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在工作計劃研討會上致辭。 (李冠衛攝)
中央肅毒局星期三(5月3日)在工作計劃研討會上,公布由心理衛生學院進行的“2022年健康及生活方式”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估計過去12個月內,約0.7%的本地居民曾至少一次濫用毒品,按全國人口計算,約爲1萬8000人。
延伸閱讀 全國防止嗜毒理事會: 讓下一代遠離毒品 建立共識是當務之急
共有6509名15歲至65歲的本地居民參與“2022年健康及生活方式”調查,超過八成受訪者同意濫用毒品危害相當大,而他們遠離毒品的三大原因分別是要面對的法律後果(74.4%)、被逮捕的概率高(65.4%),以及對健康的影響(65.4%)。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致辭時說,政府將不斷加強教育工作,讓公衆尤其是年輕人了解毒品的危害,並駁斥國外媒體或社交媒體上有關毒品的錯誤信息,青少年尤其容易受這些信息影響。
劉鎮光建議,如果得知青少年濫用毒品或已上瘾,應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幫助,越早尋求幫助,康複的概率越高。如果沒有接受治療,任何毒品都可能影響嗜毒者的健康、社交、家庭,以及心理情況。
根據心理衛生學院進行的“2022年健康及生活方式”調查,估計過去12個月內,本地約1萬8000人曾至少一次濫用毒品。調查還顯示,超過四成的嗜毒者早在18歲以前就濫用毒品。近半數的人是在自己家或朋友家吸毒。
最普遍被濫用的毒品是大麻(45.9%)、愛他死(21.2%)和甲基安非他命(俗稱冰毒,占18.5%)。此外,約52%的嗜毒者首次濫用的毒品是大麻,接著是愛他死(18.6%)和海洛英(3.2%)。
心理衛生學院戒瘾部副主任專科顧問劉鎮光醫生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許多青少年因爲好奇心和朋友的影響開始接觸毒品,由于他們仍在發育,因此大腦更容易受到大麻等毒品的影響,導致他們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瘾。“一旦大腦的犒賞系統(reward pathway)被濫用毒品攔截,就會上瘾,之後很難自拔。”
本地濫用毒品者首次接觸毒品的平均年齡是15.9歲,最普遍濫用的是大麻,當局誓言繼續多管齊下打擊毒品,並加強教育青少年認清毒品的危害。
逾兩成嗜毒者是出于好奇吸毒
內政部需要社區、學校和家庭繼續支持,以展現打擊毒品的決心,“我們面對巨大的挑戰,但我有信心我們能克服挑戰,就如同從前一樣,控制毒品問題,避免毒品危害國人。”
至于濫用毒品的原因,21.6%是出于好奇,近兩成認爲吸毒可以解決所面對的問題,11.9%受朋友影響。
張志賢說,我國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也曾面對毒品問題,但政府通過嚴厲的法律和執法、預防教育,以及改造計劃和制度,多管齊下有效地打擊毒品問題。
他說,根據臨床經驗,一些青少年覺得濫用毒品是反抗父母或權威的方式,一些則認爲是舒壓方式。
調查還顯示,超過四成的嗜毒者早在18歲以前就濫用毒品。近半數的人是在住家濫用毒品,包括自己的家(30.1%)和朋友家(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