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女士不疑有詐,加入群組,並于4月4日起開始轉賬進行投資。投資初期,對方會不時發短信告知投資的最新進展,期間溫女士在賬面上賺了一些錢,她接著聽信“助理”高投入高回報的承諾,逐漸加大投資金額,三周內分三次投入近2萬5000元。
到了4月24日,溫女士在淨賺約1萬8600美元(約2萬4800新元)後要把部分資金取出,但被系統拒絕,她才開始懷疑受騙。
陳企業博士提醒公衆 不要被高回報率投資誘惑
陳企業說,他自2月以來就頻頻接到公衆的詢問電話,至今接到的電話已經上百通。“當中有公衆說已經注冊支持我,更有認識多年的業界朋友特地打電話來核實,可見騙局有多逼真。我只能盡量提醒他們別注冊,不要上當。”
她最後在騙子要求下再次轉賬,把2477元轉賬給對方後,對方音訊全無,也印證了騙局,她于是報警。
上當的婦女是52歲的溫姓文員。她日前告訴《聯合早報》,她于今年4月初在社媒Instagram看到一個自稱是本地經濟學家“陳企業”的賬號貼文,點擊鏈接後進入一個聲稱有陳企業博士親自傳授投資黃金、期貨和外彙的WhatsApp群組。
誤墜挂名本地經濟學家“陳企業博士”的投資騙局,婦女損失2萬5000元後嘗試跟對方交涉,希望討回本金,結果二度被騙,再交2477元“手續費”後,一分錢也拿不回。
陳企業說,他在報警時被告知,此類案件非常可能涉及境外犯罪,調查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他呼籲公衆,一旦懷疑受騙就必須立即報警處理,引起當局重視,同時協助警方收集更多關于詐騙團夥的信息。
他重申,自己私下沒有開辦任何投資課程,或舉辦官方邀請以外的講座。他提醒公衆,不要被“高回報率”的投資誘惑。
一些受害者還可能收到來自“香港金融管理局”或“香港海外管制中心”的來電,要求受害者在利潤發放之前,繳納保證金。也有受害者被網友邀約投資加密貨幣,結果被騙。
溫女士說,她加入群組,于4月4日起開始轉賬進行投資,三周內分三次投入近2萬5000元。她在淨賺約1萬8600美元(約2萬4800新元)後要把部分資金取出,但被系統拒絕,她才開始懷疑受騙。
根據溫女士的說法,盡管已經起疑,但她爲了確認真相,最後還是決定跟對方交涉,希望至少拿回本金。當天晚上,她主動聯絡對方,一番交涉後,對方稱願意退還本金,但她必須支付一筆相等于本金10%的手續費,也就是大約2477元。
警方指出,這類投資騙局的受害者一般會在臉書、微信或Line等社交平台收到自稱是股票經紀、銀行或金融公司員工的短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證或護照號碼,用于填寫投資表格。
警方:今年首三個月接獲682起投資詐騙報案
詐騙團夥隨後會要求受害者將錢彙至香港或中國大陸的銀行,期間須支付高額的行政和安全費用及稅務,以換取利潤和回報。
根據溫女士的繪述,名爲“黃金六班”的群組內有20余人,主要教導學員如何操作網絡投資平台,以及如何對黃金期貨進行交易,但組員都不准在群組裏留言,只有“陳企業”和助理可以發送消息。組員若有任何問題,都只能在群組以外私下詢問。
陳企業博士在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他對此騙局早有耳聞,並已在2月報警處理。
新加坡警察部隊發言人答複詢問時說,今年首三個月,警方共接獲682起有關投資詐騙的報案,涉及金額至少4080萬元。去年同期警方接獲784起相關報案,涉及金額至少5960萬元。
警方指出,這類投資騙局的受害者一般會在臉書、微信或Line等社交平台收到自稱是股票經紀、銀行或金融公司員工的短信,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證或護照號碼,用于填寫投資表格。
警方受詢時證實已接獲溫女士報案,調查還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