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養晦日記
這次春節,中國郵政又重新進入了我的視線。
畢竟在此之前,如果要寄快遞,我會首選順豐。
另外,京東物流的速度也是杠杠的。
還有許許多多的物流公司,總之,平日我在網上買東西,配送公司幾乎很少看見中國郵政的身影。
剛剛過完年的那幾天,我在年前下單的物件正是由中國郵政快遞員送過來的。
拿到東西的那一刻,心很暖。
無意中看到一條很久之前、讓人哭笑不得的微博:
“經過15天的配送,中國郵政把一箱蘋果成功快遞到網友家中,只不過,到貨之後有些蘋果已經爛掉了。”
15天?我忽然很想改編木心的那句話:從前書信、郵政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能快遞一箱蘋果。
但,別忙著吐槽,事情原來沒有那麽簡單。
這家賣蘋果的店小二把過程詳細交代了:
“家離縣城140公裏,外加貨量較小,其他快遞公司根本不屑合作,也只有郵政小哥隔三差五騎兩小時來村裏取貨,雖然蘋果被“糟蹋”成這個樣子,但很感謝他們的付出。”
2個小時,爲了一箱蘋果,不計成本,跋山涉水。
後來,店小二進一步說明了情況:因爲“超重”,耽誤了周轉。
掙錢的生意要做,虧錢的呢?郵政同樣在做。
忽然想起了經典電影《那山那人那狗》裏樸素的郵政員,在信息和交通都不那麽發達的年代裏,郵政員身上寄托了很多人的盼望、期待、以及沉沉的等待被投遞的愛。
電影裏,因思念成疾、雙目失明的老奶奶,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山裏。
郵政員父親每次來都帶一封白紙和一點錢,編造著念一份信給老奶奶聽。
每個平凡的崗位上,總有人散發著人性的光和熱。
再後來,傳統郵政業和中國新興快遞物流行業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舊交替。
編劇申捷,帶著反思創作了《在遠方》,裏面暴露了二者之間的矛盾:理念、所處位置、角度的不同,但誰都不容易。
一件事情,有的人看到的是正面,有的人看到的是反面,合起來,才完整。
回到眼前的生活,元宵前一天,我在的城市終于等來了口罩線上預約購買並免費配送的服務,由中國郵政特快專遞統一隔日配送。
關于免費配送,雖然新聞說明,那一部分快遞費會由財政和中國郵政統一結算,但重點是,這些奔波在各個小區的郵政員,除了口罩,還投遞了他們的敬業精神和一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也許吧,當疫情的霧霾漸漸散去之後,其他物流行業的身影會漸漸重新回歸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郵政會像一個完成使命的士兵一樣退居二線,繼續在960萬平方公裏的那些不那麽方便的地方上“慢慢地”奔波走動,但是我知道,盡管沒有那麽快,但不能沒有郵政的身影。
我不在郵政工作,只是作爲一個普通人有感而發而已。
對很多事的“誤會”,可能都因爲自己太年輕吧。
關注“養晦日記”,看更多戳心的文字、多口味的故事。
謝謝閱讀!
-END-