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一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是在2015年,一直持續至2016年。這個氣候現象今年發生的概率雖高,但氣象署說現階段還無法預測一旦發生會有多強以及會持續多久。如果厄爾尼諾現象強烈,來臨6月至9月的西南季候風季裏,降雨量就可能低于平均水平,氣溫則會更高。
厄爾尼諾現象的産生同東太平洋海面溫度上升和氣流變化有關,風勢越弱,水溫越高,此現象就越強烈。它的出現頻率不規律,每次持續六個月至12個月。
世界氣象組織早前預測,全球溫度有可能在2023年至2027年間升破紀錄。不過許智揚認爲,這不表示煙霾會更頻密地出現,因爲燒芭是人爲的問題,需要的是完善的法規和有效執法。“可否減輕東南亞的煙霾問題,實際上屬于事在人爲。”
爲此,國家環境局已召集跨部門煙霾行動小組,檢討和准備應對措施。
兩個引發幹燥和炎熱天氣的氣候現象可能同時出現,新加坡氣象署因此預測,本地今年6月至10月會是高溫少雨的天氣,面對跨境煙霾的風險隨之提高。政府跨部門煙霾行動小組已在制定應對措施,爲煙霾可能出現做准備。
至于煙霾問題,氣象與氣候學家許智揚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如果本區域的燒芭活動不受控制,煙霾必然再成爲關注焦點,尤其是在炎熱年份的旱季。
氣象署說,整體而言,6月至9月的西南季候風季素來是我國和周邊地區的旱季,厄爾尼諾和印度洋雙極現象如果同時出現,可能導致今年的旱季比往年更嚴重,且持續更久,直至10月。
另一方面,當印度洋雙極進入正極階段,意味著東印度洋的海面溫度下降,形成的雲層減少,以致東印度洋和包括新加坡、印尼蘇門答臘和馬來西亞半島在內的周邊地區降雨量低于平均。
在這同時,氣象署籲請公衆做好准備,例如備好足夠的N95口罩和確保空氣淨化器運作良好。一旦出現煙霾,環境局會通過網站和MyENV應用,提供最新預報。
若受兩氣候現象影響 旱季10月才結束
在2015年6月至9月期間,本地的平均氣溫是28.8攝氏度,較同一時期的長期平均溫度高0.6度,總降雨量則比長期平均少35%。在2016年3月至4月間,平均氣溫是29.2度,比同一時期的長期平均水平高1.2度。
“幹燥和較熱的天氣會使泥炭地火和林火更容易發生。今年6月起,由于受長時間幹燥天氣的影響,熱點地區的嚴峻情況可能升級,尤其是在火災多發區。若火點靠近新加坡,加上東南風和西南風把煙霾吹向本地,就會增加跨境煙霾影響我國的風險。”
延伸閱讀 氣象署:6月至10月天氣料更熱 增加跨境煙霾風險本世紀末極端高溫 危及全球逾兩成人口生命
我國8月慶祝國慶日。國慶慶典籌委會主席何世德上校在上周的記者會上說,如果慶典和彩排期間出現煙霾,籌委會將嚴格遵照環境局的指導原則,例如會按情況,評估是否要讓患有慢性病、對煙霾敏感或年長者繼續參與表演。
根據亞細安氣象中心星期一(29日)發出的文告,目前在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以及泰國南部在內的亞細安南部地區,火點活動還不活躍,5月28日探測到13個火點。本月雖有一些地方冒出煙羽(smoke plume),但未觀察到有煙霾跨境。
氣象署星期二(5月30日)發文告說,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達七八成。印度洋雙極現象(Indian Ocean Dipole)也可能在接下來一兩個月進入正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