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創作大賽#
這個國家80%人口是華人,但官方卻禁止說華語,非得講英語,學說中文,甚至一度是非法行爲;
這個國家押注中國崛起,賺得盆滿缽滿,但卻給美國駐軍大開綠燈,甚至想當美國對中國的堡壘。
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明明是華人爲主體的國家,爲啥非要謀殺中文?明明跟著中國“吃肉”,爲什麽背地卻跟美國眉來眼去?
有人說了,新加坡就這樣,小人國家,兩面三刀,這樣說就是用道德判斷,簡化地緣政治,地緣政治沒有君子、也沒有小人,博弈講什麽道德?都是利益使然。
也有人說了,李光耀這人是“漢奸”,就是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鍋,這種說法就近乎幼稚了,一來,李光耀壓根兒不是中國人,出生在南洋、成長在西洋、媾和在東洋,他對中國沒有國家認同,二來,國家利益不是簡單的零和邏輯,中國餵了新加坡,新加坡也利了中國,就像中美之間,只是美國占了中國好處嗎?客觀來講,是互相受益的。
往根上說,新加坡謀殺“中文”,是意識形態的必須,又是地緣政治的必要。這事兒,還只有李光耀能辦成!
今天,博言社就來好好說說,新加坡謀殺中文的地緣匕首。
一、新加坡的中國臍帶
近代的南洋,在文化上,是中華文化的輻射地,但在政治上,卻是西方帝國的殖民地。
殖民地有殖民地的統治術,其核心就是打壓本土民族。因此,在殖民地時代,統治新加坡的英國殖民者,打壓華語學校,砸錢推英文教育。
但英國人想不到,新加坡的華語教育,非但沒踩住刹車,反而越搞越好。
在二戰爆發前,新加坡的華語教育、華文報紙等,蓬勃發展,甚至成了孫中山等革命人士等活動中心,還有大批南洋華人,投身祖國的革命。
到了二戰結束後,新加坡的華文教育,已經建立了從幼稚園至大學的完整體系,而且在 1954 年之前,華校學生的注冊人數一直領先。
誰也想不到,英國殖民者沒幹掉新加坡中文,一個被殖民的華人,最終幹掉了新加坡中文。
這個人就是李光耀。
博言社做好好幾期關于李光耀的專題,就像我們之前所強調的,李光耀是一個“香蕉人”,黃皮兒、白心兒,在50歲之前,壓根兒就沒學過中文,打小在萊佛士學院和英華學校學英文,其後又到英國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求學。
一個一天中文沒學過的華人,反起華來,能量恐怖。
在當上總理之前,李光耀天天講華語,處處談中國,很有種“故國在我心”的赤子感,但後來的曆史表明,這不過是李光耀騙南洋華人選票的計策,在當上新加坡總理後,李光耀撕掉面具,直接一把刀,駕在了中文的脖子上。
于是,南洋華人迎來了吊詭的曆史境遇轉變——
二、華人鐵拳“謀殺”中文
李光耀鐵拳推行去中國化。
短短10年,他關停了南洋大學,並且,把英語列爲官方語言,一度禁止華語。
這10年,李光耀的鐵拳,切斷了新加坡和中國的文化臍帶,老派的南洋華人,挂心故國,但新的新加坡人,已把中國,視爲寇雠。
但吊詭的是,在南洋大學1979年關停後,李光耀又搞起了華語運動,甚至在1979年9月,親自主持第一屆華語運動,自己還帶頭學起了中文。
從 1983 年起,新加坡教育部設置儒家倫理課程,讓中三和中四學生修讀;集資千萬成立東亞哲學研究所;1993年的獅城舌戰,更一度讓新加坡成了華語中心。
這個華人爲主體的國家,用英語教學生說中文,在人類文明圖景裏,也是蠍子拉屎毒一份了。
不過,別以爲李光耀,是迷途知返,老了老了,又有了民族情懷,李光耀精得很,他是瞅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時機了!
讓新加坡學中文,就是想搭中國經濟騰飛的便車,不過有一說一,在1980年,就有這種遠見、看到中國崛起,李光耀不是一般人。
三、回不去的“故國”
客觀來說,當下的新加坡,英語已經取代華語,成爲家庭用語。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的調查,以英語爲主要用語的華人家庭,從 1990 年的 26% 上升到 2009 年的 60% 。
往深層說,李光耀主導的新加坡,是以自己的母語、民族爲抵押,換取西方的力捧,又以再母語、再民族化,換取中國的幫襯。
這個小國,籠罩在生存危機中,也因此奉行絕對的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的新加坡,以實用主義的西方文化,塑造了實用主義的新加坡華人,他們早已不是百年前的南洋華人先賢,將文字視爲民族的根脈。
他們眼中,中文也好,英文也罷,都只是工具。
即便現在新加坡又在推行全民說中文,也不意味著,他們想要回歸故國,咱們更不能指望,新加坡人心裏跟咱一條心。
曆史不能重寫,時代也無法逆轉,新加坡,已經被擺渡出了中華認同圈,華語所承載的中國認同,已經消散在新加坡的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