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面積和中國昆山縣城大小差不多的國家,曾被日不落帝國統治近一個半世紀,更是在1965年被馬來西亞強硬的踢出聯邦。就是在這樣四面楚歌的國際環境下,還面臨著淡水資源不足、經濟發展落後、國內民族信仰差異大等問題。新加坡最後硬是發展到了亞洲四小龍老大的地位。
不僅如此,他依靠馬六甲海峽大力發展轉口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一些國際大廠紛紛將研發中心設立在新加坡,一舉實現經濟飛躍。新加坡自開埠以來,靠港吃港,如今逐漸成爲了全球海洋航運中心。不僅如此,它本土沒有一滴油,卻硬生生成了全球第三大煉油中心,更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精英國家。
除此之外,它還是除了中國以外唯一華人主導的國家。按理來說,得益于同宗同族的民族血脈和曆史淵源,新加坡和中國的外交關系應該是會比較親近的。可事實是,它不僅不與中國親近,反倒還在背後做一些小動作,這是爲什麽呢?
首先,新加坡能取得如此發展成就,離不開一個人的強勁領導-國父李光耀。李光耀1923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是客家人,自小家庭富裕,一大家子受西方思想,特別是英國的影響很深,此時的新加坡已在日不落帝國的統治下近百年,李光耀也被英政府設立的大學錄取。
可隨著二戰日本對馬來半島的空襲,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在學校停課期間,李光耀開始了他多種多樣的工作經曆。黑的、白的都幹。華人在當時新加坡占了很大比例,而日本占領期間的華人境遇更加的糟糕。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漸漸意識到,身在這樣一個殖民地國家,想要實現更多的理想抱負,想要去改變這麽一個落後的國家,必須得往上走,走到獲得話語權的地步。于是,在二戰結束後,李光耀選擇去英國學習法律。
1950年,他學成歸國,開始了他風風火火的人生經曆。可以說,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有針對性的。一開始,他幫助殖民地的民衆、學生等弱勢群體打官司,主要是爲了在廣大人民群衆中獲得聲望和資源。好開展後續的工作。
李光耀的這步棋下得很對。例如在1952年,由于民衆的一致好評,他被聘請爲郵電工會的法律顧問,解決工人罷工事件。面對蠻橫強硬的英殖民官員,李光耀據理力爭,最終爲工人們拿到了他們應有的待遇和福利。這下子,他的群衆基礎更大了,名聲也越傳越遠,好多工會紛紛聘請他做顧問。
李光耀知道光有學生和工人的支持還不夠,想要獲得權力,想要推翻殖民統治,還得成立一個專門的政黨參政議政。更何況,當時的政府腐敗成風,百姓過著民不聊生的淒慘生活,政府官員們卻花天酒地,在其位,不謀其政。
李光耀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奢靡風氣,于是,人民行動黨産生了。他是李光耀和一些左派進步人士共同成立,李光耀也從此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當時新加坡的人口華人居多,占了七成以上。爲了得到華人群體的大力支持,李光耀先是積極與共産黨聯系合作,在華人心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而後努力的學習中文,在演說期間與當地的華人溝通,再拉近距離。
其次,新加坡是多民族國家,馬來人、印度人等也占了不大不小的一部分。爲了拉攏這些群體,李光耀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學習了解不同民族間的信仰文化。在此期間,李光耀已經獲得了政府首長的地位,但他想要的不只是做一個殖民地上沒有什麽實權的首長。經過他的多次強硬談判和較爲廣泛的群衆基礎,還有當時複雜的國際環境,英政府被迫同意了于1959年開始全民大選。
經過多年的艱苦經營和不懈奮鬥,1959年5月,李光耀所代表的人民行動黨在全民選舉中,終于以43的席位獲得了自治政府、執政黨的地位。而李光耀也于次月宣布就任總理。隨著新內閣憲法的頒布,新加坡正式成爲一個自治國家。
因爲新加坡的建國初期,環境實在太糟糕了,連李光耀本人都說,我們不具備建國的條件,多元民族不同信仰、多種語言等等。于是,李光耀一直積極的想要並入馬來亞,經過多方斡旋,于是在1943年,新加坡、馬來亞聯合邦、沙拉越、沙巴四國組成了馬來西亞。可是加入就一定意味著新加坡的實力、經濟等條件會發展壯大嗎?
才過了兩年,他就被踢出局了。哪怕李光耀在議會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哀求,都沒有用。究其原因,無外乎馬來亞的人口主要穆斯林,而新加坡華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且當時的華人群體對紅色革命大半抱有支持態度。國際上紅色浪潮也是此起彼伏,這讓馬來亞不僅擔心自己的社會結構會受到嚴重影響,對新加坡的加入本身就存有戒心。
更主要的是,李光耀屢屢在議會中公開批評馬來西亞的預算法案,而且不按照馬來西亞的要求去做,種種因素讓馬來亞選擇直接將新加坡踢出局。一下子又回到解放前,一沒淡水資源,二沒經濟,三沒地位的新加坡,夾在印尼和馬來西亞之間,又不得不依靠馬來半島的資源生存。以當時的國際形勢,指不定哪天就被吞並了,此時已失去英帝國庇佑的新加坡,又該何去何從呢?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一躍而起,成爲頭號強國,開始了他全球霸主的擴張戰略。這時又正逢美蘇冷戰時期,兩個超級大國在全球開始劃分地盤。鑒于當時的國際形勢,戰後美國光扶持一個日本還不夠,還必須在環太平洋地區開始他的新步伐。
而當時的中國根本不具備援助新加坡的能力,一邊焦急的在國際上尋找外援,使得這個新生的國家隨時有被兩位鄰居吞並之憂,一邊也積極在亞太地區尋找幫手,達到想占主導地位的目的。兩人一拍即合,相比已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人口千萬級數且已有很大影響力的馬來西亞,新加坡不論從地理位置、政治環境、國家實力等方面來講,都是美國最佳的一個選擇。
同理,新加坡背靠美國這棵大樹,不僅能夠安安穩穩地發展自身經濟,且一旁的鄰居也不敢隨意搞小動作。隨著加入美國的懷抱,新加坡也不得不在一些國際環境下、政治條件下與美國共進退。而新加坡與中國的關系並沒有想象中的好,也是與李光耀掌權後在新加坡實行的措施有關。
首先,簡單來說,李光耀祖孫三代都崇尚西方精英教育,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因此,在治理國家時,他也都運用了這些方法。其中一項舉措與今天要講的原因密不可分。爲了和國際接軌,李光耀政府選擇將英語列爲官方語言。社會自上到下全力推廣說英語,而當時占七成左右的華人群體使用的漢語不僅遭到抵制,以前開設的華校也紛紛被取締。
不僅如此,就算是華人之間在公開場合也要用英語交流。如果是第一代的移民,那或許心中還存有對中國的懷念與尊重。而那些在不斷的西式教育下的移民後代們,或許就不這麽認爲了。文化雖然在國家建立時的初期發展中沒有什麽大的作用,但它能洗腦,經常說著一種語言,了解的都是這個語言背後的曆史文化。
加之當時的國際環境對中國普遍不友好,新加坡和中國的關系不親近也是預料到的情況。其次,與美國走得近了,就也不好再與中國拉近關系。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不僅如此,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本身就引起了以美國爲首的國家、地區們的敵意。
如果在這時,新加坡公開表示對中國的好感,自然不符合他的外交方針,畢竟它至今仍是一個小國,在各個大國之間遊走,才是他的外交准則。近兩年,中美之間的摩擦,包括經濟、貿易、國家主權、領土等多方面,夾在中美兩國間的新加坡,不論是投向哪一方,引起的後果,都是自身無法承受的。
在兩方爭執不休的情況下,這些小國自然不敢隨意拿國家的穩定、人民的幸福去做賭注。第三,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發展,會對新加坡造成不小的沖擊。衆所周知,新加坡能有今天的地位,與它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馬六甲海峽連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自然也溝通了兩個大洋間的航運、海運等渠道。整個亞洲、非洲、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想要進行航海、貿易、交通等必不可少的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而李光耀政府上台後,也積極大力地發揮了這一區位優勢,利用自身豐富的港口資源,發展轉口貿易,吸引外商投資。在基礎上,又發展出金融、電子等行業,迎來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
而縱觀中國這兩年的策略,無一不在影響著新加坡。先是海上絲綢之路構想的提出,以雲貴兩廣爲基准,向外擴散,逐漸散發自身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按照相近的曆史傳統,在這些國家得到一定的支持和影響力不是難事,而且美國距離又遠,優勢無法完全發揮出來,頂多占領一些局部地區影響力也會被削弱。
隨著泛亞高鐵的建設,中緬的管道建設等項目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系,中國不斷的在這些國家搞基建,以及拉近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和升級,近年來也開始將一些初級産業轉移到東南亞國家,通過爲這些國家提供工作福利等政策,形成一個由中國主導的經濟合作圈。
一旦這些項目順利完成,馬六甲海峽的地位就會立即發生變化。而因爲馬六甲海峽才發家的新加坡,到時候的境地可想而知。例如,中泰兩國構想的克拉地峽一旦成功建設,大量的貨物轉運,將不必再走遠路,直接橫穿泰國到達中國,不僅航程縮短了,像燃油等費用也會大大的降低。
同理,中國要運輸貨物也是如此。到那時,中國穩占亞太地區,美國、新加坡又該何去何從呢?因此,克拉地峽的建設並不順利,這背後自然是兩個大國間的博弈。最後,中國自古就是東亞地區的大國地位且影響深遠,漢字、文化、革命等各個方面都對東南亞地區的國家産生著深遠的影響。
而如今,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也會給這些國家帶來一種不安,認爲會像古代一樣淪爲附屬國的命運。如今的東南亞地區依然是美國爲主導,但是實力已大不如前。隨著中國的影響力地位的不斷上升,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其實也在發生著變化,新加坡並沒有完全一邊倒。在國際舞台上長袖善舞才是他奉行的一貫標准。
在八九十年代,新加坡在國內展開了大力推廣華語的運動。這背後除了民族血脈關系間的聯系,更主要的是,當時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迎來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李光耀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借此修複與國內華人群體與中國的關系。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如今新加坡已經成爲了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不僅如此,兩國在江蘇、重慶、廣州等城市都有深深淺淺的合作。2019年的國家演講中,總理李顯龍更是表明了新加坡的態度,不投靠哪一邊,只求生存,保持政治獨立。
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而在大國間夾縫生存的小國,一有不慎,便是拿整個國家開玩笑。雖與中國同宗同族,但新加坡現如今已然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在大國博弈中,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爲先,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