”,令她感到羞恥。
‘從沒想到自己會墜騙局’
騙子善用心計 任何人都可能上當
安琪希望騙局受害者的親友能夠收起話中有刺的調侃。“有時受害者不敢對他人坦白被騙,就是因爲怕被羞辱。”
一名自稱是國際企業職員的男子不久後找上她,她以爲自己真的碰到入職的機會,于是很快開始了這個“工作”。對方稱,安琪得爲公司先購買一些物品,自己得先墊錢付款,完事後公司會連本帶利還給她。安琪上鈎後,對方一口氣騙了她約1萬2000元。安琪痛失積蓄後醒悟,明白自己墜入騙局,之後報警。
有一次,安琪與朋友們吃飯時,買的餐點價格比較貴。“他們就問我,你確定自己沒有被騙?”
安琪說,至今都不敢告訴家人自己是騙局受害者。她也說,朋友的態度讓她很傷心。
“有時一起出去看到反詐騙廣告,他們就會以開玩笑的口吻叫我注意。”
學生發起運動 籲別羞辱受騙者
令安琪心寒的是,跟朋友們坦白換來的不是他們的體恤,而是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