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設計研發的抓蚊機器人取名“蜻蜓”(Dragonfly)和“鯉魚” (Koi)。外型設計較大的“蜻蜓”專門負責戶外面積較大場所的捕抓行動,較小的“鯉魚”通常用于辦公室和住家等室內環境。
另外,團隊也在研發和設計第三款可以用來熏蒸蚊蟲的機器人,解決這方面人手不足的問題。待第三種機器人問世後,基本上整個滅蚊的工作流程就能夠由機器人代勞。
他的團隊因此著手研發,既可以四處移動又能夠吸引蚊子和抓住蚊子的機器人。
公司助理總監王利雄受訪時說,公司接下來將在網上開始面向消費者銷售“鯉魚”機器人,讓一些備受伊蚊問題困擾的消費者,可以購買機器人來解決伊蚊滋生的問題。
莫罕帶領了一個五人的研究團隊,研究出兩部會抓蚊子的機器人,團隊包括(左起)周俪琳,萬耀城和昂覺辛(Aung Kyaw Zin)。(張榮攝)
他的團隊目前正在進一步改良“蜻蜓”機器人的底部,讓它在有鬥笠防雨的情況下,還能在更多更不平坦的環境中工作,例如伊蚊滋生問題最爲嚴重的建築工地上。如此一來,蜻蜓的功效就會更大,可服務的範圍也更廣。
莫罕解釋兩部機器人主要是透過機器人頂部的紫外線燈和機器人能散發的二氧化碳招來蚊子,吸引蚊子飛到機器人一個密閉隔間裏頭,把它們黏住。機器人能夠選擇性地散發氣味,以吸引傳播茲卡病毒和骨痛熱症的雌性埃及伊蚊,非常具針對性。
機器人帶有可以粘住蚊子的隔間,把蚊子吸引到隔間裏再把它們捕抓起來。(張榮攝)
目前正值伊蚊繁殖高峰期,兩款由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設計的抓蚊機器人,已經投入服務,抓伊蚊的效率比傳統捕抓手段高出五倍至八倍。
至于蜻蜓和鯉魚是否比傳統抓蚊工具更有效,莫罕指出,這兩台機器人能夠自主移動,在短時間內覆蓋所需要的路線和區塊,而傳統的捕蚊工具則是靜態的,僅能服務某個很小的範圍,要覆蓋相同的區域捕抓蚊蟲,就需要很大的數量。
領導研發計劃的新科大助理教授莫罕博士與“蜻蜓”型號機器人。(張榮攝)
蜻蜓和鯉魚機器人研發項目由政府推出的全國機器人計劃資助。目前,兩個機器人都已經投入生産,數家專業的害蟲防治公司也已經開始采用。例如擁有多年防治害蟲經驗的Verminator就看中了小巧且靈活的“鯉魚”機器人,已開始推薦給熟客使用。
延伸閱讀 全台首個AI科技主播 引發主播飯碗被搶熱議人工智能機器人陪伴 獨居老人較不孤單
因此,相比傳統的捕抓蚊蟲工具,蜻蜓和鯉魚抓蚊機器人更加高效。以面積爲12,000平方英尺的空地來說,蜻蜓機器人的捕抓蚊蟲效率可高出八倍,以新加坡典型的五房式組屋爲例,鯉魚機器人的效率可提高五倍以上。
莫罕是新科大工程産品開發部門的副教授,對研究機器人技術有濃厚興趣。他說,目前全世界找不到專門研發防治蟲害機器人的團隊,他因此認爲新科大可繼續這方面的研究。
“蜻蜓”機器人的設計很奇特,它戴著一頂尖尖的鬥笠,用來保護頂部的紫外線燈和捕抓蚊子的隔間,在戶外下雨的時候就不怕淋濕。小巧的“鯉魚”設計則是圓圓的,接近一般常見的室內掃地機器人,體積大小和操作原理也與掃地機器人差不多,充足了電源後,就能自由在室內邊移動邊抓蚊蟲。
領導研發計劃的新科大助理教授莫罕·拉傑什·伊拉 (Mohan Rajesh Elara)博士說,研發抓蚊蟲機器人的原因與2020年暴發冠病疫情不無關系。疫情阻斷措施期間,很多地方開始長出野草、滋生蚊蟲,滅蚊工人人手又不足,于是激發了他帶領一個五人研究團隊,開發出兩部抓蚊子的機器人。
莫罕說:“傳統上,滅蚊的方式主要是熏蒸(fumigation),作用主要在滅絕蚊子的幼蟲或卵,不能捕抓和消滅掉蚊子,蚊子仍可以在熏蒸時飛走。滅蚊棒或滅蚊燈雖然很有效,但是只能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要覆蓋大範圍和面積,就需要很多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