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這裏才發現丈夫經濟條件很差,但是我卻因持旅遊簽證無法打工,只能到處去幫人打掃賺點錢。”
爲了孩子,傑蒂苦苦忍耐十幾年,直到今年兒子升上中學,她立即將他送往青少年庇護所,向丈夫提出離婚。
書中指出,新加坡婦女“多維貧困”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即照顧和保健、住房和離婚,以及就業能力.
配合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慈善機構Daughters of Tomorrow(簡稱DOT)星期五(3月24日)發布書籍“Dreams of our Daughters”,講述該機構在過去八年內服務過的新加坡貧困婦女的生活故事,以及造成這些婦女貧困的關鍵因素。
“離婚後,我也許會被遣返回國,但是爲了兒子的將來必須勇敢一次,不能讓他繼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
印度尼西亞籍婦女嫁給新加坡丈夫23年,至今無法獲得永久居民權,雖遭受丈夫的長期威脅和家暴,但爲了孩子也只能默默忍受。
對此,書籍作者祖拜達(Zubaida Ali)指出,“很多時候,人們以爲只要女性肯提高自己的技能就可以更好地就業,有一個好的住所並改善現狀,但事實卻恰恰相反,這些女性只有解決了眼前所有緊迫的狀況,才有機會考慮就業問題。”
“政府也在持續改善對弱勢婦女的支持系統,例如2018年租賃組屋的申請網頁上還沒有單親的選項,但是現在單親媽媽也有資格去申請。另外,政府也資助了不少婦女庇護所,不過這也有賴于社會組織的積極參與才能順利運作。”
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主持新書發布會時說,低收入家庭和婦女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且相互牽連的。“這些母親孤立無援,沒有另一半的支持,沒有工作賺錢的時間,卻要盡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她們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支持,而不是差別對待和歧視。”
傑蒂懷孕生産後,丈夫卻頻頻對她施暴,還威脅她只是一個外國人,如果報警或離婚就再也見不到孩子。爲了照顧年幼的兒子,她也失去了當時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全職工作。“當時我連奶粉也買不起,只好到救援機構領取食物,結果卻因爲不是本地人而遭到拒絕。”
其中一個案例的主角傑蒂(Zetty,49歲)23年前與來自新加坡的丈夫在印尼的家鄉相識,婚後她原本待在家鄉工作,未料半年後丈夫遭遇嚴重車禍。于是,她只身來到新加坡,爲了替丈夫治病花光所有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