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爺過70大壽,正當全國各地都爲乾隆過70大壽忙的時候,就在這個時候乾隆爺接到了西藏快馬飛報,乾隆爺打開,這個信件一看,一個字不認識,原來是藏文,當時乾隆命令大臣有誰認識沒有?結果所有的大臣誰都不認識這個字。
沒辦法,只有和珅懂了,馬上把和珅給我叫來,讓他給我翻譯這段文字。和珅到這兒把這個信打開一看,給翻譯出來了,原文咱們這裏就不念了,大致意思就是說,知道乾隆爺70大壽,西藏的六世班禅非常高興,他准備親自帶領幾百名喇嘛、僧人前往北京給乾隆爺祝壽。
那你想,六世班禅何許人也?西藏的領袖,西藏喇嘛教的兩個最高領袖之一,六世班禅如果能夠給乾隆爺祝壽,那很排場,乾隆爺聽了以後非常高興,馬上命令和珅用三種文字擬旨,三種,漢、滿、藏,三種文字,擬旨,和珅立刻用三種文字擬好了不同的诏書,鑒于和珅他的才學,鑒于他傑出的民族事務才能,和傑出的外交才能,乾隆爺立即升爲理藩院尚書,管理蒙、疆、藏,蒙,蒙古,內外蒙古,疆,新疆,藏,西藏,三個地區的民族事務及一切外交事務。
不但如此,乾隆爺知道要來,班禅住哪兒?北京有他的駐地,西黃寺,北京有他駐地,但承德避暑山莊沒有,沒有班禅的駐地,誰來修?換誰誰也幹不了這個工作,當時乾隆爺命令和珅,你負責給我建造六世班禅在承德的駐地,給他專門建造一個宮殿,現在這個宮殿還在承德避暑山莊,有很多人去過,這就是和珅督造,換別人這個工作做不了,因爲你建造你必須符合西藏喇嘛教的規矩規章,而且又要適合中原的風俗,這個工作只有和珅來做。
乾隆欣賞和珅有沒有道理。偌大的一個清朝,會說四種語言的他不會爲官,不見得會爲官,會當官的紀曉岚會當官,劉墉會當官,他不見得會四種語言。即會四種語言,又會爲官,這滿大清朝有幾個,滿乾隆朝有幾個,一位,和珅一人。你連第二個人都找不著。您說,乾隆爺要把他給撤了,把他轟回家,以後這類事您來管啊?您管得了嗎?您管不了。
乾隆的母親死了,乾隆這個人是非常孝順他的母親的,他孝順到什麽地步?每天命令宮女給他的母親梳頭,結果掉地下的頭發一根一根撿起來,最後等到他母親去世以後,把所有的頭發都集中到一個盒子裏,專門用黃金鑄一個金發塔,這個金發塔現在在紫禁城,在故宮裏面珍藏著。
外面是黃金的,裏面是空的,空的盒子,盒子裏面裝的是頭發。乾隆很孝順,說乾隆的母親去世了,乾隆罷朝三日,長跪不起,就跟靈堂那兒,誰攙也不回家去,那個時候您覺得他是皇上嗎?很多人都勸,勸皇上要節哀,要慎重,要以國家爲重,要以大局爲重,只有和珅沒勸過皇帝一句話,皇上跟那兒跪著,他也在那兒跪著,皇上不起來,他也不走,他自始至終陪伴著皇上,一句話都沒說,三天以後,皇上瘦了,和珅也瘦了。
和珅沒有勸過皇帝一句話。這個時候和珅知道一切語言都是多余的。
乾隆末年,有一次台灣發生了一次人民起義,起義的領導者叫林爽文,當時面對這次起義怎麽辦呢?大臣們有的說要鎮壓,有的說要采取恩威並施的手段,說什麽的都有,最後和珅出了一個主意,派人前去鎮壓,和珅保舉一個人,他認爲有他肯定能鎮壓住這一次起義。
非常遺憾的是,這個人用了一年的時候也沒有把起義鎮壓下去。乾隆腦袋疼,于是召集大臣,文武群臣面前,乾隆表示,我要禦駕親征。他話音剛一落,和珅立即就急了,皇上,萬萬不可。爲什麽呢?
和珅是這麽分析的,就這幾個毛賊,偌大的一個朝廷誰都管不了嗎?非要派皇帝前去禦駕親征,台灣35000多平方公裏一塊土地,當時大陸乾隆爺管的面積有多少?
1300萬平方公裏,您放著1300萬平方公裏不去管理,爲3萬多,禦駕親征這不明顯咱們大清朝沒人嗎?如果您去了台灣,那大陸肯定勢必大亂,所以和珅覺得皇上是堅決不能前去。可是問題就出在這兒,皇帝不去,人民起義誰給鎮壓?您別著急,和珅說了,皇上,我跟您說,台灣戰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您看您在您統治的幾十年裏,對老百姓多好啊,輕徭薄賦,人頭稅都不征收,只征一點地稅,哪見您這麽好的皇上?
但是台灣,它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什麽原因?領導者的責任,您派去管理台灣的人他沒有把您的恩德帶到台灣,問題在這裏。所以依我之見,依奴才愚見,兩手准備,一,繼續用兵;二,換掉台灣的官員。換上一個新的官員,把您的仁德帶給台灣人。
短短的幾句話,乾隆爺聽了很中用,很愛聽。你看和珅話不多,第一阻止了乾隆爺親征的打算,第二誇了乾隆爺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敵的方略。幾句話,乾隆爺還很高興,原來就這麽點事。俗話說得好,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誰都愛聽好聽的,忠言逆耳,誰都不愛聽,人們都愛聽好聽的話,和珅幾句話就把皇上打發得很高興,您說乾隆爺能不欣賞和珅嗎?
乾隆帝退位以後,正好趕上今天湖北、四川、湖南、河南、陝西交界處,有一次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這一次白蓮教起義前後九年啊,乾隆都死了,白蓮教起義還沒被鎮壓下去。
史書上記載著這麽一件事,這事說:有一天太上皇遜位了,快死了,糊塗了都快,就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天乾隆單獨召見和珅,命他前去紫禁城裏拜見乾隆。和珅趕緊到了紫禁城,看到,往那兒一跪,擡眼皮一看,乾隆在那兒坐著,面南背北,跟那兒坐著,一句話不說,旁邊是嘉慶皇帝,嘉慶皇帝迷茫的神色,不知道他的父親在幹什麽。
乾隆爺看到和珅來了也沒說話,就開始自言自語,聲音很小,嘉慶皇帝坐在他父親旁邊,側著耳朵聽,聽不見,聽不知道,聽不清楚在說什麽,說什麽呢?不知道。念了一個多小時,就在這個時候,就聽到乾隆突然大喝一聲,那人叫什麽名字?只聽和珅不假思索地回答:“徐天德,苟文明”。說完這六個字,乾隆又不說話了,又跟那兒開始念,誰也不知道他在說的是什麽。
兩個小時過去了,乾隆爺說了第二句話,和珅你回家吧,和珅就走了。這件事甭說您不明白,嘉慶,乾隆的兒子他也不明白,這說什麽呢?過了好幾天,嘉慶皇帝找到和珅,我說那天父皇單獨召見你,父皇說的是什麽啊?你回答的是什麽?你們玩兒什麽文字遊戲?和珅,這個時候很高興地回答,您不知道,您有所不知,太上皇念的是西域的一種咒語,凡是被這種咒語咒上的人,他雖然遠在幾千裏之外,也會立即死亡。皇上問我,那人叫什麽名字,我告訴他,那人就是白蓮教的兩個首領徐天德和苟文明。
太上皇乾隆說的話,皇上一句沒聽清,和砷在下面老遠跪著,他通過乾隆的嘴唇就能夠知道,太上皇說的是什麽,太上皇想的是什麽?我應該怎麽做。您說,和珅對皇上對乾隆如此了解,他能殺和珅嗎?
乾隆跟和珅還有另外一層關系。你想乾隆他特別想到全國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他最想的是什麽?我到底要看看,在我統治的幾十年裏,中國、大清朝什麽樣,跟別人統治有沒有什麽區別?這是他最想的。可是想去何其難也,康熙爺就有令,勤儉持家,勤儉辦事,您爺爺說的話您都忘了?
國庫中的所有的金子、銀子都是有數的,有數量的,您花每一分錢,那都有人記著呢。您說支錢走了,您這個不符合規章,您這個錢雖然您是皇帝您也支不取。沒錢怎麽辦事?
何況即使把這個錢支出來了,又能如何?老百姓笑話你,大臣笑話你說您貪婪,說您享樂,說您不知好歹,說您忘記祖宗,乾隆怕人說,他希望他給人留下的都是節儉的印象。即想享受又怕別人說他貪婪、奢侈,想玩兒去又不敢花錢,這可怎麽辦?和珅有辦法,這個罵名我挨了,您別著急,不就缺錢嗎?我給您找錢去,罵,讓他們罵,我不罵您,我出一個主意。
他出什麽主意呢?創立“議罪銀”制度,什麽意思呢?
您要犯罪了,您拿一筆錢交到皇上這兒,然後皇上一看,本來應該流放你十年的,算了,流放你三年,您把錢交我這兒就行了,要沒這個,紀曉岚他早死在伊犁了,紀曉岚也犯過罪,也被皇上充軍塞外過,充軍新疆過,這個議罪銀制度好,您敢說您的一生不犯錯誤?
和珅出了這麽一招怎麽樣?所有的大臣還沒犯罪呢,先把錢交給皇上。皇上,這是我的錢,我存這兒,將來我犯錯的時候將來從這兒直接勾,您就甭朝我要,我都先存在您這兒了,這招棒吧,議罪銀是您要犯錯誤的銀子,有數嗎?這還記上誰交多少?
在乾隆朝誰出的主意這事就歸誰辦,誰出的主意?和珅出的主意。所以所有的大臣想交議罪銀的交到和珅這兒,和珅給皇上創立了一個私人小金庫。這金庫裏的金子、銀子皇上不知道有多少,和珅也不大清楚,太多了,他知道了。
這點錢除了皇上花就是他花,後來咱們講,抄家怎麽抄那麽多東西,就這兒的錢啊,大臣交給的,錢有了,但是這個錢輕易還不能花,還得留著,所以呢,內務府和珅經營了一年扭虧爲盈,原來內務府一點錢都沒有了,和珅這一招,八個月,內務府錢很多,皇上一看,和珅你牛啊,行,戶部尚書的職務給你了,和珅就是這樣當上戶部尚書的,就因爲他創立了議罪銀制度。
不過這議罪銀制度真不是一個好招,真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它就會導致官場腐敗,官場惡化。這對乾隆是個好事,對官員的前程是個好事,但是對老百姓呢?真不敢恭維。
有了錢了,皇上想出去,這回我出去沒用你們錢。不,這點錢和珅說了,咱也不能用,不能讓人家知道咱們花的是議罪銀,您不是想上江南玩兒去嗎?
不是想五下江南六下江南嗎,沒關系,咱們一分錢不用花咱就能一去一回玩兒得非常高興,皇上說你有這大本事,那當然我有這大本事,您瞧好吧。和珅一封信下去,給江南各地所有官員、商人一封信下去,咱們前面講過,第五次南巡的時候他給國泰給過一封信,第六次南巡給過汪如龍一封信吧,他不是光給,國泰、汪如龍信,他給每位官員,每位他認識的商人都有一封信,什麽意思?皇上要南巡了,諸位小心伺候著。這還不明白,皇上要南巡到我們家了,我不蓋一個行宮,皇上到我們這兒,我一個商人,我要扭轉自己的身份,我要改變自己的身份,我不趁機伺候著?
這一招,皇上南巡,和珅給你寫信,您還不照辦?沒花國家的錢,皇上第五次南巡、第六次南巡都沒花政府的一分錢,空著身就這轎子,出了北京,出了北京沿途都是官商主動進貢,一聽說皇帝南巡,各地的商人集合起來給皇上湊份子,湊錢。您說您上哪兒,我這兒有的是錢。當皇帝南巡的時候,順利開始的時候,皇上、乾隆爺他看到,自己統治這麽多年,天下太平,豐衣足食,當然,他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一點也不比自己的爺爺康熙差,他就很高興。所以,每一次南巡回來他都要記著,和珅你太有本事,我一定要升你的官,他把所有的功勞都記在和珅一個人身上,都記在和珅一個人名下,其實呢?百姓的辛苦誰知道?
老百姓出錢,出工,修運河,修龍舟,蓋行宮,蓋廟宇,這就是爲什麽乾隆一退位,全國各地都有人民起義的原因。乾隆就認爲這些都是和珅的功勞。
乾隆做了60年皇帝,乾隆爺,他終于想退位了。下诏,我不幹了,我要把我的皇帝讓給我的兒子幹了,這在中國曆史上,讓給兒子幹的他不是頭一個,誰是頭一個?唐高祖李淵。李淵是在什麽情況下把皇位讓給自己兒子幹的?是在李淵的三個兒子起了內讧,二兒子李世民殺掉了他的大兒子和三兒子,這就是李世民唐太宗把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弟弟全給殺了。唐高祖一看,你是爺,皇上您當,我不當了,您當皇上吧,我可當不了。中國曆史上,把皇位主動傳給自己的兒子這是頭一號,第二號就是乾隆。中國曆史上講了很多禅讓,但是那些禅讓是真是假還難以評說,還不知道呢。
除了這個禅讓之外,除了我剛才說的這兩次禅讓之外,沒有主動把皇位讓給兒子的皇帝。還有一個方面是被動的,就是唐玄宗把自己的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唐肅宗,那更被動,那是人家不讓他當皇上。可是皇上想把皇位主動讓給自己的兒子,那就得辦一個典禮,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咋辦?
翻書,沒有記載,什麽儀式,沒有。可難爲了皇上,皇上想把這件事辦的聲勢浩大,隆隆重重,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他的功德無量。
和珅更頭疼,天天爲這件事忙,忙到最後,忙到1795年那一年的陰曆臘月三十,終于拿出一個方案。皇上您看,我這招好不好。什麽招?什麽辦法呢?他說咱辦一個千叟宴,叟就是老頭,咱們從全國請來所有70歲以上的高壽老者,70以上的人咱們統統都把他請到紫禁城裏來,您請他們吃飯。
皇上說,好啊,太好了,這事太棒了,這招是你出的嗎?不是,你爺爺那陣就辦過,康熙那時候舉辦過這個事,但是那時候那次沒辦好,爲什麽呢?大冬天皇上請來,好幾千個老頭在這兒吃飯,炒菜,上一盤菜涼了,沒十分鍾涼了,冬天、北京,沒有暖氣,在外頭,在大街上,廣場上,您想想,沒吃好。皇上說,乾隆說那這怎麽吃?
我記得那次不行所以我把方案否定了,哎,皇上這個您就甭管了,我包您滿意。
正月初四,禅位大典正式開始,在紫禁城,皇極殿前面的廣場上,好幾千個老頭,都來到紫禁城裏,落座,皇上也納悶,和珅你變得什麽戲法?轉眼之間,1550多個火鍋放了每個桌子上,每個桌子上都有好多好多火鍋,每張桌子上都有好多火鍋,挺棒的吧,多暖和啊,紅紅火火啊,這才叫禅讓大典。
咱都知道,北京人愛吃火鍋,全國哪個地方的人不愛吃火鍋?爲什麽愛吃?怎麽流傳出來?那是乾隆爺禅位大典,全國所有的高壽老者都領略到皇帝對他們的關心對他們的照顧,都知道這點,所以從他們傳到全國各地,加以改造。
皇上請全國的高壽老者可以達到三個目的,第一,皇帝此舉,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道德,尊重老人。第二,皇帝此舉那就意味著全國的高壽老者都尊重乾隆,別人就更得尊重了。第三,皇帝此舉那意味著在乾隆領導之下的60年間,人人都得以高壽。所以皇上這叫一舉三得。這主意誰出的?和珅。和珅憑此一舉就可以名揚天下,到今天,曆史上還沒有超過他的人。
這樣的和珅哪個皇帝願意失去他的輔佐,貪是貪了點,但他的存在使得皇帝更加得心應手,乾隆是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