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科菲迪斯指出,二尖瓣修複術的成功率很依賴外科醫生的手感和經驗,經驗不足的醫生可能沒有把握爲病患進行修複術。
若瓣膜出現問題無法正常閉合,血液反向滲漏,會阻礙血液從心髒流向身體各處。這樣的二尖瓣反流可造成疲勞、氣短、心率不齊,甚至心髒衰竭或死亡。
科菲迪斯星期四(4月27日)說,病患可做修複術或裝置人工瓣膜治療反流,但醫生一般會盡量做修複術,因爲體內植入外來物會提高感染和血栓等並發症風險。
國大心髒中心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科菲迪斯(Theo Kofidis)教授設計的這套12種程序,全歸類爲“新加坡修複術”(The Singapore Correction),向各國心髒外科醫生這40多年來采用的標准——法國心髒瓣膜修複術(行內稱法國修複術,The French Correction)看齊。
陳慧敏(43歲,公務員)2021年通過超聲心動圖發現自己的心律不齊,去年12月被診斷出第四級的二尖瓣反流。
陳慧敏住院近兩周後,如今康複進度良好,反流問題也完全解決,她甚至在本月初恢複做普拉提運動。
目前的二尖瓣修複術是要用縫線把二尖瓣中的乳頭肌和瓣葉直接連起。乳頭肌是心室內的肌肉,幫助瓣膜閉合。
國大心髒中心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科菲迪斯教授設計的12種程序,全歸類爲“新加坡修複術”,向各國心髒外科醫生這40多年來采用的標准——法國心髒瓣膜修複術看齊。
最嚴重的反流程度爲第四級,醫生一般會盡量把病患的二尖瓣反流程度減緩至一級或以下,但病患很可能在10年後惡化至三級。
新技術則以一條縫線,按照不同的指定縫合模式來修複二尖瓣。比如名爲“羅馬拱門”(Roman Arch)的修複技術,就是把縫線從一邊的乳頭肌編織到脫垂的後瓣葉或前瓣葉,然後編織到另一邊的乳頭肌。
美國數據顯示,心髒瓣膜手術是當地第二常見的心髒手術,當中最需要修複的是二尖瓣。我國每年進行約200個二尖瓣修複術,國大心髒中心可看約50到100名這類病患。
醫生要以經驗判斷乳頭肌和瓣葉之間要縫幾次、縫線多長、縫在什麽位置,以確保縫合好的瓣膜盡可能正常閉合,血液滲漏量降至最低。
國大心髒中心醫生改進沿用多年的二尖瓣修複手術技術,一系列新技術可簡化手術程序,通過把程序標准化,提高手術複制率,讓術後結果更可預測,同時降低感染等並發症風險。
二尖瓣修複術成功率 依賴醫生手感與經驗
她原本非常擔心動心髒手術,但了解到修複術可通過微創方式進行後,她在今年2月接受新技術修複二尖瓣。
科菲迪斯說:“新技術通過指定的縫合模式變得更標准化,醫生無論資曆都能達到良好且複制率高的二尖瓣修複效果。”
科菲迪斯是在去年8月至10月間首次采用新技術,至今,本地有10名病患做了新的修複術,歐洲則有三名病患。
心髒有四片瓣膜可確保血液朝一個方向流淌,其中一個是二尖瓣 。每片瓣膜都有瓣葉,心髒每次跳動,瓣葉就會開合。
這13名病患的術後結果顯示,二尖瓣反流程度幾乎減至零或完全治愈,未來甚至可能不必再因反流問題看心髒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