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部施政方針附錄也闡述了如何實現淨零目標和召集各方共同爲環境負起責任等方面的計劃。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星期四(4月13日)發表的永續部施政方針附錄中說,永續部計劃通過公衆咨詢和對話,針對有關問題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新加坡是個低窪和發展密集的島國,易受氣溫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政府因此將增加綠化和使用隔熱漆來降低城市熱島效應,也會繼續改善排水系統的效率,以及沿著海岸線建造多功能的防洪設施,以確保我國保持宜居並能應對日益加劇的淹水風險。
她說,制造商和進口商須改變思路、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和産品,並考慮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
此外,公共部門會減少水電消耗和廢棄物,並進一步加強綠色采購政策。
減少水電耗費與廢棄物 加強綠色采購政策
爲加速低碳轉型,到了2030年,碳稅將從目前的每公噸5元逐步增加到50元至80元。政府將繼續通過能源效率基金等計劃,支持企業和家庭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碳足迹,並推進有效的國際合作。
在培養零廢棄文化方面,傅海燕說,“制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框架要求生産者在産品壽命終結時負責收集和妥善處理産品,是推動上遊進行可持續生産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也與海內外公司和高等教育學府合作,推出或加強去碳化、農業食品生産、城市降溫等方面的研發項目,同時計劃試驗和采用創新科技。
“我們將繼續通過病媒控制和風險監測來保障本地的公共衛生,並持續試行、評估和擴大伊蚊絕育試驗計劃等創新方案。”
她指出,氣候變化還可能增加人們患上骨痛熱症等病媒傳播疾病的風險,對公共衛生構成挑戰。
在糧食方面,永續部將擴大進口來源和繼續提高本地的生産能力,來加強糧食韌性。這包括加大采用生産技術和可持續耕作方法、更好地運用海陸空間進行農業和水産養殖,同時推動對本地農産品的需求。
傅海燕強調,要建設一個可持續、具韌性並對未來做好准備的新加坡,有待人人各司其職,將信念轉化爲實際行動,並改變心態、生活方式和習慣。
傅海燕說,永續部將透過綠色公共服務計劃(GreenGov.SG)推動公共部門比國家目標早五年在2045年左右實現淨零排放。政府每年會發布綠色公共服務計劃報告,各個法定機構也會公布在環境可持續方面做出的努力、進展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