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官僚政治,如果有大臣們能夠做到配享太廟,與逝去的皇帝一並供奉在太廟當中,受到後繼之君,後來之臣子的供奉祭拜甚至香火。那真的算是最高的榮耀了,不僅能夠光宗耀祖,還可以名留青史。今天開始,小編將用三篇文章來梳理一下有清一代,究竟有哪些臣子獲得了這項殊榮。
我們先來看皇親國戚當中,有哪些親王、郡王配享太廟。
NO.1武功郡王禮敦
禮敦是努爾哈赤的大伯父,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以及反抗明朝的過程當中,立下了不世的功勳。尤其是覺昌安(清景祖,努爾哈赤祖父)在平定碩色納和奈呼兩個部落的過程中,禮敦居功至偉,是後金“創業”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NO.2慧哲郡王額爾衮
額爾衮是努爾哈赤的二伯父。當年努爾哈赤決心起兵反明,很多人都在勸其不要以卵擊石。在額爾衮的力挺之下,才穩定住了局勢。
NO.3宣獻郡王界堪
努爾哈赤的三伯父。和額爾衮一樣,支持努爾哈赤起兵反明。
NO.4通達郡王雅爾哈齊
努爾哈赤胞弟,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對抗明朝的過程中,雅爾哈齊一直與其站在一起並肩戰鬥,是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
NO.5禮烈親王代善
對于代善,我們應該就不是很陌生了。努爾哈赤次子。努爾哈赤去世之後,作爲四大貝勒之首,力排衆議,推舉皇太極爲皇帝。在皇太極去世之後,多爾衮與豪格爭奪皇帝之位。代善爲消弭內部矛盾,擁戴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爲皇帝。代善經曆了三代皇帝,可以說在大清王朝建立初期,爲穩定政局,立下了不世之功。
NO.6睿忠親王多爾衮
大清問鼎中原後真正的操盤者。是多爾衮當年在山海關外逼著吳三桂剃發稱臣,從而領著滿清八旗逐漸統一的中國。不過,在清王朝統治初期,有關多爾衮的評價卻貶多于褒。比如頒布剃發令,允許滿族人無限制圈地。再者,多爾衮作爲順治皇帝的“皇父攝政王”,也使頗多爭議。去世之後被順治皇帝清算,不過日後乾隆爲其平反。
NO.7鄭獻親王濟爾哈朗
努爾哈赤的侄子,從小就被努爾哈赤撫養。和努爾哈赤的皇子們的關系非常只好,尤其與皇太極的關系。知曉與努爾哈赤南征北戰,是努爾哈赤時期執政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皇太極時期四大親王之一。皇太極執政期間,抵抗明軍,戰功卓越;順治年間,多爾衮死後,拉攏大臣檢舉揭發多爾衮,將皇權歸還于皇帝,結束了數年之久的皇室內鬥。
NO.8豫通親王多铎
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爾衮同母弟。參與松錦大戰取得大捷。順治元年,隨多爾衮入關,擊敗李自成的農民軍。揮師揚州,殺史可法;南征江南,俘獲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乾隆稱其爲“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NO.9肅武親王豪格
皇太極長子。曾隨皇太極一同出征朝鮮王朝,與多爾衮一同進攻明朝。順治元年,因與多爾衮産生矛盾而被削爵。清軍入關後,帶兵出征四川,剿滅張獻忠政權。同年被多爾衮構陷削爵,事後被幽禁,死于獄中。
NO.10克勤郡王嶽托
代善長子,曾力勸自己的父親擁立皇太極爲帝。在與明軍作戰,穩定蒙古各部方面,立有很大功勞。
NO.11怡賢親王允祥
康熙皇帝十三子,最得雍正皇帝信任的臣子及兄弟。幫助雍正皇帝處理了西北邊疆戰事,戶部欠款等問題,是雍正皇帝的臂膀,雍正時期很多政事都出自于允祥之手,雍正甚至允許允祥“代朕”行事。
NO.12超勇襄親王策淩
蒙古喀爾喀部人。康熙雍正兩朝重臣,曾在康熙年間擊敗准噶爾軍隊,駐守西北。康熙將皇十女嫁與策淩。雍正二年,駐守阿爾泰。雍正五年,與俄羅斯使節簽訂《布連斯奇條約》。雍正九年,打敗准噶爾軍。策淩一直駐防漠北,爲穩定大清北方局勢,立下了不世功勳。
NO.13科爾沁博多勒噶台親王僧格林沁
蒙古族,晚清名將。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表現出了不俗的軍事指揮能力。尤其是1855年,擊敗林鳳祥、李開芳的北伐軍,解了北京城之圍,聲名大振,被封親王。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阻擊英法聯軍。同治元年,阻擊撚軍,雙方均損失慘重。同治四年,在與撚軍的作戰中重傷墜馬,被撚軍斬殺。
NO.14恭忠親王奕訢
道光皇帝六子,天資聰穎。只可惜鋒芒畢露,沒有被道光選爲皇帝。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主導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鹹豐去世後,與慈禧發動辛酉政變,逐漸成爲清王朝的最高決策者之一。主導洋務運動,後與慈禧矛盾激化,逐漸淡出政壇。
有清一代,親郡王級別的人物,能夠配享太廟的僅此十四人。您覺得,在清朝的親郡王中,還有那些人,夠得上配享太廟卻沒能進入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