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種疫苗可預防的病毒性疾病。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此疾病。
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絕大多數由狗引起,高達99%的人類感染病例由狗傳播。
可通過給狗接種疫苗和預防狗咬消除狂犬病。
感染導致每年數萬人死亡,多數發生在亞洲和非洲。
被疑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受害者中,15歲以下兒童占40%。
在與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之後,立即用肥皂和水徹底清創極為重要,可以挽救生命。
世衛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聯盟制定了「到2030年人類狂犬病零死亡」的全球目標。
狂犬病是一種在出現臨床症狀後絕大多數情況下會致命的病毒性傳染病。在高達99%的人類感染病例中,狂犬病毒都由家養狗傳播。狂犬病既可感染家畜,又可感染野生動物,然後通過咬傷或抓傷(通常是經由唾液)傳播至人。
除南極洲以外,其他各洲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類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
狂犬病是一種被忽視的熱帶疾病,主要影響偏遠農村地區的貧困和脆弱人群。已有很有效的人類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但需要這些醫療產品的人並不容易獲得或使用這些產品。在全球範圍內,狂犬病致死病例鮮有報告,5-14歲兒童往往成為受害者。
狂犬病接觸後預防性治療的費用可能會對病毒感染者家庭帶來災難性後果,一次狂犬病接觸後預防的費用在非洲為40美元,亞洲為49美元,而在這些地區病毒感染者家庭的平均收入僅為每人每天大約1-2美元。
每年全世界共有1500多萬人在被咬傷後接受狂犬病預防接種,估計這一做法每年挽救了眾多生命。
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狂犬病。為犬類接種疫苗是預防人類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為犬類接種疫苗不但可以消除狂犬病的致死率,還能減少被狗咬傷病人的接觸後預防需求。
除了狂犬病疫苗接種規劃之外,了解犬類習性以及預防它們咬傷兒童和成人也很重要,可以減少人類狂犬病的發病率和減輕治療犬類咬傷的經濟負擔。提高社區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的意識包括,宣講負責任的寵物養育知識和信息,講解如何預防犬類咬傷,以及如何在被咬後立即採取醫療措施。 社區參與和掌控規劃有助於更好地傳達重要信息。
已有供接觸前接種的人類狂犬病疫苗。建議那些從事某些高風險職業的人員(例如處理狂犬病活病毒以及其他與狂犬病相關病毒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以及那些所從事的活動從專業方面或其它方面直接接觸到可能受到感染的蝙蝠、食肉動物和其它哺乳動物的人員)接種這些疫苗。
還建議對前往受狂犬病影響的偏僻地區並計劃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如探察洞穴或爬山)的旅行者採取接觸前免疫接種措施。在面臨較大被狗咬傷危險而且不易獲得狂犬病生物製劑的地區,外籍人士和長期旅客也應接種疫苗。
最後,還應考慮對在高風險偏僻地區生活或訪問的兒童接種疫苗。由於兒童往往會與動物玩耍,咬傷可能會更重,或者不報告咬傷事件。
狂犬病潛伏期通常為1-3個月,短則不到一周,長則一年,這取決於狂犬病毒入口位置和狂犬病毒載量等因素。狂犬病最初症狀是發熱,傷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異常或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覺異常)。隨著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擴散,發展為可致命的進行性腦和脊髓炎症。
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狀是機能亢進,躁動,恐水,有時還怕風。數日後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麻痹性狂犬病約占人類死亡病例總數的30%。與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麼劇烈,且通常較長。從咬傷或抓傷部位開始,肌肉逐漸麻痹,然後患者漸漸陷入昏迷,最後死亡。麻痹性狂犬病往往會有誤診,造成狂犬病的漏報現象。
目前尚無檢測手段可在出現臨床症狀前診斷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現恐水、怕風等特異性的狂犬病體徵,可能難以做出臨床診斷。人類狂犬病可通過各類診斷技術對活體和屍體做出確認,這些技術旨在檢測受到感染組織(大腦、皮膚、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胺基酸。
人類通常在被已受感染的動物深度咬傷或抓傷後染上狂犬病,99%的人類狂犬病病例由患狂犬病犬類傳播至人。非洲和亞洲面臨最沉重的人類狂犬病負擔,其狂犬病死亡人數占全球狂犬病死亡總人數的95%。
美洲已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住犬類傳播,蝙蝠現在是造成美洲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的主要原因。蝙蝠狂犬病最近還成為澳大利亞和西歐的一項公共衛生威脅。人類由於接觸狐狸、浣熊、臭鼬、豺、貓鼬以及其他食肉性野生宿主後出現的死亡情況極為罕見。另外,據知沒有關於在被嚙齒類動物咬傷後患狂犬病的病例。
該病也可通過感染性物質(通常為唾液)直接接觸人體粘膜或新近皮膚破損處傳染。因咬傷而出現人傳人的情況雖有理論上的可能性,但從未得到證實。
通過吸入含有病毒顆粒的氣溶膠或通過移植已感染病毒的器官感染狂犬病現象很罕見。人類因攝入動物生肉或其他組織而感染狂犬病從未得到證實。
接觸後預防是指被咬傷者在接觸狂犬病後立即進行治療,以防狂犬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而導致死亡。它包括:
發生接觸後,儘快徹底清創並對傷口進行局部處理;
利用符合世衛組織標準的有效力和有效果的狂犬病疫苗接種一個療程;
如有指征,可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接觸狂犬病後很快進行有效治療可以防止出現症狀和死亡。
急救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滌劑、聚維酮碘消毒劑或可殺死狂犬病毒的其他溶液徹底沖洗和清洗傷口15分鐘以上。
根據與疑患狂犬病動物接觸的嚴重程度,推薦的接觸後預防措施如下(見表):
表:接觸類型和推薦的接觸後預防措施 與疑患狂犬病動物的接觸類型 接觸後預防措施 I類:觸摸或飼喂動物,動物舔觸處的皮膚完整 無 II類:輕咬裸露皮膚,或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 立即接種疫苗並對傷口進行局部處理 III類:一處或多處穿透性皮膚咬傷或抓傷,動物舔觸處的皮膚有破損;動物舔觸處的粘膜被唾液污染;與蝙蝠有接觸。 立即接種疫苗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對傷口進行局部處理
所有II類和III類接觸在經過評估認為具有狂犬病危險時,就需要採取接觸後預防措施。導致危險上升的情況有:
咬人哺乳動物為已知的狂犬病貯主或媒介種屬;
接觸發生在仍有狂犬病的地區;
動物看起來有病或表現反常;
傷口或粘膜受到動物唾液的污染;
發生無端咬人情況;
動物沒有接種疫苗。
如果疑患狂犬病動物的接種疫苗狀況存疑,在考慮是否採取接觸後預防措施時,不應將該動物的疫苗接種狀況作為決定性因素。例如,在犬類接種疫苗規劃因缺乏資源或未獲重視而導致監管不力或未予充分執行的情況下,不應將該動物的疫苗接種狀況作為決定性因素。
世衛組織通過努力消除犬類狂犬病、實施預防犬類咬傷策略以及更加廣泛地使用皮內途徑進行接觸後預防等,繼續促進開展人類狂犬病的預防工作。這一皮內途徑可減少細胞培養疫苗的用量,並使成本降低60%至80%。
如果可能,應告知獸醫部門,查明咬人的動物,並將此動物(健康的狗或貓)進行隔離觀察。或者可以對此動物採取安樂死措施,以供立即化驗檢查。在10天觀察期或在等待實驗室結果期間,必須繼續採取預防措施。如果動物經證明未患狂犬病,可以停止治療。如果不能捕獲和檢測疑患狂犬病的動物,則應完成整個預防程序。
狂犬病已被列入被忽視的熱帶病世衛組織路線圖。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需要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開展密切的跨部門協調。
2015年12月,世衛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聯盟合作啟動了到2030年實現人類狂犬病零死亡全球框架。這一行動標誌著人類和動物衛生部門首次攜手為應對這一具有毀滅性、但被極度忽視的疾病採納了一項共同策略。
疾病監督和監測應是每項狂犬病規劃的一個核心要素。宣布某一疾病為應予通報的疾病是建立有效報告制度的關鍵。應建立從社區級向國家級並進而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世衛組織傳輸數據的機制。這將有助於了解規劃的有效性並採取行動彌補缺陷。
犬類和人類狂犬病疫苗儲備對消除狂犬病有推動作用。世衛組織與各合作夥伴一道正努力預測人用和犬用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全球需求,了解全球生產能力,並探討通過世衛組織/聯合國兒基會(人用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動物用疫苗)機制協助國家開展批量購買方案。
世衛組織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於2016年設立了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工作小組。該工作小組目前正審查科學證據和有關使用這些醫療產品的規劃考慮因素以及最佳疫苗方案,並評估新的生物製劑可能發揮的作用。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將於2017年10月審議在完成這項工作後提出的各項建議,以更新世衛組織在接種狂犬病疫苗方面的立場。
世衛組織正協助一些非洲和亞洲國家開展前瞻性和回顧性研究,收集有關犬類咬傷和狂犬病病例、接觸後預防治療和隨訪、疫苗需求和規劃執行方案的數據。這些信息將提供進一步證據,證實需要為狂犬病規划進行投資,並協助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在2018年制定疫苗投資策略。
在美洲區域國家,自1983年以來人類狂犬病發病率降低了95%以上,狗狂犬病發病率降低了98%。這主要由於實施了有效的政策和規劃,重視在全區域實行協調一致的犬類疫苗接種運動,提高公眾意識,並普及接觸後預防措施。
在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許多國家根據該區域的2020年消除目標開展了狂犬病消除活動。孟加拉國於2010年啟動了消除規劃,採取了管理犬類咬傷、大範圍犬類疫苗接種和增加免費疫苗供應等措施,結果,2010-2013年期間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下降了50%。
菲律賓、南非和坦尚尼亞取得了長足進展。近期在世衛組織領導下,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試點項目證明,通過對犬類大規模接種疫苗,進一步提供暴露後預防方法,以及加強監測並提高公眾認識等聯合干預措施,就能夠降低人類狂犬病。
要維持並在周邊地區推廣狂犬病規劃,關鍵在於從小處做起,採取配套激勵措施推動當地開展狂犬病規劃,展示成功實例和成本效益,並保證政府及受影響社區參與。
世衛組織與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聯盟等合作夥伴一道,正在制定一項行動計劃並為此編列預算,力爭到2030年實現人類狂犬病零死亡目標。該計劃涵蓋政策、人類和動物衛生干預措施、宣傳教育工作、能力建設以及為在仍有狂犬病的國家中消除該疾病提供所需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