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坐飛機出差旅遊的時候,在機場我總是忍不住好奇,機場行業到底是怎麽賺錢的?仔細研究一番發現,非常吃驚,機場行業原來比房地産還暴利。
機場到底有多賺錢?
機場板塊有四大金剛:白雲機場,上海機場,深圳機場和廈門空港。
從利潤率來看,白雲和深圳機場常年維持在20%以上。表現更驚豔的是上海機場,從2012年起,利潤率從36%升至47%。對比我們的王者茅台,也不過是49%而已。
從ROE來看,四家均穩定在8%-15%之間。查理芒格曾經說過,投資企業的收益率長期來看等于企業的ROE。長期穩定的高收益率是優秀公司的特征之一。
從5年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來看,四家都分布在只有15%-20%之間,具有良好的成長性。
從上面的財務分析可以得出,機場有不錯的盈利能力。雖然機場不如茅台之類的白酒收益率能傲視群雄,但是勝在穩健。穩穩的看著資産增值,不正是大家所期望的嗎?
機場的如何賺錢的?
機場的業務主要分爲航空業務和非航空業務。
- 航空業務
在我國,指民用機場各項業務中的起降、停場、客橋、旅客服務(航站樓內綜合設施及服務、航站樓前道路保障等相關設施及服務)和安檢業務。 其相應資産主要是機場跑道、停機坪等飛行區,廊橋,和航站樓內外綜合設施。各項業務一般實施政府指導價。
最後一句話,非常重要,和水電煤氣一樣,航空業務是由政府定價的。畢竟關系著國計民生,機場不能從這部分業務上獲取超額利潤。
並且,這部分利潤和機場的承載量有很大關系,是由航班數、機場面積、旅客數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幾大機場航空業務的增速也就在5%左右。
- 非航空業務
與航空性業務相對應,指民用機場各項業務中的地面服務(一般代理服務,配載、通信,集裝設備管理,旅客與行李服務,客梯、裝卸和地面運輸服務,飛機服務,飛機勤務,飛機維修等),場地租賃業務,機場商業經營,貴賓服務,停車場,航空配餐,航空貨站業務,機場住宿等其他業務。
非航空性業務,主要是與航旅貨物不直接關聯的服務,包括租賃、停車、商場住宿等等。采用市場化定價,機場有自主權。非航空業務占了機場利潤的絕大部分比例,比如占了上海機場利潤總額的70%以上。
其中,最大頭一塊是商業租賃業務,另外占比較大的還有廣告收入和航油收入。
租賃業務是把機場裏的商鋪、櫃台、和辦公室出租給經營戶。
廣告收入是機場裏的各種廣告屏的廣告。
航油業務指的是給飛機加油,任何在機場起落的飛機都需要航油公司加油。
機場最賺錢的業務究竟是什麽?
先說結論,機場最賺錢的業務是免稅業務,機場幾乎達到了“躺賺”的狀態。
- 免稅收入這一塊主要是指機場內免稅店交給機場的保底租金+銷售分成。
按照2018年上海浦東機場與日上免稅店新簽訂的協議,銷售分成爲42.5%。就是說店裏花的每100塊錢,42塊錢作爲租金交給了機場。是不是很暴利?
一家免稅店年銷售額能達到多少呢?浦東機場機場內免稅店的銷售額可以達到140億元以上,這是非常令人吃驚的數字,要知道,北京最大的商場,一年的銷售額最高也就130億元左右。
根據首都機場,浦東機場的數據,近幾年免稅銷售額的複合增長率都在20%以上。
- 上海和北京機場的非航收入占比超過50%,而廣州和深圳機場主要還是依賴于航空業務,非航收入占比非常小。産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原因是什麽呢?
這四大城市的國際地位的不同。很明顯,北京上海的國際地位更高,是更爲國際化的城市。這就帶來了更多的國際旅客。國際旅客多,這又驅動了商業公司在上海和北京機場設立更大面積的免稅店,吸引更多的國際旅客。
每年數以千萬計的國際航班旅客從免稅區域經過,帶來巨額免稅銷售。由于免稅店商品享有免稅優惠,對于高稅率的消費品,尤其是高檔煙酒、化妝品等消費品,價格非常有吸引力。
並且,發達國家的居民人均收入較高,消費能力普遍較強。當然我們本國新興一代也有很強的消費力,是免稅店的主力消費人群。
- 幾家機場國際旅客占比分別都是多少呢?
浦東機場每年有7700萬的旅客吞吐量,其中國際旅客達到3800萬,也就是占到了50%,首都機場僅次于浦東,而白雲和深圳機場的國際旅客占比僅爲27%和24%,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國際旅客越多,免稅店越大銷售收入越高,機場就更能賺錢。
結論,機場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業。航空業務由于政府定價的因爲,增長力有限,而非航空業務中的免稅店業務,是機場利潤的主要來源。它的成長空間和成長性要遠高于航空性業務。
歡迎關注我@小喬生活財經,銀行大表姐,行業探索家。原創不易,歡迎點贊、評論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