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全國唯一的漢化佛教與藏傳佛教共居一山的佛教名山。漢化佛教所駐寺廟稱青廟,藏傳佛教在五台山爲宗喀巴派,俗稱黃教,所駐寺廟叫黃廟或喇嘛廟。青廟、黃廟所持戒律不同,要求各異,其僧俗稱謂生活禮儀及禁忌亦不相同,但萬過歸一,都可統一于佛規。
佛門稱謂
佛教是有嚴密組織與的宗教團體,其信徒按所受戒律約束之寬嚴和男女之區別,各有不同稱謂,不能隨意亂呼。
寺廟僧尼之稱謂有:
沙彌,7歲以上18歲以下受過口戒的出家男子,青廟俗稱“小和尚”,黃廟俗稱“小喇嘛”。
沙彌尼,7歲以上20歲以下受過口戒的出家女性,青廟俗稱“小尼姑”,黃廟俗稱“小喇嘛尼”。
比丘,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男性,青廟俗稱“和尚”,黃廟俗稱“喇嘛”。
比丘尼,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女僧,青廟俗稱“尼姑”,黃廟俗稱“喇嘛尼”。
居士,受“三皈依”、“五戒”的男女在家信徒,男的稱男居士,女的稱女居士。
住持,是一寺之首,其所住地方稱方丈,故住持亦稱“方丈”,俗稱“堂頭和尚”、“方丈和尚”。一般在大寺院中,由道高德隆的和尚擔任。但其地位崇高,一般不負責實際工作。
監院,俗稱“當家的”,負責全面事務所綜合管理,主管全寺經濟收支。
法師,本指通曉佛法並善于講解且致力傳法修行的人。精通經、律、論三藏者,普稱三藏法師。現在對僧尼都稱呼法師,以示尊敬。
五台山青廟中,又有子孫廟、十方廟之分。子孫廟實行家傳制,存在師承關系。徒弟稱師傅爲師父,稱師父的師父爲師爺,稱師父的師兄弟爲師伯、師叔,同輩稱師兄師弟。
十方廟吸收四方來僧,不收徒傳代。拜師後稱師傅。
僧尼受戒之後,按排輩授以法名,多爲兩字名,如慈蔭、悟空、覺明、悲會等。僧衆之間互以法名稱呼。
僧尼出家年限稱爲法臘,從受具足戒算起。受戒10年以上者可稱上座和長老。法臘更長者可稱大上座、大長老。
衣著服飾
根據佛教制度,僧尼出家後,必須剃去須發,穿衣必染衣,稱爲“落發染衣”。染衣顔色不用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而用雜色。曆代相沿,五台山僧尼一般穿青灰色和棕褐色衣服,故稱青衣僧。喇嘛則穿近于紅或黃色衣服,稱爲黃衣僧。日常衣服有大褂、中褂之分,中褂爲對襟開裳,一般在勞作時穿用。大褂爲大襟襖,襟長過膝,長而肥大,領爲寬邊斜領,俗稱和尚領,爲日常衣著。
僧尼在念經參加法會時穿法衣。法衣分五條衣、七條衣、九條有衣,通稱三衣。五條衣由五條布縫成,又稱下衣。七條衣由七條布縫成,又稱上衣。九條衣由九條至二十五條布縫成,又稱大衣或祖衣。因由多條碎布組成,又稱百衲衣,多在節日和法會時穿用。僧褲爲中式寬檔,襪爲長筒布襪,可將褲筒裝入襪內。鞋爲單提角一道嶺鞋。帽爲絨線條編織的圓形帽或用布縫制的元寶帽、船形帽,但只在天冷時戴。一年四季,冬春寒冷時穿棉衣,夏秋穿單、夾衣,但樣式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僧人服飾亦有改變,常有穿毛衣毛褲,秋衣秋褲及尼龍襪、球鞋、皮鞋的。
僧尼拜見長者和在佛事活動中,均需穿袈裟,即由25條布縫成的法衣,多不用扣,用勾環相系。此外,僧尼還有偏衫,也稱擺衣,披于左肩,將右臂裸露于外,以表示對佛和菩薩的虔誠。
僧尼服裝過去川布料居多,現在多用縧棉、縧卡和毛織品。曆史上破爛不堪的百衲衣,已不多見。
喇嘛服飾以穿大衣爲主,左臂穿袖,右臂裸露,腰間常系一黃色布帶。
齋堂飲食
僧尼們受佛教戒律的約束,過著清苦禁欲的生活。和尚與尼姑飲食清素,稱爲齋戒,吃飯稱爲用齋。吃飯的地方稱爲齋堂。齋堂多設在東廊房或廂房中,廚房稱爲香積廚。齋堂前常懸挂一種挺直的魚形木魚,吃飯時擊之爲號。旁懸雲朵狀金屬“雲板”,亦稱“扁鍾”,爲報時、報午齋之用。
和尚與尼姑對肉、蛋、蔥、蒜、韭菜等,皆視爲葷食,絕對禁用。飯菜品種,多爲大燴菜,用植物油,雜以山藥、茴子白、豆角、白菜等,並佐以金針、蘑菇、粉條等,稱爲羅漢菜。主食以白面、小米、莜面、玉米面爲主,食品花樣有饅頭、花卷、包子、莜面河撈、小米粥等,同當地居民的素食無多大分別,大廟大多實行集體夥食,開飯以敲扁鍾、擊魚鼓爲號,僧人齊集齋堂,坐于凳上。用齋前,僧衆一律端坐于案後,雙手合十。由一人統一分配菜肴食品,默然念經,然後默然就食,不許交頭接耳說話嬉笑,不許碗筷碰撞發聲。齋前齋畢,僧值師居中站立,維那師領衆同念供養咒和齋偈。和尚尼姑堅持一日兩餐,過午不食,但現在已逐步改變,許多僧人已改爲一日三餐。
黃廟飲食與青廟不同。喇嘛們煙酒不忌,可喝酒、吃肉、抽煙。
僧人同俗人一樣,逢年過節都要改善生活,菜肴中加粉條、豆腐、油炸山藥、豆腐丸子等。僧尼吃飯用具,稱缽盂,要求終身使用。
起居出行
僧尼生活規律,起居有序,堅持早起早睡,一般淩晨三點起床,洗手淨臉後,即打坐念經。四點上殿,做早課,念誦《楞嚴咒》、《大悲咒》等。日落後,于七點鍾做晚課,念《阿彌陀經》。在寺廟中,方丈可獨占一屋,其余大多幾人合睡一屋。依照戒律,僧人不得臥高貴華麗之床,故被褥簡樸,一被一褥。睡覺時不許赤身露體。堅持苦修的和尚長年不脫衣服,只和衣而臥。戒行較差者也堅持不脫內衣。僧人睡覺,需右側身而睡,頭枕右臂,大臂附于腿上。僧尼居室用具簡單,一般炕頭置一小桌,供放置經書和讀經之用。按照戒律,僧人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但現在亦有改變,僧人常有收音機隨身攜帶。住持家中或辦公室內,每有置電視機者,可觀看新聞。
僧尼外出雲遊,稱爲飛錫。住于一寺,稱爲駐錫。到寺院臨時參佛居住稱爲挂單。長期駐錫,稱爲長住。僧侶外出,一般不許一人單獨外出,須結伴而行。但現在已不那麽嚴格。
生計來源
按佛制講,僧人生活住食由居士供給。五台山寺廟,在土地改革前,僧人生活來源主要靠寺廟地租收入、自耕土地和施主布施。土地改革後,寺廟土地大部分給當地農民,僧人只留少量土地自耕自種,並飼養牛驢騾馬,馱炭運貨,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1978年後,五台山僧尼大多爲老弱病殘者,喪失了勞動能力,通過落實黨的宗教政策,被全部轉爲非農戶,實行糧油定量供應,並每人每月補助20至40元生活費,有了可靠的保障,僧尼生活安定舒適。隨著五台山旅遊事業的發展,全山寺廟實行門票收費制度,進一步增加了寺廟經濟收入。此外,常有信男善女,布施錢物,寺廟僧衆生活亦無困難。按照戒律,僧尼不得私蓄錢物,多數僧人攢錢後,用于做功德善事,維修寺廟。
戒律禁忌
佛教戒律是五台山僧尼修持的主要約束紀律。凡戒律皆爲禁忌。五台山青廟中,佛教宗派以華嚴、淨土、律宗爲主。其戒律按修持程度分爲以下數種:
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五項基本戒條,一切佛教徒均應嚴格遵守。受此戒,即爲信士、信女或在家居士。
十戒,即五戒之外再加不塗飾香鬓,不視聽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飲食,不蓄金銀財寶。這是沙彌和沙彌尼必須遵守的戒律。
具足戒,是佛教中的大節。按照《四合律》受戒,比丘戒爲250條,比丘尼戒爲348條。沙彌年滿20歲,才能受此大戒。
五台山寺廟僧衆一般禮儀中,佛教徒出家後,經師傅傳法受戒,賜以法號法名。受戒後,從受戒日起至七月十五,算一法臘。僧人之間,不以年齡分大小,而以法臘論長幼。僧尼也不許俗人打問年齡的大小。按照戒律,僧尼出家後一般不與家人來往,以示六根清淨。僧尼一般不許詢問其籍貫家人。僧人見面,需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一般比丘尼見到長老,需脫去鞋子,偏袒右肩,然後祈禱。居士見比丘,亦需禮拜。僧人禮節中,最普遍的爲雙手合十,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僧尼逝世,稱爲圓寂。圓寂後,一般都由本寺僧人念經超度,然後再作法會,舉行葬儀。住持長老等有地位者圓寂後,需制作本龛,把遺體端坐安放于內,然後火化。一般僧尼即將遺體架幹柴燒化。火化後,拾遺骨稱爲舍利子。有地位者建墓塔保存,以永久紀念。一般僧尼大部埋入山上墓地。歲時節日,僧衆亦去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