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勝用兩年深入了解回教教義,也到MCAS學習阿拉伯文;18歲正式皈依回教。
回國後,黃勁藝就到MCAS上課,在兩年前皈依回教,黃勁藝說:“當時是疫情期間,我的皈依儀式很特別,通過Zoom進行,就連海外的朋友也能參加。”
“許多年輕人預見自己將面臨更艱難的未來,尤其疫情時,年輕人開始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找尋心的甯靜和身心的皈依處,從而找到了回教。”
據符許榮觀察,參加課程的30歲以下年輕人明顯增加,跟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他觀察到年輕人在疫情期間更積極探索信仰的課題。
羅偉勝16歲時,因爲高中同學用餐前的祈禱,讓他領略到不一樣的生命思維,從而認識回教。(楊雯婷攝)
成爲回教徒後,華人要遵守回教禮儀,食用清真食品、不喝酒、每日進行五次禮拜、學阿拉伯文等。
可蘭經原文是阿拉伯文,對一般回教徒而言,要讀懂可蘭經須學習阿拉伯原文。(楊雯婷攝)
2022年,新加坡皈依伊斯蘭協會爲新回教徒共舉辦約40門課程、超過350節課,讓馬來人、新回教徒與一般民衆參與,認識回教基礎。
就讀南洋理工大學體育科學系的羅偉勝受訪時說:“16歲在一次高中海外交流活動,第一次與回教同學一起祈禱,我感受到祈禱帶來的平靜。後來我生了一場病,就開始探尋心靈的平靜。”
過去10年,本地有逾2900名華族皈依回教,2021年及2022年的皈依人數有所增加,年輕人也更多。宗教界人士指出,這是因爲冠病疫情期間有更多人積極探索生命的意義,從中找到宗教信仰。
在家人的支持下,黃勁藝2021年皈依回教。如今,她的日常生活依循每天五次祈禱而規劃。(楊雯婷攝)
新加坡皈依伊斯蘭協會會長符許榮(49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疫情期間,我們通過Zoom平台舉辦課程,這當中,有許多人提出疑惑,爲何造物者要創造病毒危害人類。”
回理會統計顯示,近兩年到新加坡皈依伊斯蘭協會尋求皈依的華族有增加的趨勢。(楊雯婷攝)
黃勁藝是另一位不因婚嫁而皈依回教的華族。一次中東的出差行程,讓不惑之年的黃勁藝對回教全然改觀。她受訪時說:“媒體上看到的中東充斥著許多恐怖活動,讓我對回教充滿著誤解。沒想到,出差中東讓我認識了不少回教同事,還有回教宣導和平的教義。”
新加坡回教理事會(MUIS)最新統計顯示,2013年至2023年4月的10年多間,本地有2928名華人到新加坡皈依伊斯蘭協會(MCAS)接受皈依,領證成爲回教徒。
一般認爲,華人會皈依回教多半是因爲與回教徒結婚,但據MCAS觀察,也有不少人並非如此。
22歲的大學生羅偉勝就是因自發的信仰而成爲虔誠的回教徒。
羅偉勝皈依後認真學習阿拉伯文,希望能以原文閱讀可蘭經。(楊雯婷攝)
2021年與2022年分別有362人與347人皈依回教,跟之前八年的年均約260人比,疫情籠罩的兩年間有明顯增加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