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初寫于2017年,本次有較大改動)
在這次疫情面前,發現生命真是如此脆弱,壓根不會給你太多的余地和空間,所以隔離,防護尤其重要。
而一個略長的假期馬上就要結束了,下周開始大家都在公司上班還是在家裏上班。
發現自己已經寫了很多的生活隨筆,我的公衆號粉絲中有不少就是因爲這些文字而結識的。
悟道可能是我現在這個年齡階段裏在追尋的東西,就好像是一個孩子在追趕著沒有線的風筝,又好像是在一片沼澤中摸到了一條長線索道,也可能一無所獲。直白來說,大家都想活得更明白,更通透,參來參去發現可能還是繞不開那些問題,權當是一些思考吧。
我會分爲如下的幾個部分來看待人生。
1.數據調查看人生
2.通過書籍看人生
3.通過電影看人生
4.通過家庭看人生
1.數據調查看人生
先來看一組數據吧。 有一家雜志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這樣一次問卷調查:你最後悔什麽?列出了10項人們生活中容易後悔的事情,所以我們很多人現在不到那個歲數,但是我們有大數據提供的數據清單。第一名:75%的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第二名:70%的人後悔在年輕的時候選錯了職業第三名: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第四名: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侶第五名:49%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
所以說能努力的年齡選擇了安逸,換句話說也是腐敗啊。
2.通過書籍看人生
這個結果和一本書《不說,就真來不及了》的很多觀點很相似,這本書裏的故事更加深刻,他們面臨的是另外一種生活邊界,那就是已經到了生命的邊緣,裏面囊括了各種職業身份不同生活階層的人對于人生的一個回顧,對他們來說,時間更加有限,所以他們的感悟更加深刻。裏面有爲了家庭而自買保險,吃過期食品導致癌症騙保的故事,有不到10歲的孩子因爲謊話而破壞了一個好端端的家庭,有參與了戰爭的老兵在生活邊緣線的掙紮,也有大學教授心裏那一點點被壓抑的蘿莉萌動。
人生苦短,如果對人生沒有規劃 沒有對于家庭的全面考慮,最後很多事情都會更加糾結無助,陷入一輪又一輪的循環之中。
這些故事我相信都是真實的,因爲都是匿名的,而且是不同社會角色的人在臨終前的遺言吧。有一個在美國艱難生活的印度人,他的一個驚天秘密是自己爲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于是就給自己專門買了一份保險,然後專吃各種變質過期的食物,然後在一段時間之後,確診得了癌症,然後就在垂死的掙紮中留下了那些實話,相信我們讀到這樣的故事時,他已經離開了。一個退休的大學教授,她的遺言竟然是想像孩子一樣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受到任何束縛,但是因爲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家庭環境,她感覺到這還是一種奢望。一個越戰老兵,從戰場殘疾後歸來,最後沾染了艾滋病,這其中的各種酸甜苦辣都從他不斷爆粗口的語言中感覺是在對于這種生活的呐喊,他的希望很簡單,就是不要再有這種戰爭了。很多認得生活都會被徹底摧毀。一個年輕的小孩子,大概只有十多歲,他的遺言也是觸目驚心,年少的他因爲父親是個軍人,很少回家,而他從潛意識裏就很討厭他父親,有一次就偷偷告訴這位父 親說他媽媽在偷偷和別人約會,其實這是無中生有,最後主要是因爲這個,他的父親離開了這個家庭,而他又一直沒有勇氣去告訴媽媽這個真相。一個日本老兵,參與了當年在華的大屠殺,雖然自己改姓埋名,給自己找了其他看起來光鮮的社會身份,但是看起來命運似乎都在懲罰他,他的孫子孫女,兒子,女 兒都相繼離世,而他在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下,只好把自己作孽和這些聯系了起來。覺得是上天在懲罰他,而他的真實想法也是不要有戰爭,這些都會改變很多 人的生命軌迹。還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我感覺每看一個故事就看透了一種人生,我每次都會讀一小部分,因爲這個和讀其它小說截然不同,這些都是一段人生感悟,草草略過就太草率了。還有一個多年前的新聞就是facebook的創始人紮克伯格喜得千金,他計劃把個人財富的99%都作爲捐助,我也大概看了下他寫給女兒的信,感覺應該是寫給整個世界的。他說到“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可能幾十年後才能看到效果”,看起來這封信也能夠給我一些答案。
第二本書《最好的告別》,壓在箱底很長時間了,我是因爲他的暢銷被吸引,然後因爲書的觀點而感同身受。作者梳理了美國社會養老的方方面面和發展曆程,以及醫學界對末期病人的不當處置。相信會給老齡化日益加劇的中國社會以啓迪。裏面討論的是衰老和死亡,是我們在生活中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書的作者葛文德是個印裔美國人,被評爲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中的唯一的醫生。
對于衰老和死亡,是我們都不願意提及的事情,我也不大願意把這本書主動推薦給很多朋友,主要還是怕引起一些誤解,我來解釋下裏面的一些內容吧。
總體來說,這本書會像一部電影一樣,讓人感覺走過了一生,在每個節點和階段會有哪些問題都如數家珍。
通常來說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就好像是一個陷阱一樣,是沒有一個很緩慢的坡度的。而這也是現今的人不光對于工作生活焦慮,對于健康焦慮的一個原因,健康的問題不光是自己,還有身邊的親人,而這些都是不可控的。
隨著公共衛生水平的普及和提高,很多慢性病(比如肺氣腫,肝病等)衰老模式已經減緩了,但是這個過程就好像陡峭的下坡路一樣。雖然可以通過藥物,手術等方式幫助我們臨時渡過難關,但是我們的身體指標其實已經不如從前,這一點從30多歲的時候開始會有一個明顯的感覺,對我來說前幾年寫個東西熬熬夜都沒什麽,現在有好幾次都是坐著睡著了。
衰老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是我們不可改變的事實,作者的描述很細致,比如牙齒的部分,牙齒中的牙釉質是我們身上最堅硬的物質了,在生命曆程中,我們的下颌肌肉會損失40%的質量,下颌骨會丟失20%的骨質,牙口不好的情況下,我們轉而吃一些柔軟的食物,但是這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反而更容易讓牙齒出現空洞,像在美國,人在60歲基本上會丟失1/3的牙齒,而85歲之後,40%的人就沒有牙齒了。
牙齒變軟,但是其他的部分(血管,關節等)卻都開始變硬了。對于血管來說,同樣數量的血液流經變窄,變硬的血管,心髒只能産生更大的壓力,而這些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很多老人的高血壓是很相對普遍的情況,而心髒壓力加大,心髒壁會增厚,這樣就會對一些反應能力開始減弱。
心髒壁變厚,其他部分的肌肉變薄了,40歲左右的人,肌肉力量會開始走下坡路,而到了80歲,會丟失25-50%的肌肉。
生命的衰老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而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它變得相對緩慢一些。
其實對我來說,我看到這樣一個細致的分析和解讀,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原來不大關心的事情,健康問題是一個通用問題,對于衰老,我們能夠理性去面對,當然對于死亡的態度還需要一個過程,裏面的一個觀點很好,我理解爲:生命的質量很重要。
3.通過電影看人生
在這方面,我覺得日韓的很多電影拍得很細膩,能把這些感情表達得很充分。比如《象的背影》,《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松子讓人嫌棄的一生》,《遺願清單》我就簡單來說說。電影1:象的背影
大象一旦意識到衰老,意識到因爲衰老而將成爲象群的累贅,他便會悄無聲息地離群而去。偌大一頭象默默倒下,默默消失,就像一片樹葉飄蕩和消失。這個故事想表達的就是這樣一種情節,也可以說是尊嚴吧。當然裏面也有矛盾和混沌。
主人公是藤山幸弘,48歲,是一加實力不動産公司部長,家裏有美貌的賢妻和一對兒女,生活十分美滿。然而,突如其來噩耗打破了他一帆風順的人生——醫生告訴他,他已經到了肺癌晚期,只能再活半年。經過反複思量,幸弘決定不進行延長性命的治療。雖然剩下的日子已經不多,但一定要有意義地渡過。他決定去見見因爲種種原因而一直沒能碰面的人們,親自做最後告別,比如當年不曾告白的初戀對象美穗,爲一點小事吵架鬧翻的高中時代的好友阿清、已經斷絕關系的哥哥幸一。當然裏面也有很多主人公不完美的地方,可以選擇性的批判。
電影2:狗狗的十個承諾
整部片子看起來非常溫情,很多都是父母之間的對話,對立面的很多情節都是記憶猶新,比如小晴媽媽去世,爸爸開始操持家務,做的飯非常難吃,父女之間的無奈和會心一笑;因爲爸爸工作調動,女兒需要轉學,父親也會雙手合一,非常誠懇的給女兒道歉;女兒長大了工作了,離開了家,爸爸一人照顧著索克斯,有一幕在海邊的時候,爸爸坐在海邊,自言自語,感慨時光如梭,然後拿著一瓶啤酒拿酒解悶,狗狗躺在椅子旁邊,默默的聽著,看到爸爸兩邊的白發越來越重,和影片最開始的對比極大。最後女兒結婚,爸爸捧著媽媽和索克斯的相片代表家庭成員的祝福。十歲多的狗狗絕對算是高齡了,在影片的最後,爸爸打開了曾經的約定,原本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奏的小晴突然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狗狗的十個約定的中文翻譯如下:
1. 你要對我有耐心。
2. 相信我,我永遠是你的夥伴。
3. 請多陪我遊戲。
4. 別忘了,我也有情感。
5. 如果我不聽你的話,那是有原因的。
6.別和我打架。
7. 你能上學校,能有很多朋友,但我卻只有你一個。
8. 我老了以後,請不要遺棄我。
9. 我只能活十年左右,所以請珍惜我們在一起的時光。
10. 和你一起的日子我不會忘記,在我離去的時候,請務必陪伴在我身旁。當小晴看到後面,發現越來越內疚了,這個就猶如一頁頁的幻燈片在腦海裏閃現,每一個約定都會和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裏面有太多的故事。
電影3:松子讓人嫌棄的一生
這部片子說實話,我看了好多天才看完,看完之後感覺很震撼,心裏很壓抑但是又找不到任何的解法,感覺這個人生真是可惜。
引用豆瓣的點評:
松子並不是一個擁有高度自覺性的女人,她對生命的熱情來源于本身的直覺而非感悟。她渴望愛人也被人愛,渴望身邊的世界能一團和氣。小時候是父親和妹妹,工作了是同事和學生,之後是男人們。她用盡心機讓對方高興、希望能讓一切麻煩消失,更希望人們能主動將麻煩跳過,換取快樂的人生。
如果我的人生也是這樣,如果我的以後也是這樣,那該怎麽辦。時間教曉我們的,是遺憾與困惑將會陪伴我們的一生,而且沒有仙女和魔法可以改變和逆轉。這就是人生。
電影4:遺願清單
這是一部相對來說比較特別的電影,能夠把一場重病的曆程通過一種相對輕松一些的方式展現出來,兩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機緣巧合之下相識結爲好友。二人決定在余下的日子裏,完成他們內心所想的“遺願清單”的故事。其中摩根.弗裏曼飾演的老卡特采用了類似《肖申克的救贖》那種特殊的旁白,讓整部片子不斷的勾起人的思考和回憶。
4.通過家庭看人生
我的一個想法,如果家庭裏的關系總是談錢,自然家庭關系也好不到哪裏去,所以我們電話的時候很少談這些,而且打電話一般都是報喜不報憂。
而如果是結婚的狀態,那就是組建一個家庭,會面對三個家庭的生活。而如果牽涉到兄弟姐妹,那就更複雜了。
不過不管如何複雜,一個中心點是父母盡量不給子女添麻煩,子女盡量不給父母找麻煩,說起來容易踐行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很多事情如果我們換一個全面理性的角度來看待,就會有更多的理解,你的想法也會更加理性。
所以紅樓夢裏的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到有時有還無。有人說這句話是紅樓夢的精髓。
可能我們老了,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很可能成爲一個別人眼中倔強的老頭子,老太婆。如果我們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可能會有一些偏差,比如《國際市場》這部片子,真是把我看得稀裏嘩啦,一個男孩子,是家中長子,因爲戰爭而選擇離開家園,在逃離的過程中男孩和父親分開,就因爲和父親的一句話。爲了等待失散的父親,一直在一個國際市場的鋪面默默等待父親。
堅守了近半個世紀的誓言。直到他老了,最後准備把店鋪賣出的時候,感歎說,我太累了。窮其一生的追求,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吧。
5.小結
如果要我總結下人生的意義,那應該就是你付出了多少。而如果說得更有內涵些,我索性用《迷失》裏Jack的爸爸說的那段話:人終有一死,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這些人共度時光,這就是他們在這的原因,沒有人是孤單的,你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你,至于原因,就是:爲了銘記,爲了忘記(to remember,and let it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