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之旅結束後,早報俱樂部的讀者們與陳克湛一同享用茶點、相互交流,零距離感受天猛公獨特的陳設與安甯惬意的氛圍。
坐落于天猛公路28號的天猛公2003年被市區重建局列爲保留建築,只在舉辦活動期間向活動群體開放。陳克湛也居住于此,爲這棟老房子增添了一抹生活與藝術交融之感。
據本地書畫家陳培福介紹,許多海外名家看了陳克湛的作品後,對他贊賞有加,紛紛爲其畫作題字或邀請他共同作畫,其中包括中國著名篆刻家、書法家馮康侯和著名畫家楊善深。
新報業媒體信托華文媒體集團聯合非營利藝術慈善機構天猛公藝術基金會(簡稱“天猛公”),推出以四季爲靈感的系列文藝活動。
天猛公創辦人陳克湛帶領早報俱樂部的會員參觀這座建于英殖民時期的黑白屋,還精心挑選多幅未向大衆公開過的舊時私人畫作,讓來訪者一飽眼福。
40多名早報俱樂部讀者星期六踏入位于花葩山山腰的黑白屋天猛公,鑒賞珍藏其中的字畫與古董,還一睹本地抽象水墨畫家陳克湛從未公開的私人畫作,爲“天猛公四季系列”文藝活動拉開序幕。
讀者欣慰珍貴文物獲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牆面上還懸挂著一首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爲陳克湛所作的七言絕句詩墨。陳克湛將這幅作品從北京帶回新加坡後,我國國寶級書法家、詩人和教育家潘受提筆在同一張紙上也作詩一首,回應趙樸初。這一來一回、一唱一和恰如其分地體現出書畫藝術是各國藝術家們彼此交流、溝通的橋梁。
從《南洋商報》一直讀到《聯合早報》的忠實讀者陳麗芳(69歲,兼職華文教師)受訪時說:“很欣慰看到這些非常珍貴的文物能夠在新加坡保存下來,也很榮幸有機會看到這些真迹,大開眼界。”
這些作品呈現出與畫家年齡不符的老練筆鋒,微微泛黃的畫卷也提醒著觀賞者,這是40多年前時年19歲的陳克湛所創作的。
在星期六(3月18日)登場的首場活動“拜訪春天的天猛公”中,天猛公創辦人陳克湛帶領早報俱樂部的會員參觀這座建于英殖民時期的黑白屋,還精心挑選多幅未向大衆公開過的舊時私人畫作,讓來訪者一飽眼福。
當早報俱樂部讀者踏上樓梯時,二樓畫廳的牆上整齊懸挂著陳克湛青少年時期的水墨畫作。在他的筆下,蒼翠的松樹枝繁葉茂、挺拔的竹子異常剛勁、堅韌的梅花凜冽盛開。
劉芸全(45歲,房地産總監)告訴記者,“這是一座藝術殿堂,我平常運動時會經過這一帶,但沒想到屋內居然收藏著這麽多書畫作品,而且建築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細節都透著藝術感和主人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