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烏合之衆》
熱門電視劇《完美關系》自開播以來,主角佟麗娅被罵慘。只因所演角色太坑爹。
吃瓜群衆出于本能,每集都瘋狂刷彈幕,噴她口水。
什麽“xx以後不要拍戲了吧”,“這是我見過最傻x的海歸富二代”……
甚至,還有要求男主衛哲“反手一個大嘴巴子,哲哲”這樣的暴力語言。
不難看出,佟麗娅飾演的江達琳這一角色,被她盤活了。
網友們越是對她恨得咬牙切齒,她這個人設就越深入人心。
此外, 被罵慘的她,不僅讓我們嘴上出了一口惡氣,釋放了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壓力。
還讓我們更近距離的觀察到了一個群體。
一個擁有高道德,站在了道德高地頂端的網評群體。
這個群體最鮮明的特點,就是不允許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是壞的,是不完美的。一旦有什麽蛛絲馬迹被他們發現,必然會迎來他們的攻擊。
诋毀,謾罵甚至是攻擊。
那麽,他們究竟爲什麽會産生這樣的行爲呢?
這就的從心理學的群體效應來解答了。
群體,通常被我們理解爲“任何個體的集合。”
但在心理學裏,卻被解釋爲:
“由多個不同的個體,共同組成一個全新的群體。”
“個體意識蕩然無存,卻始終有一個共同的,明確的全新目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
商場裏的成百上千的人可以看做我們日常理解的群體。
卻不能被認定爲心理學中的群體。因爲他們沒有共同的目的。更加沒有生成一個全新的群體。
心理學中,社會群體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沖動,狂暴 欲望和欲望之間,沒有阻礙
19世紀80年代在法國以 G. 布朗熱將軍爲首掀起的民族沙文主義運動 。(沙文主義: 指極端、不合理、過分的愛國主義。)
他要求暴力收複阿爾薩斯、洛林,宣傳極端民族主義,妄圖燃起對德國複仇的沙文主義狂熱。
周旋于各大權勢之間的他,企圖鼓惑人心發動政變,推翻共和國,建立屬于自己的獨裁統治。
後被共和派打壓,最終失敗。自殺而亡。
人稱“複仇將軍”。
輝煌之時,一聲令下便讓數百萬爲他的事業奉獻生命。這數百萬人,便是他一手創造的群體。
完美的解釋了群體的沖動性和暴力性。
二:輕信,易感 高度期待的狀態,很難不受暗示
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商平台軟件幾乎人手一個。
雲集,達令家,公主購……
無一不打著: 品類齊全,價格優惠。既可以讓你當顧客,還可以讓你當老板的噱頭,存在于我們能看到個個角落。
月入過萬的高薪,豐厚的公司獎勵,讓不計其數的人中招。
線上分級幫帶的模式,更是假借培訓名義不停給加入者洗腦。迅速擴大著自己的規模。
使得加入者對平台忠心耿耿,甚至狂熱的陷入到自購再自購的死循環之中。
這一行爲的背後,正是群體的力量。輕信和容易被暗示的特性被發揮到了極致。
交互感染 就是這種狀態下的終極産物。
當一個人大腦中制造出模模糊糊的幻覺:“利用電商平台,我可以月入過萬。還能一邊帶娃一邊旅遊,簡直太美了。”
隨後這種幻覺被第二個人肯定,那麽他們之間就會形成共識。從而影響更多人。
這個共識,就會侵害理性,阻斷判斷。
讓更多被感染者意無反顧的投身于完全沒有工資保障,沒有勞務合同保障的工作之中。
此外,這些被感染者很可能:
永遠無法看到客體本身存在的問題,只能看到他們腦子裏自己的幻想。該多麽可怕!
情緒極端,專制,排異 只在好壞這個維度上把握事物,看不到中間
代表人物:希特勒“種族劊子手”。希特勒對于猶太人有極端的民族主義精神。
他在理論和精神指導上是個天才。他的演講常常可以激起德意志民族心底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對抗敵。
也爲他自己吸引了大量的死忠粉。他在位期間,呼籲自己的手下,民衆,大肆屠殺了600萬的猶太人。
直到現在這場大屠殺的真正原因都不得而知。
有的人說是因爲猶太人太聰明,他在防患于未然。
有的人說猶太人太壞,壟斷德國經濟的同時,牛奶甯願壞掉也不願意降價。
但不論是何種原因,大規模的屠殺都是不被認同的。他的這種反猶極端情緒,終究在群體暴動,專制的血腥下,以失敗落幕。
群體效應的特點:沖動,暴動,輕信,易感,情緒極端,專制不論從哪一點,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堅決不做群體中的沙中之沙,被風隨意攪動。只做自己的主宰,在孤立中當個王者。
我是晚晚晚,一名不專業的靈魂官,關注我,我們一起成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