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正能量老歌《明天會更好》,其中一句歌詞今天尤值得玩味,“擡頭尋找天空的翅膀,候鳥出現它的影迹,帶來遠處的饑荒、無情的戰火依然存在的消息……”近40年彈指一揮間,這世界仍有戰火和饑荒,稱不上太平安甯,明天真的會更好嗎?
這個問題頗有些哲學意味。曆史的演進總是向上和進步的嗎?還是人類總難免重複自己的悲劇?這些問題放在不同地域、不同國家會有迥然不同的答案。
回首過去近40年,西方曾贏得冷戰的勝利,然後在獨孤求敗、不可一世的傲慢中漸漸走下巅峰,輸出了不計其數的動蕩、戰亂、災難……今天世界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大概都能從中找到根源。
▲世界混亂焦慮的當下,中國的穩定成熟帶來療愈的力量。
而如果讓中國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交出一份自信而驕傲的答卷。的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變亂交織的當下,中國提供的正是世界最稀缺、最需要的正能量。
—— 穩定性。
幾十年來特別是新時代十年來,中國不斷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從當年4億人吃不飽到今天14億人吃得好、吃得健康,解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曆史難題,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社會持續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群衆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21年的98.62%。
▲近年來,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與此同時,美國疫情防控被高度政治化,政客無視民衆生命健康,導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持續下降。
試想,一個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面積全球第三的大國,如果向外輸出的不是穩定而是動蕩,那對世界將是一場何等的災難!這麽多年,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折騰他國,既不搞亂別人也不被別人搞亂,既沒有擠壓別人的生存空間,也沒有屈服于外部的打壓遏制。可以說,中國的成熟穩定本身就是對世界的療愈力量,有了中國這個“定海神針”,世界被攪得再亂,也不至于徹底翻船。
—— 確定性。
世界已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層出不窮。有人說,現在這世界上最大的確定就是不確定。保持政局穩定,領導人不是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保持政策連貫,不因黨爭拆台而頻翻燒餅;保證政策舉措真正落地造福百姓,而非懸于空中成爲畫餅;確保對外承諾說話算數,不會動不動毀約退群、推倒重來,以上種種對于一些國家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信你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四年,幾乎將前前總統奧巴馬所有的政策推翻。現在想想,奧巴馬最無爭議的執政遺産,恐怕只剩位于華盛頓憲法大道的非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了吧。
▲2020年6月,大批民衆遊行經過非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抗議少數族裔在美國社會中遭受的不公待遇。
而中國則堅定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個規劃接著一個規劃落實,一個百年目標接著一個百年目標奮鬥。曆史已經證明,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管用的先進理論是一個國家發展壯大的關鍵所在。
中國將繼續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內外政策的穩定性對沖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正如新加坡著名學者馬凱碩指出的,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成爲國際舞台上的可預期力量,是世界之幸。
—— 發展。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過去十年,中國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爲全球減貧與發展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十年來,中國GDP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提高7.2個百分點,達到18.5%,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2021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實際增長78%。
▲“中國基建”“中國速度”得到世界認可。有網友評論稱“美國加州的建設速度比中國慢了一百倍”,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留言道“沒錯”。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已經並將繼續成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富人俱樂部”七國集團(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七國集團總和。(資料來源 | 世界銀行數據庫)
面對新冠疫情吞噬全球發展成果,中國又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爲破解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緊迫的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智慧。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未來15年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有望從4億增至8億,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爲世界帶來更大機遇。
—— 和平。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寫入憲法的國家。和平發展是中國基于自身國情做出的戰略抉擇,也是我們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與某些靠戰爭起家及某建國240多年只有16年沒有發動戰爭的國家相比,中國的和平紀錄堪稱完美。中國自古就有“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箴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從未侵占過別人的一寸土地,是五個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是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維和攤款國。
▲2015年11月,中國維和部隊隊員在南蘇丹的難民營中給當地兒童發放糖果。
但是,有些國家總是用自己“國強必霸”的邏輯來臆測中國的走向。其實放在曆史長周期看,中國曾長時間是領先西方的世界強國,但我們從不熱衷搞侵略擴張,從未去開辟什麽殖民地、“新大陸”。明朝國力鼎盛時鄭和下西洋,帶去的不是武器和大炮,而是絲綢與茶葉,不是戰爭和奴役,而是和平與交流。
面對當今各種和平赤字與安全挑戰,中國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爲維護和平促進安全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始終致力于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有中國在,世界就多一份和平的力量、安甯的希望。
—— 團結。
團結還是分裂?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與“新冷戰的山腳下”,人類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抉擇。一個分裂的世界無法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搞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築牆設壘”、“脫鈎斷鏈”的行爲都有將世界帶入“死胡同”的危險。
▲中國外交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美國聲稱尊重和維護“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但其好戰本性和霸權底色卻頻頻暴露,成爲全球最大亂源。
中國的選擇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開放而不是封閉,堅持合作而不是對抗,堅持團結而不是分裂。即使有些國家對我們關閉大門、以所謂國家安全爲借口限制中國,妄圖拉幫結夥遏制打壓中國,我們仍堅定不移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拉手”而不“松手”,“挂鈎”而不“脫鈎”,“拆牆”而不“築牆”,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將自身發展融入全球化進程,以自身發展給世界提供新機遇,以最大誠意與行動凝聚合作共贏的向心力。
—— 選擇。
人類現代化肇始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很長時間內,西方國家的現代化被神化,似乎後發現代化國家只有走西方現代化的“華山一條路”。
二戰後,許多國家正是按照西方化來推動現代化的,他們或許在一定時期內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但最終難逃淪爲西方國家附庸、成爲“中心——外圍”體系邊緣的厄運。更有全盤照搬西方模式,被西方開出的新自由主義藥方甚至休克療法忽悠的國家,不是步履維艱、徘徊不前,就是危機不斷,甚至長期陷入政治社會動蕩的漩渦之中。
▲2020年1月,利比亞內戰已進入第十個年頭,班加西市仍隨處可見被摧毀的建築廢墟。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伴隨著野蠻的侵略擴張和殖民掠奪,充滿了血腥和暴力,給其他國家和民族造成了巨大災難。
今天,一些現代化發展曾領先的西方國家也深陷發展和治理困境,金融危機頻發、經濟衰退嚴重、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凸顯……窮則思變,發展中國家獨立探索自身現代化道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
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爲中心、兩極分化、物質主義膨脹、對外擴張掠奪的老路,打破了“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發展進步的開放型選題一個全新選擇。
▲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闡述,在理論和實踐上,回應了西方現代化的缺陷和西方現代化理論對這些缺陷的掩蓋。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明天會更好嗎?中國人希望並相信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的確,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曾經預言,“如果中國能夠在社會和經濟的戰略選擇方面開辟出一條新路,那麽就會證明自己有能力給全世界提供中國與世界都需要的禮物。”毫無疑問,他的預言正在實現。
來源:朝陽少俠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