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28日文章,原題:祖母在互聯網時代的位置 瑪麗亞抱著外孫,親吻嬰兒柔軟的臉頰,然後輕輕地讓他趴在嬰兒床上。“媽!不!如果你讓他臉朝下,他會窒息的!”女兒沖向孩子,無意中將外祖母推到一邊。這不是關于我的故事,但我同情瑪麗亞,因爲在我照看孩子的年代,兒童保育專家斯波克要求嬰兒必須趴著睡。這麽做,並不會讓他們窒息。斯波克的《嬰幼兒保健常識》是嬰兒潮一代的兒童保育“聖經”。但如今由于互聯網,無論是斯波克的要求,還是瑪麗亞來自65年生活經驗的大部分智慧,都被打入冷宮。
商用互聯網面世的時候,我已經46歲。記錄顯示,2022年12月互聯網用戶達到55億。我們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社會發生深遠變革,其中老人的智慧遭到質疑和否認。
出生于信息技術時代的孫輩們幾乎出于本能地接受它,祖父母們卻難以獲得相關技能。如今,在家看電視超過用電腦的嬰兒潮一代發現,他們無法更換頻道,因爲就連電視也變“智能”了。與此同時,孩子們離開客廳,回到自己的房間使用筆記本電腦,留下祖母一個人待在她不知道如何使用的電視機前。
在人工智能時代,老年人正面臨被視爲無關緊要的人的風險。但我認爲,雖然祖母可能無法更換智能電視的頻道,但她因身份及在代際中扮演的紐帶作用而值得被尊重。正如《經濟學人》今年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的那樣,祖父母在傳承傳統和保持家庭與過去的聯系方面極其重要。
文章轉向經濟政策視角時進一步表示,祖父母的重要性也體現在“他們可以幫助撫養孩子,讓母親能在外工作”。其實,在新加坡,讓祖父母照顧小孩被視爲一種社會經濟福利。根據規定,由祖父母幫助照顧小孩的工薪族母親有權申請不超過3000新元的減稅。但如果認爲所有祖父母都渴望照料孩子,那就錯了。許多祖父母花費幾十年時間兼顧工作和家庭,他們可能對如何度過退休生活另有想法。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重要問題:在一個三代之家保持和諧。我愛我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孩子,但我希望從遠處表達我的愛,並且希望不住在一起。我這麽希望是出于理智,但更多的是因爲我愛我的孩子,我不希望我們之間出現任何誤解。(作者Margaret Chan,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