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協指出,參與法律診所的人數這些年來穩步增加。社區法律診所會繼續幫助有需要的民衆獲取基本法律意見,即使不提供無償法律辯護,也會在必要時把居民轉介至法律援助局、小額索償庭或社理會等。
民衆有任何私人法律問題,都可向法律義務辦事處的法律診所詢問。最常見的五類案件分別是:一、家庭(離婚、個人保護令、贍養、年幼孩子的照顧與看管權);二、就業與工作問題;三、遺産(遺囑和認證);四、業主與租戶問題;五、蓄意騷擾。
維賈延德蘭說,法律診所的義務律師也可把有需要的申請者轉介至這家中心。“與其他法律診所不同的是,鄰裏法律服務中心適時提供從法律援助到法律辯護的無縫過渡。”
有需要的民衆可預約在法律診所進行免費基本法律咨詢,一對一的咨詢時長20分鍾。(法律義務辦事處提供)
當義務律師的一大挑戰,在于和申請者打交道、深入了解他們生活中的難題時,難免牽動個人情緒。在法律診所服務的經驗,讓她意識到不同人的問題可以是非常多面的。除了通過申請者最初提交的信息了解案件,她也盡量讓申請者在咨詢一開始任意發言,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們的情況,再針對法律問題提出實際建議。若在對談過程中發現當事人還面對其他問題,她也會鼓勵對方通過其他社區組織或計劃求助。
目前,全島有數十家法律診所,它們當中不少是由法律義務辦事處與多個組織合作設立,包括人民協會設于多個民衆俱樂部的法律診所,以及由全國職工總會、新加坡婦女組織理事會和新加坡信德人協會等各自管理的診所。小印度安古利亞回教堂(Angullia Mosque)也設有法律診所專門幫助客工。
生病能去診所看醫生,遇到法律問題也能向診所求助。
人協:設在民衆聯絡所 社區聯網提供無償辯護
本期《說法識法》邀請新加坡法律義務辦事處(Pro Bono SG)主席維賈延德蘭(Gregory Vijayendran)高級律師,以及義務到法律診所提供咨詢近10年的卓秀娴律師,講解診所如何爲民衆就法律問題“把脈問診”。
義務律師:保持冷靜應對憤怒求助者
許多義務律師都已經服務很多年,辦事處也持續招募合適的義工。維賈延德蘭說,診所在不同時間運作,而且涉及不同專業領域,因此須確保有具備相應技能的律師來滿足申請者的不同需求。“我們也會在必要時聯系義工團隊,以支援那些可能需要義務律師的診所。”
維賈延德蘭指出,如果案件不屬于法律診所的受理範圍,診所會把當事人轉介至其他地點或計劃,以尋求相關援助。
東北區居民也可就近前往剛在1月31日正式對所有民衆開放、設于後港天德聖廟的鄰裏法律服務中心。有別于提供一次性法律指導的診所,中心相當于法律義務辦事處的首個分支,申請者不僅可征詢律師意見,也可申請上庭辯護服務。
律政部早前資料顯示,全島有超過70間位于不同地點的法律咨詢診所。這些診所相當于法律援助的社區站點,方便有需要的民衆尋求律師的初步意見。
卓秀娴憶述,男子面對的法律問題沒能通過那一次見面就全然消失,但她在短暫的對談中幫助男子更了解相關法律對他的影響,也給他介紹了一些法律和社區資源,但願爲他提供了實際幫助。
談及診所面對的挑戰,他指出,有的申請者沒有回複確認案件詳情或預約安排,耽誤了處理時間。一些人的預期也與現實不符,例如以爲立刻就能與律師談話,或能在幾天內預約上時間。“有的人也假定自己能在診所預約後,讓義工無償擔任他們的代表律師。”
在一次咨詢過程中,前來法律診所求助的男子聽了卓秀娴(33歲)的意見後,非常不滿。他吵著要卓秀娴認同新加坡辜負了他,法律也對他不公道。
2014年取得律師資格後,卓秀娴隨即加入法律診所當義工,也通過刑事法律援助計劃(CLAS)提供無償辯護。在她看來,在庭上爲沒有能力聘請律師的民衆發聲,是一種道德義務。
根據法律義務辦事處網站,遇到法律問題且沒有尋求過法律意見,或沒有能力聘請律師的民衆,可預約在線上或指定實體診所進行免費基本法律咨詢。在網上填寫資料後,通常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安排與律師見面,一對一的咨詢時長20分鍾。
免費線上咨詢 可預約見律師
在另一起案件中,一名沉默寡言的老先生走進咨詢房間後,只問一個問題,即自己申請破産和讓債權人申請的區別。卓秀娴遇到過其他想方設法擺脫破産的申請者,而這位老先生溫和冷靜的態度令她印象深刻。
她爲老先生一一解答疑問後,看著他在離開房間的那一刻,仿佛挂在肩膀上的擔子已不再那麽沉重。“雖然我對他的財務狀況感到難過,但我慶幸有機會幫助他更了解法律,對未來能有更好的把握。”
卓秀娴始終保持冷靜,讓對方相信自己理解他所遭遇的挫折和難處,清楚而客觀地向他說明法律在這個情境下如何對他不利。“後來他冷靜了許多,沒再要求我說政府的壞話,也沒再要求見其他律師。他最後甚至感謝我耐心對待他,沒讓他覺得孤立無援。”
目前,四家診所分別位于新加坡中區、西北區、西南區和東南區,提供面對面和線上咨詢,每年約有400名義務律師支持診所運作。法律義務辦事處本月也開始與東北社區發展理事會試行線上診所。
法律義務辦事處這些年來已加大努力讓申請者更了解診所服務範圍。她早年較常碰到要求過高的民衆,但近年的申請者通常都已做好合理預期。
由法律義務辦事處管理的四家實體法律診所,每年平均接到約2500份申請,其中約1600份登記進行法律咨詢。這相當于診所每個月平均處理約135起案件。
每次義務咨詢一小時處理三案件
面對這樣無理的要求,卓秀娴沒有以同樣憤怒或不耐煩的方式回敬。她明白男子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激動,是因爲他內心對自己面對的問題感到極度焦慮,覺得自己無能爲力。
人民協會受詢時說,2014年推出的社區法律無償服務聯網,旨在幫助需要法律意見和信息的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人協也與法律義務辦事處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通過這個聯網設立在民衆聯絡所、民衆俱樂部和居民委員會的社區法律診所。
義務律師每次參加的診所咨詢活動約爲一小時,每次最多處理三起案件。卓秀娴通常不介意給申請人更多時間講述自己的情況,也會爲他們解答進一步的疑問。
數據顯示,去年向法律義務辦事處所管理診所求助的民衆當中,34%介于35歲至50歲之間,32%介于21歲至35歲,另有31%介于50歲至80歲,其余是18歲至21歲(2%)和80歲以上(1%)。
維賈延德蘭說,2021年通過青年社區與法律咨詢計劃開設的法律診所則面向18歲至35歲青年,診所義務律師同樣是35歲及以下;他們更能抱著同理心爲年齡相仿的申請者提供法律指導。
在診所當義工的這些年,卓秀娴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遭遇往往與自己大不相同。這樣的經驗使她更能夠對日常遇到的民衆抱有同理心和恻隱之心,也對自己生活的社區産生深厚的認同感。“他們能夠信任我,與我述說他們的問題和個人境況,我感到很榮幸,並會竭盡所能以實際和專業的建議幫助他們。”
診所許多實習生是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躍社科大學的法學生,他們會幫忙處理申請信息,包括聯系申請者索取任何欠缺的資料。法律義務辦事處的宣傳材料和申請表格也清楚說明診所服務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