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今年較早時候與文社青部合作主辦青年對話,以及與教育部推出領袖課程外,青年理事會也會趁著7月的青年月,讓年輕人有機會探索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公民活動。
7月2日是青年節。李顯龍總理星期天在臉書發文說,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過去幾年即使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的青年仍展現出非凡的適應能力和韌性”。
爲了迎合年輕人不同方面的興趣,青年理事會逐步爲各年齡層的年輕人提供參與公民活動的機會。
本地每五名青年中,有超過四人在過去一年從事至少一項公民活動。青年最常參與的公民活動,是關注他們認爲重要的社會和政治課題。
延伸閱讀 調查:雖存在一些歧視 84%年輕人認爲各族相處相當好政府今年較遲時落實計劃 新設青年工作小組讓年輕人談政策提意見
約3500名青年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接受調查,青年理事會星期六(7月1日)公布了部分結果,完整報告將在較遲時候出爐。
這組數據來自全國青年理事會的2022年全國青年調查。公民活動包括一系列線上和線下活動,例如轉發網絡新聞,爲新聞按贊或留言、追蹤政治人物的社交媒體賬號、捐款支持公益事業,以及簽署請願書等。
調查結果顯示,每五名青年中,有三人會花時間了解他們認爲重要的社會和政治課題,這是青年最常進行的公民活動。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依序是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和積極地與他人面對面討論課題。這一輪的調查結果與2019年的結果相近。
青年理事會總裁蔡大衛在文告中說,即便是在經曆了冠病疫情之後,青年參加公民活動,以及與他人合作服務社區和解決社區問題的努力不減。這對新加坡來說是好事,因爲這能夠加強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
他認爲,重要的是人們在價值觀和身份認同上保持團結的當兒,能夠保留各自的習俗、文化和傳統。
他呼籲青年繼續推動變革、繼續學習,並保持好奇心。“你們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
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會在7月16日主辦社區展,由個別專題小組和志願團隊所支持的組織,向到訪者介紹不同的志願服務選項,以幫助年長者、孩童和特需人士等。
例如,青年義工可以通過一項由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MINDS)和公共交通理事會攜手推出的試驗計劃,教導特需人士獨立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則在青年節獻詞中說:“作爲國家未來的領袖,我請你們思考如何在建國領袖取得的成功上,爲新加坡的故事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