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無爲 實習生 劉琦 雷悅雯 阿亞拉·交蘭
新加坡作爲外籍人士青睐有加的國家,“租房”和“買房”常年在該國都是熱門話題。盡管全球大部分地區面臨經濟放緩壓力,新加坡的房地産行業仍然熱度不減。
而隨著外國人不斷湧入新加坡樓市,本地人早已不堪重負。新加坡政府爲此不得不提高針對外籍人員的房産稅,以令樓市降溫。該國國家發展部4月下旬發布公告稱,將外國人購房印花稅從30%翻倍提升至60%。在此之前,截至2022年11月的數據顯示,新加坡房産均價已達每平方米10萬人民幣,名列世界第八位。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在去年底超越紐約,成爲全球房租增長幅度最大的城市。
新加坡城市風光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離開的,留下的
“來新加坡吧,來買十萬一平的Condo(新加坡私人公寓),來租一個月8000RMB的爬滿蟑螂螞蟻還要跟房東較量的破爛組屋,體驗兩年內房租直接翻倍的快感,來感受工作十年拿不到PR(永久居民身份)的生活。”來自中國的嘻嘻今年3月28日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道。
兩年半前,嘻嘻在新加坡留學後,選擇留在當地工作。目前,她付著每月2000新元(約合人民幣10300元)的房租與人合住。她口中的組屋(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HDB)是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承擔建築的公共房屋,爲大部分新加坡人的住所,這些組屋大多爲二房式,一般提供給中下階層及貧窮家庭居住,向外出租有一定限制。
隨著近年大量資本及高薪人群的湧入,新加坡房租屢創新高。據新加坡權威房地産網站數據,截至2022年,新加坡私人公寓與組屋的租金已分別連續21個月、27個月上漲,漲幅達到了31%和24.7%。另據新加坡城市重建局(URA)的租金指數數據,2022年所有私人住宅物業的價格同比飙升29.7%,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在多年疫情和延宕的通脹危機影響下,高額的租金已給在新加坡尋求發展的外鄉人帶來更多挑戰。
據大公網去年6月29日報道,外籍租客較多的地區租金漲幅最大,部分房東甚至要求將租金提高一倍。而在新加坡545萬人口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外籍人士,其中約65萬人是永久居民或持有白領工作簽證。
看著租金在過去一年裏迅速上漲,在情緒化的發言之外,嘻嘻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坦言:“租金提高了,但工資不漲,生活成本也就提高了很多,最大的影響是攢錢變得更加困難。”由于高昂的租金,她只能選擇一些居住環境一般、租金更加便宜的房子,生活質量也因此下降。
而在新加坡工作了三年的詩冪,面對日益高漲的租金,也正在考慮是否要繼續留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
“我現在的房租是每月3600新幣,但我希望房租能降到2800左右。”作爲一名IT領域在職人員,一方面,詩冪所在的公司已經開始縮減津貼;另一方面,她的工資仍維持著剛入職的水平,換言之,工資漲幅遠追不上房價漲幅。
新加坡是一個有著開放多元文化的國家,也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因此一直被視爲是移民實現中産階級夢想的理想國度。
2022年,在大環境和政策的推動下,大批創業者和夢想成爲新中産的人奔赴新加坡。但這股風潮還未盛行太久,新加坡就已成爲一部分有著“中産夢”的人在現實考慮下不得不放棄的選擇。
新加坡《商業時報》2月23日報道指出,公司積極招聘、出租房屋供應緊張、混合工作模式、留學生重新回到新加坡、利率上升和合租經營者,這六大因素造成了2022年非土地私人住宅租賃市場供不應求。
“太瘋狂了!”去年4月離開新加坡前往香港工作的Cathy向澎湃新聞表示,“去年1月,2500新幣(約合人民幣12913元)就能在新加坡租到一間臥室,三個月後我離開(新加坡)的時候,4000新幣(約合人民幣20661元)都不一定能租到。”
難以承受的租金讓部分外企和外籍人士不禁開始擔憂,並考慮離開新加坡。據《聯合早報》3月28日報道,新加坡歐洲商會調查顯示,新加坡的國際和本地商業社群正關注本地住宅和辦公樓租金成本日益上升的情況。97%的受訪公司表示,員工對租金成本上升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情緒和心理困擾。
“由于通貨膨脹,再加之70%的租金上漲,任何能離開的人都會離開新加坡。”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擔任主管的法國人保羅告訴《南華早報》,盡管他及家人都“喜歡住在新加坡”,並且已經在那裏待了七年,但因爲他的房東打算把租金提高70%,他們最終決定在今年6月搬回法國居住。而約有60%接受《南華早報》采訪的外籍人士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或計劃離開新加坡,他們群體中的許多人也打算這樣做。
讓更多人頭疼的是,在房屋租賃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租房不僅意味著需要負擔更高的租金,還伴隨著與房東的“博弈”。
“新加坡租房不僅是貴,還非常‘挑’。”小沈向澎湃新聞介紹,房東會有自己的偏向,如更願意將房子租給有家庭、有工作的人或者女生等。
小沈2021年從中國前往新加坡留學,去年7月開始在一家本地互聯網公司工作。兩個月後,小沈著手在工作後第一次租房。“我和我朋友這次租房時,最大的訴求是能夠租在市中心,雖然租金會更貴,但我們希望生活方便一些。”小沈表示。
最終,小沈和她朋友以非市中心地段私人公寓(Condominiums)的價格租下了市中心的組屋,每月租金爲5500新幣(約合人民幣28500元),而前幾年,這套房子的租金記錄爲每月4000新幣(約合人民幣20700元)左右。
盡管租金昂貴,小沈已經感到慶幸。她和朋友按照房東要求一次性簽約了兩年,此外她們還按要求在合約上寫明了條款:每月請家政阿姨打掃,保持房間的清潔。面對挑剔的房東,小沈感慨,“我和我朋友都是女生,這也算是我們的一個優勢。”
新加坡聖淘沙島俯瞰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艾瑪也向FT中文網表示,她五年前和家人從中國香港搬到了新加坡,住在聖淘沙島度假勝地的一套三居室公寓裏。去年11月,房東通知她,房租將從每月7000新幣(約合人民幣36000元)漲到14000新幣(約合人民幣72000元)。他們試圖談判,結果被告知去其他郊區看看。
“我們的工資沒有上漲100%,甚至沒有上漲50%——那是我們所有的積蓄。”艾瑪說,從那以後,她們一家決定返回澳大利亞。
據《南華早報》報道,一位賬號名爲@salshoult的英國女性在TikTok平台上發布了一段關于新加坡租金上漲的視頻,隨之大火。視頻中,她頗具諷刺意味地描述了她“慷慨”的房東如何打算將租金提高75%,並聲稱這是一筆“極好的交易”,否則他會以100%的加價將該房産投入市場。
也有人爲房東們說話。ERA Real Estate的一位房産中介伊娜•蘇丹(Ina Sultan)向FT中文網表示:“多年來,房東一直飽受低租金之苦,但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另據馬來西亞《星報》3月27日報道,在房租一路高漲的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房東通過在公寓中增加房間,以及將其房産標記爲“共同生活”空間,來實現租金收入的最大化。而對于租戶來說,家庭共享是化解高昂租金問題的一種方式。
在此背景下,居住體驗的下降似乎是必然。正在新加坡留學的中國籍學生小李表示:“對于我們普通留學生,畢業以後在新加坡找工作的,都住得不咋好。即便花五六千人民幣租一個小房間也遠遠比不上國內的租房條件。”
但實際上,“勸退”大家的不僅是高房價。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2022年12月1日公布的針對外派人員“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新加坡與紐約並列成爲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FT中文網2月21日援引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吳俊傑(Woo Jun Jie)的分析稱,盡管稅率較低,但新加坡的高生活成本正在造成“真正的危機。外國人受到的影響更大,因爲大多數當地人住在公共住房裏,上的是公立學校。”
對于新加坡來說,高昂的租金可能會破壞新加坡成爲亞洲主要金融中心和吸引最優秀人才的努力。吳俊傑進一步指出,“自新冠疫情以來,新加坡有大量人員和企業湧入,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我們被視爲安全的避風港。但(高租金)將影響新加坡作爲商業中心的地位,我認爲其中一些(業務)將不可避免回流到其他市場,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市場。”
當然,在高昂房租的壓力下,也有很多外籍人士仍選擇留在新加坡。法國籍高級軟件工程師亞曆克西斯-特恩(Alexis Tran)告訴《南華早報》,他公司提供的待遇中包含了住宿,“並且,與其他需要爲家人提供學費或更大地方的外籍人士相比,我不用爲家庭提供支持,也不用撫養孩子”。
應對“天價”房租,妥協是很多人的生存之道。招聘公司查普曼亞洲公司(Ethos Beath)總經理理查德·布拉德肖(Richard Bradshaw)表示:“外籍人士有選擇權,他們大多選擇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不再居住在烏節或河谷等租金昂貴的區域。”
招聘公司Page Executive的副合夥人約翰·道爾(John Doyle)則指出,租金將對外籍人士産生不同的影響,這取決于他們各自的情況。具體而言,例如一個有家庭的中層管理人員會發現,如果租金上漲幅度達到了20%到70%之間,就很難負擔他們的生活費用。
簽了兩年租期的小沈表示,在房子到期前,她不會離開新加坡。除了租期這一硬性條件,小沈認爲自己也更適應新加坡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節奏。但同時,她坦言,自己是在去年比較偶然的情況下留在了新加坡,如果是今年畢業,她可能就不會做出這一選擇。
“新加坡的工作簽證門檻在提高,當地的互聯網公司也在裁員,現在畢業後想在新加坡找一份工作,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小沈感歎道。
中産的“美麗陷阱”?
“從總體環境上來講,新加坡不是一個對移民很友好的國家。”華裔新加坡人義豐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除非你是超級富豪不用考慮社會福利,但對中産家庭來說,移民新加坡性價比並不高。”
在住房上,僅持有工作准證的外籍人士並沒有購買政府組屋的資格,若是想在拿到永久居民身份之前在新加坡購置房産,只能選擇購買私人公寓。組屋作爲新加坡政府提供給新加坡居民的“經濟適用房”,不僅在價格上遠遠低于私人公寓等商品房,在房源數量上也有著極大優勢。據新加坡統計局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新加坡共有約140萬套房屋,其中78.1%都是組屋,私人公寓和有地住宅(別墅)的占比分別爲17%和4.9%。且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1月27日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房地産數據,新加坡本地私宅價格連續六年走高,2022年全年漲幅達8.6%。而新加坡政府提高房産稅的最新政策,無疑更是給外國人買房潑了一盆冷水。
在社會福利待遇上,異鄉人和新加坡本地人之間更是有著難以跨越的身份鴻溝。義豐強調,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各個方面,新加坡本地人和外國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比如外國人在新加坡上小學,一個人一個月學費花八九百新幣,我的小孩是新加坡本地人,我不僅有優先擇校權,小孩一個月學費也只要13元新幣。”“教育資源優越”作爲宣傳重點,幾乎出現在每一個介紹新加坡移民的網絡帖子裏,但義豐反問道:“介紹這些東西是沒有錯,但問題是你能享受到嗎?”
抛開社會福利不談,對于在新外籍人士來說,不斷飙升的房租和房價、年年增長的消費稅以及“地獄級”工簽申請難度,是擺在他們面前更爲緊迫的現實問題。
據財新網4月3日報道,2023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房價指數(以2008年爲基數100)已經漲到了131.4,這是這個指標連續12個季度上漲。而就在去年年底,新加坡稅務局宣布自2023年1月1日開始,將消費稅上調至8%,並在2024年1月1日調高到9%。
此外,新加坡人力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從今年9月1日起,新加坡將變更工作簽證(Employment Pass)審核機制。要獲得新加坡工作簽證,候選人除了需滿足5000新元的工資門檻外,還必須經由新加坡政府按照互補性評估框架(COMPASS)打分。該評估框架涵蓋薪資、學曆、企業員工國籍多元化、本地員工數量四個基本維度,候選人需達到40分及以上(共80分),才能申請工作簽證。
以上種種,無疑都是壓在渴望留在新加坡的普通人身上的層層重擔,不斷擠壓著他們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大批的高淨值人群正在湧入新加坡。
據胡潤研究院3月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新加坡取代加拿大成爲全球受訪高淨值人群最青睐的移民目的地,其次是澳洲、美國和歐洲。近年來,全世界多位超級富豪都選擇舉家定居新加坡,如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士·戴森、金融界大佬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等。
究其原因,除了老生常談的金融體系完善、政局穩定、教育醫療水平發達等優勢外,據《香港財經時報》分析,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基金免稅計劃是新加坡吸引全球富豪定居的獨特優勢。
家族辦公室原本是爲超級富豪設立的,以實現家族資産的順利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爲目標。據福布斯2020年1月份數據顯示,全球萬億富豪的資産近一半由家族辦公室管理,家族辦公室也被華爾街視作家族財富管理的最高形態。
根據家族辦公室計劃,若海外投資者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不僅能夠享受新加坡基金稅收豁免計劃,設立家族辦公室的申請人還能夠結合“全球商業投資者”(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 簡稱“GIP”),在完成家族辦公室投資項目後,幫助自身和家人獲得爲期五年的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t,簡稱PR)。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部的林志翔會計師分析稱,這全方面地提升了家族辦公室計劃的吸引力。
據報道,近年來,受益于地緣政治局勢,新加坡家族辦公室行業發展迅速。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數據顯示,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增長了5倍。截至2020年底,新加坡有400個單一家族辦公室,且仍在持續增長。
另據彭博社3月2日報道,旨在吸引全世界富人的GIP計劃自2004年推出以來,已經爲新加坡帶來了至少55億新幣(約合人民幣284.6億),並創造了24000多個就業機會。
當然,同房地産領域一樣,外國財富的流入也並非受到所有新加坡人的歡迎。
據半島電視台3月27日報道,在新加坡,一些生活領域受到了富豪們的沖擊。馮先生告訴半島電視台:“我知道過去幾年各地的通貨膨脹都很嚴重,但當這麽多有錢人在這裏定居時,勢必會使我們的情況更加糟糕。”
新加坡市民在超市購物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悉,新加坡90%以上的食品都是進口的,這使得該國很容易受到外部風向的影響。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月和2月的食品通脹率超過了8%,明顯高于整體通脹率。
爲解決這一問題,就在3月,新加坡經發局宣布新規,再提高通過GIP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的投資門檻,並要求投資者聘請更多新加坡公民。新條例自3月15日起生效。
經發局表示,做出這些改變,是“爲了有選擇地吸引有能力爲新加坡帶來更多經濟影響,以及有意在新加坡紮根的企業主和投資者”。
針對這一新規,彭博社分析指出,新加坡目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部分源于海外高淨值人群的大量湧入。新加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超級富豪,這導致從豪華汽車,到高爾夫俱樂部,再到公寓費用等都不斷飙升。
當前,新加坡政府正在對其政策進行微調,鼓勵更多的本地就業機會和對該國證券交易所和基金的投資。早在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就已宣布對價值較高的房産和豪華汽車加稅。
如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最後一屆任期已經過半,新加坡第四代領導班子領軍人物黃循財將“接棒”。如何平衡吸引海外資金和人才的需求與本地人民生活之間的矛盾,勢必將成爲新加坡新一屆領導班子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1964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對所有新加坡人許下“居者有其屋”的承諾,成爲曆代新加坡領導人對其國民的堅守。但對于遠渡重洋前往新加坡追夢的外籍人士們來說,或許“居無定所”將是他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常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爲化名)
本期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