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由黃志明、國大楊潞齡醫學院心理醫學科、國大楊潞齡醫學院思維科學中心、心理衛生學院以及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療中心領導,並與教育部合作進行。
工作小組提出的一些關鍵提議包括一種分層護理模式,讓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年輕人更容易獲得更多種類的心理健康服務;以及分享有用的做法,並借用數碼工具來提高正確與健康的使用科技與社交媒體。
結果發現,每三名青少年當中,約一人表示自己有抑郁、焦慮、以及孤獨感等不容易觀測出的心理問題症狀,14歲至16歲的人尤其嚴重;每六人當中,則有約一人說自己有多動、違規、以及攻擊性行爲等表狀。
黃志明說,青少年一般會在15歲至16歲之間,同時面對學業與生理發展上的極大改變,導致他們對自己身份的了解出現差異。針對這個年齡層的人,可以探討如何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尋求專業幫助,從而協助制定相關的預防與治療服務。
“與其把數碼設備和媒體內容視爲邪惡的根源,這項調查強調我們應該探討人們目前的媒體素養。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須知道如何從豐富的數碼空間中獲益,與各種學習模式相輔相成。”
但首個全國青少年流行病學和心理韌性研究(Youth Epidemiology and Resilience)顯示,數碼設備的使用率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的關聯不高,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也不明確。
每10名受訪青少年當中,就有一人可能有心理健康問題。本地研究也顯示,患有嚴重抑郁和焦慮症狀的青少年,更常使用數碼設備玩遊戲、娛樂或浏覽社交媒體等。
不過,數碼設備的使用率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並沒有一般人所想象的有很大關聯,數碼設備也未必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調查領導之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黃志明副教授星期三在記者會上指出,早前多個相關調查和文獻普遍認爲頻繁使用數碼設備導致青少年荒廢學業、變得不善社交。
當中,男生的韌性普遍比女生高,韌性指的是個人面對逆境時的准備、承受、適應和進步程度。調查結果強調,韌性是良好心理健康的關鍵,青少年更具韌性,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就越低。
教育工作者和家長 應融合數碼設備與學習
調查領導之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黃志明副教授星期三(4月26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早前多個相關調查和文獻普遍認爲頻繁使用數碼設備導致青少年荒廢學業、變得不善社交。
調查于2020年至2022年的疫情期間進行,包括3336名10歲到18歲的青少年。調查主要探討他們的心理健康、韌性、自我身份認同以及媒體使用率,從而了解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因素,以及韌性可如何減緩心理問題。
黃志明獲得“林若炎和楊文錦心理健康神經科學教授席”,他認爲,青少年可能是爲了填補心理的空虛和孤獨才使用數碼産品。
配合調查結果,由衛生部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協調、教育部支持的心理健康跨部門工作小組也發文告,說明政府爲了提倡和支持青年心理健康所做的努力。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當天也在國大就年輕人主辦的座談介紹了這些背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