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做菜成了時尚。在各個視頻平台上教做菜的視頻越來越多,而且這類視頻看起來都非常簡單,新手小白也能做好。
但是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菜你總得有個鍋吧?對很多新手來說,什麽生鐵鍋、熟鐵鍋、鑄鐵鍋、不粘鍋……光看名字就頭大。
由于《舌尖》的火熱,很多人傾向于買一口鐵鍋。不過新手一般很難駕馭鐵鍋。商家們爲了展示鐵鍋的不粘性,往鐵鍋裏倒水、牛奶,甚至是直接打進去一個生雞蛋一點都不會粘鍋。鍋子轉,食材也跟著轉,絲毫沒有粘的迹象。
實打實的現場演示,很多人自然就信了,但是等買回家之後按照商家的提示
認認真真地開完鍋,打入一顆雞蛋……結果粘的一塌糊塗……
這是爲什麽?
難道是商家的把戲?
那到底怎樣才能不粘呢?
01
鍋子不粘的原理
要鐵鍋不粘,這就涉及到一個物理學原理:“萊頓弗羅斯特原理”。
原理是這樣的:液體,比如說水,它有自己的沸點,在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如果常溫水接觸到了一個物體,而這個物體的溫度遠遠超過水的沸點,比如說400℃、500℃,那麽最先接觸的那部分水由于超高溫度就會氣化,變成了水蒸氣。
這層水蒸氣就剛好把上面的液體與下面的超高溫物體(鍋)隔絕開,于是就形成了不粘的現象。
所以,鍋子買回家後會粘,很可能是鍋子的溫度不夠高。商家演示的時候往往會把溫度燒的很高,所以才不會粘。
這個原理還能解釋爲什麽廚師燒菜要“熱鍋涼油”:
這樣油和鍋接觸後會産生“油氣”或者叫做“油膜”,這層“油膜”把鍋子和食材隔離,所以燒菜不會粘。
這個原理還能解釋一些奇特的現象,比如:
過火儀式
液氮洗澡
手打鐵水……
危險動作,切勿模仿
02
不粘鍋安全嗎?
既然鐵鍋用著不方便,那不粘鍋是不是就行了呢?
目前不粘鍋主流分兩類,一類是水性不沾氟碳材料,以PTFE(聚四氟乙烯)提供不沾性能,也就大名鼎鼎的鐵氟龍,傳說致癌,但目前也尚未有定論。這種材質的不沾性極佳,但質地偏軟,硬度不高,容易磨損 。
另一類則是以陶瓷、陶晶爲代表的不粘鍋。得益于大家對特氟龍的顧忌,陶晶不粘鍋應運而生。這種鍋硬度比鐵氟龍高,耐磨一些,但長效不沾性比較差,用幾個月後就開始有點粘鍋了。
爲了解決耐磨問題,廠商在不粘鍋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如表面用钛金等材料來提供耐磨性。而在解決長效不沾性上,有些廠商則通過增加鍋表面細紋來減少食材與鍋的接觸面積,延長不沾性。
但遺憾的是,目前絕大多數的不粘鍋仍然很難同時做到既不粘又堅固耐用,而且就算號稱再耐磨,也不可能像熟鐵鍋那樣隨便敲打。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一種叫“麥飯石”的炒鍋其實跟麥飯石一點關系都沒有,只不過是鐵氟龍塗層做成麥飯石花紋而已,所以不要相信“麥飯石健康”之類的口號。
對于烹饪小白來說,不粘鍋確實上手容易,如果想買的話可以買個300左右,正規廠家生産的不粘鍋。
但是使用不粘鍋的時候,千萬不能用鐵鍋鏟炒菜或者用鋼絲球擦洗,一旦塗層脫落,裏面的有害物質就有可能進入食物,而且不粘鍋屬于易耗品,用個兩三年或者塗層被損壞了,一定要記得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